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牛李党争 翰林三俊”——李徳裕

时间:2022-06-06来源:神州翰林院点击量:533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在中唐时期“牛党”和“李党”两大派别的士大夫进行了朋党之争,史称“牛李党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上位的时期开始,到唐宣宗继位的时期才结束,前后进行了差不多四十年的时间。《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提到李徳裕就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除了他以外,还有著名诗人裴度和李绅。“牛党”的代表人物牛僧儒和李总闵,因为受到李德裕的影响屡次被贬降职,心生妒忌、怀恨在心,遂结成一派。两个党派之间相互打击,相互排挤,明争暗斗。

李德裕年幼时便天资聪颖、资质不凡,唐宪宗对他也是非常的赞赏,常常把他抱在膝盖上逗他玩。李吉甫也常在宰相武元衡面前称赞儿子的天资聪颖,作为宰相的武元衡十分好奇,于是召见了李徳裕,询问道:“你在家都看什么书呀?”想借此来试探他的志向,而李徳裕却沉默不语。到了第二天,武元衡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吉甫,嘲笑他。李吉甫回家责备李徳裕,而李德裕回答道:“武公身为宰相,不问治国之道,却问我读何书,这是成均、礼部应该管的事,武公所问不当,我故知而不答”。武元衡知道以后惭愧不已。

早年的李徳裕以门荫入仕,担任翰林院的学士,曾一度入朝为相。与同院的李绅,元稹的交情颇为深厚,三人以文著称,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三俊”。但是却因为党派之间的争斗,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再次入朝为相,而唐武宗崇信道教,对于当时的道士赵归真很是宠幸,于是李德裕进谏道:“小人趋利,飞蛾扑火,闻数十天来,归真府前车马拥挤,数人得其宠爱,争相与之交结,望陛下深加戒备。”可惜唐武宗未能听取李德裕的进谏,回复其:“朕无事之时,与其论道以消烦恼,至于朝政大使,朕定于宰臣商议。”

唐武宗在李徳裕辅佐下开创了会昌中兴、平定了泽潞镇,唐武宗几欲拜其为太尉,封号国公,可是李德裕却抵力推辞:“自大唐开国以来,仅有七人拜为太尉,连郭子仪都不敢接受太尉的职位,裴度也仅仅是当了十年的司徒,臣不敢撑起大任。”最终在与唐武宗的多次推辞之下,被封为卫国公。

唐宣宗继位后,素来厌恶李德裕的专权,在他的登基大典完成之后,就将李德裕五贬为崖州司户,最终在崖州得病去世。李德裕在崖州当差时,爱才如渴,常常提拔身边家境贫寒但是努力、有才华的读书人,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有人曾作诗怀念他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难忘李崖州”,李商隐将他誉为“万古良相”,梁启超将他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牛李党争 翰林三俊”——李徳裕

时间:2022-06-06来源:神州翰林院

李德裕,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在中唐时期“牛党”和“李党”两大派别的士大夫进行了朋党之争,史称“牛李党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上位的时期开始,到唐宣宗继位的时期才结束,前后进行了差不多四十年的时间。《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提到李徳裕就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除了他以外,还有著名诗人裴度和李绅。“牛党”的代表人物牛僧儒和李总闵,因为受到李德裕的影响屡次被贬降职,心生妒忌、怀恨在心,遂结成一派。两个党派之间相互打击,相互排挤,明争暗斗。

李德裕年幼时便天资聪颖、资质不凡,唐宪宗对他也是非常的赞赏,常常把他抱在膝盖上逗他玩。李吉甫也常在宰相武元衡面前称赞儿子的天资聪颖,作为宰相的武元衡十分好奇,于是召见了李徳裕,询问道:“你在家都看什么书呀?”想借此来试探他的志向,而李徳裕却沉默不语。到了第二天,武元衡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吉甫,嘲笑他。李吉甫回家责备李徳裕,而李德裕回答道:“武公身为宰相,不问治国之道,却问我读何书,这是成均、礼部应该管的事,武公所问不当,我故知而不答”。武元衡知道以后惭愧不已。

早年的李徳裕以门荫入仕,担任翰林院的学士,曾一度入朝为相。与同院的李绅,元稹的交情颇为深厚,三人以文著称,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三俊”。但是却因为党派之间的争斗,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继位后,李德裕再次入朝为相,而唐武宗崇信道教,对于当时的道士赵归真很是宠幸,于是李德裕进谏道:“小人趋利,飞蛾扑火,闻数十天来,归真府前车马拥挤,数人得其宠爱,争相与之交结,望陛下深加戒备。”可惜唐武宗未能听取李德裕的进谏,回复其:“朕无事之时,与其论道以消烦恼,至于朝政大使,朕定于宰臣商议。”

唐武宗在李徳裕辅佐下开创了会昌中兴、平定了泽潞镇,唐武宗几欲拜其为太尉,封号国公,可是李德裕却抵力推辞:“自大唐开国以来,仅有七人拜为太尉,连郭子仪都不敢接受太尉的职位,裴度也仅仅是当了十年的司徒,臣不敢撑起大任。”最终在与唐武宗的多次推辞之下,被封为卫国公。

唐宣宗继位后,素来厌恶李德裕的专权,在他的登基大典完成之后,就将李德裕五贬为崖州司户,最终在崖州得病去世。李德裕在崖州当差时,爱才如渴,常常提拔身边家境贫寒但是努力、有才华的读书人,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有人曾作诗怀念他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难忘李崖州”,李商隐将他誉为“万古良相”,梁启超将他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