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传承与开拓——来支钢水墨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时间:2022-04-21来源:北青网点击量:344

  55.webp.jpg

   4月17日,“传承与开拓——来支钢水墨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展览以“传承与开拓”为主题,共展出画家来支钢经典作品百余幅。本次展览是来支钢从艺40余年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展示。

  本次展览主题“传承与开拓”,是由邹佩珠先生题写,这既是对来支钢的勉励,也是对他的殷殷期待,更是画家来支钢多年来始终秉持的艺术初心。从艺40年来,来支钢深入研习传统积墨画法,继承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前辈积墨山水名家之长,熟稔了积墨语言规律,在继承中发展、在写生中创新、在琢磨中提高,逐渐形成了来式风格。

  来支钢曾跟随贾又福、李小可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对中国山水画特别是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文脉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和继承。

  来支钢告诉记者,他在创作中一直追求画面自然产生的诗意和满纸的仙气——我希望通过我的画能表达出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美无言的至高的美学境界。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尺幅多样、风格跳跃,却又意境淳美,充分展示了来支钢的绘画艺术才华。他的作品如《艺·道》《大潮》《黄山烟云》等尺幅超大、气势磅礴,在表现山石、云、水等方面遥继南宋李唐的刚猛一路,大开大合,尽显雄浑刚强之气势;同时,他的另外一批手卷作品《富春山居图》《大江东去》《江雪》等则通过细腻的积墨笔法将天、地、水、雾等自然景观的浑融浸润、氤氲空濛表现出来,令画面呈现出元气淋漓、润泽精微的质感……观之,水雾蒸腾、缥缈环绕,颇有一番致敬古意的仙家韵味,令人游于其间而忘尘于外。另外一处使人眼前一亮的是他的写生小品,虽尺幅小巧,却趣味天成,画家将感觉和笔力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流露出一丝源自“道”之本能的自然率真。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

文/本报记者 王岩

编辑:臧晓玮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传承与开拓——来支钢水墨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时间:2022-04-21来源:北青网

  55.webp.jpg

   4月17日,“传承与开拓——来支钢水墨艺术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展览以“传承与开拓”为主题,共展出画家来支钢经典作品百余幅。本次展览是来支钢从艺40余年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展示。

  本次展览主题“传承与开拓”,是由邹佩珠先生题写,这既是对来支钢的勉励,也是对他的殷殷期待,更是画家来支钢多年来始终秉持的艺术初心。从艺40年来,来支钢深入研习传统积墨画法,继承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前辈积墨山水名家之长,熟稔了积墨语言规律,在继承中发展、在写生中创新、在琢磨中提高,逐渐形成了来式风格。

  来支钢曾跟随贾又福、李小可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对中国山水画特别是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文脉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和继承。

  来支钢告诉记者,他在创作中一直追求画面自然产生的诗意和满纸的仙气——我希望通过我的画能表达出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美无言的至高的美学境界。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尺幅多样、风格跳跃,却又意境淳美,充分展示了来支钢的绘画艺术才华。他的作品如《艺·道》《大潮》《黄山烟云》等尺幅超大、气势磅礴,在表现山石、云、水等方面遥继南宋李唐的刚猛一路,大开大合,尽显雄浑刚强之气势;同时,他的另外一批手卷作品《富春山居图》《大江东去》《江雪》等则通过细腻的积墨笔法将天、地、水、雾等自然景观的浑融浸润、氤氲空濛表现出来,令画面呈现出元气淋漓、润泽精微的质感……观之,水雾蒸腾、缥缈环绕,颇有一番致敬古意的仙家韵味,令人游于其间而忘尘于外。另外一处使人眼前一亮的是他的写生小品,虽尺幅小巧,却趣味天成,画家将感觉和笔力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流露出一丝源自“道”之本能的自然率真。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3日。

文/本报记者 王岩

编辑:臧晓玮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