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中国文人墨客的自我超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时间:2022-05-05来源:神州翰林院点击量:67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李白,诗中提到的兰陵美酒,是现在的山东省兰陵镇兰陵酒厂。

早在人类文化起源之时,酒的故事流传在世界上每一个古老文明的神话传说里,以一种蕴含丰富情感的特殊物质载体的形式,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同时,也催生了光辉灿烂的酒文化——即酿酒、饮酒、用酒,以及由此产生或衍生的行为、观念、相关文化内容等。

而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自然就成为了世界上发明酒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又是酒类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就有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而《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则早早透露出中国古代诗歌与酒文化的不可分割。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酒,比任何一种食用物都多得多地将浓厚的生活气息附加到中国文化。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写道:“我曾经对杜甫现存的一千多首诗和文作了初步的统计,凡是饮酒的共有二百多首,为百分之二十一。作为对照,我也对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 

“我醉均复乐,陶然共忘机。”酒以成欢,也能消愁——“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酒以载道。也能赋予文人以凛然的傲骨——“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酒与文人的个体合为一体,酒成为文人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酒与诗和词曲、音乐、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共同铸就了中国美酒和文化的璀璨长河。

而何以文人们总是千杯而不醉,是因为中国古代以甜酒居多,由粮食发酵而成,最初只有3度左右,在精进了酿酒技术之后,也只提高到10度左右,比之现代富含酒精的液体酒,口感饱满清淡,接近于今天的米酒、黄酒以及初酿果酒,回味悠长,不宜喝醉。这给酒文化渗透中国古代诗词、剧作、小说、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了极为优越的环境。 使得文人们可以在“金樽清酒斗十千”“会须一饮三百倍”的朦胧醉意中,不受束缚地抒发个人胸中情怀,在乘兴而发的诗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豪放恣肆的纵横之态。

如今,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过去了,中国进入了现代社会,而饮酒、观色、嗅味、品香依然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追求。朋友相聚酒酣之时,逃不开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即使古代清甜稍带杂质的清酒已经因为突破性的技术发展而变化成为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式酒品,但中国古老的酒文化所要达到的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的境界依然魅力不减。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中国文人墨客的自我超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时间:2022-05-05来源:神州翰林院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李白,诗中提到的兰陵美酒,是现在的山东省兰陵镇兰陵酒厂。

早在人类文化起源之时,酒的故事流传在世界上每一个古老文明的神话传说里,以一种蕴含丰富情感的特殊物质载体的形式,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同时,也催生了光辉灿烂的酒文化——即酿酒、饮酒、用酒,以及由此产生或衍生的行为、观念、相关文化内容等。

而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自然就成为了世界上发明酒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又是酒类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就有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而《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则早早透露出中国古代诗歌与酒文化的不可分割。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酒,比任何一种食用物都多得多地将浓厚的生活气息附加到中国文化。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写道:“我曾经对杜甫现存的一千多首诗和文作了初步的统计,凡是饮酒的共有二百多首,为百分之二十一。作为对照,我也对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 

“我醉均复乐,陶然共忘机。”酒以成欢,也能消愁——“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酒以载道。也能赋予文人以凛然的傲骨——“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酒与文人的个体合为一体,酒成为文人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酒与诗和词曲、音乐、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共同铸就了中国美酒和文化的璀璨长河。

而何以文人们总是千杯而不醉,是因为中国古代以甜酒居多,由粮食发酵而成,最初只有3度左右,在精进了酿酒技术之后,也只提高到10度左右,比之现代富含酒精的液体酒,口感饱满清淡,接近于今天的米酒、黄酒以及初酿果酒,回味悠长,不宜喝醉。这给酒文化渗透中国古代诗词、剧作、小说、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了极为优越的环境。 使得文人们可以在“金樽清酒斗十千”“会须一饮三百倍”的朦胧醉意中,不受束缚地抒发个人胸中情怀,在乘兴而发的诗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豪放恣肆的纵横之态。

如今,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过去了,中国进入了现代社会,而饮酒、观色、嗅味、品香依然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追求。朋友相聚酒酣之时,逃不开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即使古代清甜稍带杂质的清酒已经因为突破性的技术发展而变化成为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式酒品,但中国古老的酒文化所要达到的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的境界依然魅力不减。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