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文化>江南之春-碧螺春

江南之春-碧螺春

时间:2022-04-18来源:神州翰林院点击量:644

外地人到苏州,多奔着园林、昆曲、苏绣、评弹……若说单为一口茶来,必定在春天,必然是洞庭。此洞庭非洞庭湖,而是洞庭山;此山非一座山,而是分属于东山镇、金庭镇的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之统称,苏州人亲切唤它们东山、西山。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得太湖水体涵养,洞庭山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植被繁茂,适宜多种温带果树和茶树生长。茶农们显然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偏爱,用一双双勤劳智慧之手,在东、西山探索出“果茶间作”的种植模式茶树藏在果树下,尽情呼吸着桃、李、枇杷、杨梅、柑橘等的花果清香,并逐渐被熏染出清新淡雅的特殊茶香,丝丝缕缕润人心扉。

 

春茶讲究鲜,正如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施跃文看来,碧螺春茶的采摘是要看气候的,一般312日开始采早茶,25日起采晚茶——所谓“明前”大抵如此。碧螺春茶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为之后的炒制、烘干打下了良好基础。

 

碧螺春的采制共有七道工序,分别是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其间贯穿着一套“武功心法”般的技术要领: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简而言之,就是要稳、准、快,心无旁骛,专注当下。惟其如此,方能成就当地茶农心中“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的碧螺春茶,亦是我们心中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合一的江南好茶。

 

正宗的碧螺春茶采用古法柴烧,如何精准把握火候与温度,十分考验烧柴人与炒茶人的配合青叶在高温铁锅里快速翻炒,非常考验炒茶人的手速和技巧。近年来,部分传统产区探索起杀青、初揉等工序的机械化运作,为提高炒制效率与清洁度做出了有益尝试。前不久,苏州市发布《苏式传统文化 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传承指南》,明确了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具体参数要求,相信通过一代代茶人传帮带学、守正创新,洞庭山碧螺春未来或将走向规模化生产之路,为更多“寻鲜”的茶友奉上这一杯江南之春。

 

春日下江南,最宜着一袭长衫,静坐于园林一隅,一杯香茗品味碧螺春意;或邀三五好友,一起去留园茶室吃茶聊天,听“老苏州”们闲话家常,吴侬软语,是否会讲起当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钦赐茶名“碧螺春”的故事呢?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江南之春-碧螺春

时间:2022-04-18来源:神州翰林院

外地人到苏州,多奔着园林、昆曲、苏绣、评弹……若说单为一口茶来,必定在春天,必然是洞庭。此洞庭非洞庭湖,而是洞庭山;此山非一座山,而是分属于东山镇、金庭镇的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之统称,苏州人亲切唤它们东山、西山。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得太湖水体涵养,洞庭山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植被繁茂,适宜多种温带果树和茶树生长。茶农们显然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偏爱,用一双双勤劳智慧之手,在东、西山探索出“果茶间作”的种植模式茶树藏在果树下,尽情呼吸着桃、李、枇杷、杨梅、柑橘等的花果清香,并逐渐被熏染出清新淡雅的特殊茶香,丝丝缕缕润人心扉。

 

春茶讲究鲜,正如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施跃文看来,碧螺春茶的采摘是要看气候的,一般312日开始采早茶,25日起采晚茶——所谓“明前”大抵如此。碧螺春茶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为之后的炒制、烘干打下了良好基础。

 

碧螺春的采制共有七道工序,分别是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其间贯穿着一套“武功心法”般的技术要领: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简而言之,就是要稳、准、快,心无旁骛,专注当下。惟其如此,方能成就当地茶农心中“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的碧螺春茶,亦是我们心中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合一的江南好茶。

 

正宗的碧螺春茶采用古法柴烧,如何精准把握火候与温度,十分考验烧柴人与炒茶人的配合青叶在高温铁锅里快速翻炒,非常考验炒茶人的手速和技巧。近年来,部分传统产区探索起杀青、初揉等工序的机械化运作,为提高炒制效率与清洁度做出了有益尝试。前不久,苏州市发布《苏式传统文化 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传承指南》,明确了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具体参数要求,相信通过一代代茶人传帮带学、守正创新,洞庭山碧螺春未来或将走向规模化生产之路,为更多“寻鲜”的茶友奉上这一杯江南之春。

 

春日下江南,最宜着一袭长衫,静坐于园林一隅,一杯香茗品味碧螺春意;或邀三五好友,一起去留园茶室吃茶聊天,听“老苏州”们闲话家常,吴侬软语,是否会讲起当年康熙皇帝南巡太湖,钦赐茶名“碧螺春”的故事呢?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