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美轮美奂:中国美术馆藏宝阁新展迎春

时间:2022-03-05来源:《中国艺术报》点击量:697

  为迎接新年,岁末之际,古人往往会在案头摆上雅致供品,置于堂中,以增年味。1月29日至7月31日,“宝藏经典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藏迎春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藏宝阁举办,展览精选了部分馆藏“岁朝清供”题材中国画以及经典油画静物和雕塑作品共19件,共同形成丰富多元的展览架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诗意追求和精神乐趣,彰显艺术与自然的永恒之美。

  2016年,为不断扩大藏品利用,中国美术馆进行各种尝试,将6层展厅改造成“藏宝阁”,专门展示馆藏精品,吸引众多观众定期打卡。这也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设立长期陈列展厅。

  “自信从文化里来,镇馆之宝不能真的镇在库房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中国美术馆1963年开馆,周恩来总理在建馆初期就批示,调派部队来保护馆藏作品。艺术家创作的好作品应该留世,更应该传世。作品不能被美术馆收藏后,‘躺’在库房,几十年不展览,美术馆人必须把典藏的作品进行活化,发挥作品真正的价值。”

  为实现到美术馆就可以看到镇馆之宝的观众需求,吴为山大力推动,将展厅6层开辟成“藏宝阁”,根据展厅特点,展示中国美术馆最好的小幅收藏,让大众随时、免费看到大师的作品,这里因而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藏宝阁”建成以来,深受观众欢迎。很多人惊讶于这个小厅能同时汇集如此多的大师作品,产生是否是复制件的疑问。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不展复制品,展复制品相当于“假唱”,一个国家的美术馆一定要真。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在人民雪亮的眼睛前,没有艺术家地位的高低,只有作品艺术的高度。


中国美术馆外景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雕塑铜) 2021年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藏

2022年吴为山捐赠原作立于希腊雅典古市集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

——中国美术馆藏迎春作品展”作品选登


和平万年(纸本水墨设色) 1952年

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藏

2015年舒济、舒乙、舒雨、舒立捐赠


岁寒花木(纸本水墨设色) 20世纪30年代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藏


红叶喜鹊(纸本水墨设色) 1942年

徐悲鸿 中国美术馆藏


瓶花(纸本水墨设色) 1959年

潘玉良 中国美术馆藏

1990年潘忠玉捐赠


红花(布面油画) 1960年

吴大羽 中国美术馆藏


丁香花与迎春花(木板油彩) 1955年

蝴蝶花(木板油彩) 1948年

李瑞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葵花与柿子(纸本水墨设色) 20世纪60年代初

张仃 中国美术馆藏

2004年张仃捐赠


花与花(布面油彩) 2008年

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藏

2009年吴冠中捐赠


双瓶菊花(布面油彩) 1981年

徐明华 中国美术馆藏

2021年徐明华捐赠


椅子上的静物(布面油彩) 2000年

罗尔纯 中国美术馆藏

2015年罗尔纯捐赠

吴作人 中国美术馆藏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美轮美奂:中国美术馆藏宝阁新展迎春

时间:2022-03-05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迎接新年,岁末之际,古人往往会在案头摆上雅致供品,置于堂中,以增年味。1月29日至7月31日,“宝藏经典活化精神——中国美术馆藏迎春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藏宝阁举办,展览精选了部分馆藏“岁朝清供”题材中国画以及经典油画静物和雕塑作品共19件,共同形成丰富多元的展览架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诗意追求和精神乐趣,彰显艺术与自然的永恒之美。

  2016年,为不断扩大藏品利用,中国美术馆进行各种尝试,将6层展厅改造成“藏宝阁”,专门展示馆藏精品,吸引众多观众定期打卡。这也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设立长期陈列展厅。

  “自信从文化里来,镇馆之宝不能真的镇在库房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中国美术馆1963年开馆,周恩来总理在建馆初期就批示,调派部队来保护馆藏作品。艺术家创作的好作品应该留世,更应该传世。作品不能被美术馆收藏后,‘躺’在库房,几十年不展览,美术馆人必须把典藏的作品进行活化,发挥作品真正的价值。”

  为实现到美术馆就可以看到镇馆之宝的观众需求,吴为山大力推动,将展厅6层开辟成“藏宝阁”,根据展厅特点,展示中国美术馆最好的小幅收藏,让大众随时、免费看到大师的作品,这里因而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藏宝阁”建成以来,深受观众欢迎。很多人惊讶于这个小厅能同时汇集如此多的大师作品,产生是否是复制件的疑问。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馆不展复制品,展复制品相当于“假唱”,一个国家的美术馆一定要真。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在人民雪亮的眼睛前,没有艺术家地位的高低,只有作品艺术的高度。


中国美术馆外景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雕塑铜) 2021年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藏

2022年吴为山捐赠原作立于希腊雅典古市集

“宝藏经典活化精神

——中国美术馆藏迎春作品展”作品选登


和平万年(纸本水墨设色) 1952年

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藏

2015年舒济、舒乙、舒雨、舒立捐赠


岁寒花木(纸本水墨设色) 20世纪30年代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藏


红叶喜鹊(纸本水墨设色) 1942年

徐悲鸿 中国美术馆藏


瓶花(纸本水墨设色) 1959年

潘玉良 中国美术馆藏

1990年潘忠玉捐赠


红花(布面油画) 1960年

吴大羽 中国美术馆藏


丁香花与迎春花(木板油彩) 1955年

蝴蝶花(木板油彩) 1948年

李瑞年 中国美术馆藏


葵花与柿子(纸本水墨设色) 20世纪60年代初

张仃 中国美术馆藏

2004年张仃捐赠


花与花(布面油彩) 2008年

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藏

2009年吴冠中捐赠


双瓶菊花(布面油彩) 1981年

徐明华 中国美术馆藏

2021年徐明华捐赠


椅子上的静物(布面油彩) 2000年

罗尔纯 中国美术馆藏

2015年罗尔纯捐赠

吴作人 中国美术馆藏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