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传承精华立文化自信 守正创新担时代使命: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中医经典情景诵读活动

时间:2022-04-29来源:快资讯点击量:447

为弘扬中医文化,展示中医学教育成果,创新中医学教学传承方式,4月26日下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易明楼大报告厅举办“传承精华立文化自信,守正创新担时代使命”主题中医经典情景诵读活动。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在现场观看,2000余名师生利用钉钉直播在线上观看。本次活动由康复医学系和药学系主办。

1.webp.jpg

“大医精诚,妙手除病,中气经天,阴阳五行。华佗五禽,太极八卦,血脉畅通,医道光明......”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拉开了中医经典诵读舞台剧的帷幕。

演出共有《扁鹊见蔡桓公》《岐黄论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神农本草经》《药性赋》《华佗与麻沸散》《坐堂医生张仲景》等十二个篇章,以师生讨论交流贯穿全篇,穿越千年迷雾和智者先贤对话,展示中医学发展的千年历程。师生同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杏林名家从历史时空中带到现实,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其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

活动伊始是《扁鹊见蔡桓公》,同学们的真切表演,展示了中医望诊的神奇,也告诫我们不要讳疾忌医。

2.webp.jpg

《岐黄论道》以四时阴阳之道为后人指明了养生的道路,穿插《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将四时养生之法娓娓道来。

七情和合,君臣佐使,是《神农本草经》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知识。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全体师生齐诵《药性赋》,道尽诸药功,品尽人生味,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展现中医学子的根基与自豪。

“世人皆知麻沸散,何人曾得青囊书。”病人身痛,医者心痛,华佗创出麻沸散,解天下病人之疾苦。“坐堂”太守张仲景,辞去太守职位,隐居十余年,终著《伤寒杂病论》,彰显医德传承!

3.webp.jpg

《针灸甲乙经》,一部浪子回头的真实写照,皇甫谧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

《大医精诚》演绎了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医道传承。

4.webp.jpg

《针灸铜人的前世今生》,历史与现实交错,从古代针灸教学到针灸铜人教学模型的改变,既是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时代科技与传统经典医学的碰撞。

5.webp.jpg

《本草纲目》中“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铿锵有力的语言久久回荡。李时珍三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成传世巨著,恢弘的表演场景带我们沉浸在跌宕起伏、呕心沥血的著书历程中。6.webp.jpg

节目的最后,中医专业老师纷纷走上台来现场展示,望闻问切、针刺、推拿、拔罐、艾灸......手法精湛、技艺高超,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7.webp.jpg

表演结束,校纪委书记王庆元在观看演出后致辞。他指出,书香经典濡医术之灵魂,育大医之涵养。此次活动作为我校中医专业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形式之一,不仅有利于展现我校医学学子的风采,激发学生爱中医、学中医、学经典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陶冶我校大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审美情操,营造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编辑:黄骏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传承精华立文化自信 守正创新担时代使命: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中医经典情景诵读活动

时间:2022-04-29来源:快资讯

为弘扬中医文化,展示中医学教育成果,创新中医学教学传承方式,4月26日下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易明楼大报告厅举办“传承精华立文化自信,守正创新担时代使命”主题中医经典情景诵读活动。在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在现场观看,2000余名师生利用钉钉直播在线上观看。本次活动由康复医学系和药学系主办。

1.webp.jpg

“大医精诚,妙手除病,中气经天,阴阳五行。华佗五禽,太极八卦,血脉畅通,医道光明......”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拉开了中医经典诵读舞台剧的帷幕。

演出共有《扁鹊见蔡桓公》《岐黄论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神农本草经》《药性赋》《华佗与麻沸散》《坐堂医生张仲景》等十二个篇章,以师生讨论交流贯穿全篇,穿越千年迷雾和智者先贤对话,展示中医学发展的千年历程。师生同台、惟妙惟肖的表演,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杏林名家从历史时空中带到现实,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其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

活动伊始是《扁鹊见蔡桓公》,同学们的真切表演,展示了中医望诊的神奇,也告诫我们不要讳疾忌医。

2.webp.jpg

《岐黄论道》以四时阴阳之道为后人指明了养生的道路,穿插《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将四时养生之法娓娓道来。

七情和合,君臣佐使,是《神农本草经》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知识。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全体师生齐诵《药性赋》,道尽诸药功,品尽人生味,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校园,展现中医学子的根基与自豪。

“世人皆知麻沸散,何人曾得青囊书。”病人身痛,医者心痛,华佗创出麻沸散,解天下病人之疾苦。“坐堂”太守张仲景,辞去太守职位,隐居十余年,终著《伤寒杂病论》,彰显医德传承!

3.webp.jpg

《针灸甲乙经》,一部浪子回头的真实写照,皇甫谧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

《大医精诚》演绎了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医道传承。

4.webp.jpg

《针灸铜人的前世今生》,历史与现实交错,从古代针灸教学到针灸铜人教学模型的改变,既是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是时代科技与传统经典医学的碰撞。

5.webp.jpg

《本草纲目》中“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铿锵有力的语言久久回荡。李时珍三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成传世巨著,恢弘的表演场景带我们沉浸在跌宕起伏、呕心沥血的著书历程中。6.webp.jpg

节目的最后,中医专业老师纷纷走上台来现场展示,望闻问切、针刺、推拿、拔罐、艾灸......手法精湛、技艺高超,将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7.webp.jpg

表演结束,校纪委书记王庆元在观看演出后致辞。他指出,书香经典濡医术之灵魂,育大医之涵养。此次活动作为我校中医专业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形式之一,不仅有利于展现我校医学学子的风采,激发学生爱中医、学中医、学经典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陶冶我校大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审美情操,营造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编辑:黄骏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