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泥泥狗:泥土中长出来的历史文化精彩纷呈

时间:2021-10-13来源:众视资讯点击量:744

 泥泥狗、太昊陵、龙湖游船……到河南省淮阳县旅游,寻根问祖,或许最难忘的是就是憨态可掬、色彩鲜艳、极富萌人的泥泥狗了。

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淮阳"泥泥狗"》精选200余种"泥泥狗"作品,系统地反映了这一颇具原始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

  据介绍,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有飞禽、走兽、玩具等造型,它取材广泛,造型美观,精致大方,古朴淳厚,不务华丽,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古色古香,既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又有方格纹古陶、绳纹的画法。每个泥塑都有孔可吹,其声鸣鸣,深受群众特别是儿童的喜爱。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据说淮阳泥泥狗的来历源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伏羲生活的时代,人烟稀少,一日天塌地陷,一场凶恶的洪水过后,人类濒临灭绝,由于白龟的相救,伏羲女娲兄妹才存活下来。这时,人们已经从氏族间的血缘乱婚过渡到由伏羲定制的向异性对偶婚制度。一天晚上,伏羲仿佛听到白龟说:“伏羲,女娲,天地为证,我为煤,你们兄妹二人成婚吧!”无奈,为了繁衍人类,伏羲女娲兄妹便从昆仑山上推下了两扇石磨,如果石墨和在一起,他们就成为夫妻,否则仍为兄妹。结果,石墨在山下合在了一块,于是他们便结为了夫妻。婚后,女娲嫌生育太慢,就抟土捏泥人,干了以后,泥人就活了。到了阴天下雨时,来不及把泥人往屋里搬,就用扫帚扫,于是就出现了瘸子、瞎子等残疾人。因为是泥捏的,所以人一出汗就会有灰。因此,人称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奶。据说,捏泥泥狗便由此而来。而泥泥狗中的“昆仑滚磨”和“草帽老虎”就是反映了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婚,因害羞而以草帽遮面这一神话传说。

  淮阳泥泥狗反映了远古社会氏族部落图腾和生活现象的各种造型。它涵概了两个远古的信息,即对女娲“抟土造人”的讴歌和女性生殖崇拜。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又罕见的民间艺术,淮阳泥泥狗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互相渗透的血缘关系,可谓“真图腾”“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在河南省淮阳县,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有做淮阳泥泥狗的传统,每年春节前后尤其是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的太昊陵庙会期间,村民们纷纷提篮摆摊到庙会上叫卖,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青睐。

  在淮阳泥泥狗这个庞大的家族中,生殖崇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着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是民间艺人们发自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生存愿望的美好意识。淮阳泥泥狗纯真质朴,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它的存在,对人类学、民俗学、造型艺术、探寻古老生命的文化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张卫华)


编辑:钱谦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泥泥狗:泥土中长出来的历史文化精彩纷呈

时间:2021-10-13来源:众视资讯

 泥泥狗、太昊陵、龙湖游船……到河南省淮阳县旅游,寻根问祖,或许最难忘的是就是憨态可掬、色彩鲜艳、极富萌人的泥泥狗了。

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淮阳"泥泥狗"》精选200余种"泥泥狗"作品,系统地反映了这一颇具原始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

  据介绍,淮阳泥泥狗历史悠久,有飞禽、走兽、玩具等造型,它取材广泛,造型美观,精致大方,古朴淳厚,不务华丽,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古色古香,既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又有方格纹古陶、绳纹的画法。每个泥塑都有孔可吹,其声鸣鸣,深受群众特别是儿童的喜爱。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据说淮阳泥泥狗的来历源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伏羲生活的时代,人烟稀少,一日天塌地陷,一场凶恶的洪水过后,人类濒临灭绝,由于白龟的相救,伏羲女娲兄妹才存活下来。这时,人们已经从氏族间的血缘乱婚过渡到由伏羲定制的向异性对偶婚制度。一天晚上,伏羲仿佛听到白龟说:“伏羲,女娲,天地为证,我为煤,你们兄妹二人成婚吧!”无奈,为了繁衍人类,伏羲女娲兄妹便从昆仑山上推下了两扇石磨,如果石墨和在一起,他们就成为夫妻,否则仍为兄妹。结果,石墨在山下合在了一块,于是他们便结为了夫妻。婚后,女娲嫌生育太慢,就抟土捏泥人,干了以后,泥人就活了。到了阴天下雨时,来不及把泥人往屋里搬,就用扫帚扫,于是就出现了瘸子、瞎子等残疾人。因为是泥捏的,所以人一出汗就会有灰。因此,人称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奶。据说,捏泥泥狗便由此而来。而泥泥狗中的“昆仑滚磨”和“草帽老虎”就是反映了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婚,因害羞而以草帽遮面这一神话传说。

  淮阳泥泥狗反映了远古社会氏族部落图腾和生活现象的各种造型。它涵概了两个远古的信息,即对女娲“抟土造人”的讴歌和女性生殖崇拜。作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种极为典型又罕见的民间艺术,淮阳泥泥狗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折射出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之间互相渗透的血缘关系,可谓“真图腾”“活化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在河南省淮阳县,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有做淮阳泥泥狗的传统,每年春节前后尤其是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的太昊陵庙会期间,村民们纷纷提篮摆摊到庙会上叫卖,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青睐。

  在淮阳泥泥狗这个庞大的家族中,生殖崇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承载着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是民间艺人们发自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生存愿望的美好意识。淮阳泥泥狗纯真质朴,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它的存在,对人类学、民俗学、造型艺术、探寻古老生命的文化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张卫华)


编辑:钱谦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