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时间:2022-06-22来源:神州翰林院点击量:488

在经典电影《卧虎藏龙》中,男女主人公李慕白、玉娇龙在竹林中打斗的唯美画面,于21世纪的起点,震撼了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众西方评委。时至今日,《卧虎藏龙》依然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在国内外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

在电影中,一望无际的苍翠竹林与水、天同构,阴处苍青晦暗,阳处明丽翠绿,整个竹林就像一副色彩饱满的水墨画,在令观者心旷神怡的同时,又给人以超脱之感。而李慕白、玉娇龙则一袭白衣时而出入其中时而翻跃其上,人动竹动,人静竹静,清凉、柔韧、飘逸、潇洒、坚挺,一时之间,竹之美与人之美交相辉映、不分彼此,人既是竹,竹也成了人,共同舞出了中国影史上的一种永恒。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导演李安对“竹”意象的运用,用其凝聚千年化成的文化符号和人格符号,构成强烈的审美张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美丽、实用、祥瑞、挺拔、长青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精神文化活动中,人们将它的生物特征形态提炼并升华为一种傲人的精神风貌——“刚、义、柔、忠”四德,并被列入人类道德美的范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对中国的绘画音乐、园林建筑、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宗教民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我国人民对竹的第一首赞歌可以远溯春秋战国,《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首诗首先将竹与君子相联系,自此,中国人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便绵延数千年而未见其衰。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有诗云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文学家这一人尽皆知的身份以外,苏轼还是一位有着“饕餮”之称的美食家,而在他看来,珍馐佳肴与苍翠修竹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足以见得苏轼对竹的情怀之深刻。而以管窥天,可见中国历代文人对竹及竹所代表文化的喜爱实在已经深入骨髓,刻在基因,永世而不可磨灭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郑板桥、白居易……中国历代大文学家、大艺术家无一不以竹之喜爱,将竹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理想人格的化身,抒发自我坚韧贞洁的志向。而在魏晋时期,阮籍、嵇康等宁死不屈的文人志士更是退避朝堂,“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所谓“竹林七贤”是也。毫无疑问,在封建士大夫遭受来自于社会现实的困境挤压之时,竹林作为黑暗现实的对立物,将散发着无可比拟的光辉,为其提供精神的栖息地,士人无法施展的志向和无法言说的精神境界,都会压缩在竹林、甚至竹节之中。

而在诗、词、歌、赋、文、画以外,竹被广泛应用于制纸、制器、布置园林……竹文化贯穿了古代国人甚至全球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就认为“东亚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竹子文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当下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但这并不代表竹之意蕴与精神已经在我们的骨子里消失殆尽,它只是蛰伏着,等待着,等待有一天人们将竹赋予我们的虚心、坚毅、正直真正带入生活之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时间:2022-06-22来源:神州翰林院

在经典电影《卧虎藏龙》中,男女主人公李慕白、玉娇龙在竹林中打斗的唯美画面,于21世纪的起点,震撼了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众西方评委。时至今日,《卧虎藏龙》依然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在国内外发挥着它巨大的影响力。

在电影中,一望无际的苍翠竹林与水、天同构,阴处苍青晦暗,阳处明丽翠绿,整个竹林就像一副色彩饱满的水墨画,在令观者心旷神怡的同时,又给人以超脱之感。而李慕白、玉娇龙则一袭白衣时而出入其中时而翻跃其上,人动竹动,人静竹静,清凉、柔韧、飘逸、潇洒、坚挺,一时之间,竹之美与人之美交相辉映、不分彼此,人既是竹,竹也成了人,共同舞出了中国影史上的一种永恒。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导演李安对“竹”意象的运用,用其凝聚千年化成的文化符号和人格符号,构成强烈的审美张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美丽、实用、祥瑞、挺拔、长青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精神文化活动中,人们将它的生物特征形态提炼并升华为一种傲人的精神风貌——“刚、义、柔、忠”四德,并被列入人类道德美的范畴,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对中国的绘画音乐、园林建筑、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宗教民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我国人民对竹的第一首赞歌可以远溯春秋战国,《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首诗首先将竹与君子相联系,自此,中国人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便绵延数千年而未见其衰。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就曾有诗云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文学家这一人尽皆知的身份以外,苏轼还是一位有着“饕餮”之称的美食家,而在他看来,珍馐佳肴与苍翠修竹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足以见得苏轼对竹的情怀之深刻。而以管窥天,可见中国历代文人对竹及竹所代表文化的喜爱实在已经深入骨髓,刻在基因,永世而不可磨灭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水能性淡是吾友,竹解心虚即吾师”、“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郑板桥、白居易……中国历代大文学家、大艺术家无一不以竹之喜爱,将竹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理想人格的化身,抒发自我坚韧贞洁的志向。而在魏晋时期,阮籍、嵇康等宁死不屈的文人志士更是退避朝堂,“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所谓“竹林七贤”是也。毫无疑问,在封建士大夫遭受来自于社会现实的困境挤压之时,竹林作为黑暗现实的对立物,将散发着无可比拟的光辉,为其提供精神的栖息地,士人无法施展的志向和无法言说的精神境界,都会压缩在竹林、甚至竹节之中。

而在诗、词、歌、赋、文、画以外,竹被广泛应用于制纸、制器、布置园林……竹文化贯穿了古代国人甚至全球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就认为“东亚文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竹子文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当下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但这并不代表竹之意蕴与精神已经在我们的骨子里消失殆尽,它只是蛰伏着,等待着,等待有一天人们将竹赋予我们的虚心、坚毅、正直真正带入生活之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