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珠海斗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彰显独特魅力

时间:2022-08-03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293

珠海斗门五山中心小学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 珠海斗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 供图


中新网珠海8月2日电 题:珠海斗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彰显独特魅力


在广东珠海斗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这里依山而建,书香氤氲。“我特别喜欢织鱼笼,能培养动手能力,姐姐还跟我学呢。”日前,在该小学“装泥鱼”习俗活动基地,准备上六年级的陈静文同学边织着鱼笼边说。学习织鱼笼一年多以来,陈静文的手艺日益熟练。


“装泥鱼”习俗是珠海斗门的一项民俗文化,包括织鱼笼、装泥鱼等内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项习俗源于斗门乾务镇虎山、荔山、网山等村,“装”字在粤语中有“诱捕”之意,织好鱼笼去装鱼,凝聚着民众的劳动智慧。


2015年起,珠海斗门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五山中心小学则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每周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装泥鱼’习俗固定授课时间。”该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黄丽贞表示,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活动视频等方式,了解该习俗的历史渊源;在该习俗代表性传承人黄国富的指导下,学习织鱼笼的手工技艺……


五山中心小学校长彭业仁表示,该小学专门建设了一个富有民间特色的“装泥鱼”习俗活动基地,这里有学生作品的展示台,有播放资料的多媒体设备,有教学用的教具学具。此外,学校老师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访问等方式,编写出版了《装泥鱼》校本教材,用于课堂教学。


如今,伴随着琅琅书声,这项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山中心小学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中,五山中心小学就凭借“装泥鱼”习俗上榜。


除“装泥鱼”习俗外,珠海斗门的另一项国家级非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同样颇具魅力。据了解,“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已连续举办十届,新人以水为媒、以船接亲、以歌祝福,体验原汁原味的疍家传统婚礼仪式。


“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现场 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


在“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现场,接亲花船装饰华丽,大红灯笼高挂,在河道鱼贯前行,蔚为壮观。新娘伫立船头,一袭红装光鲜亮丽,神情喜悦。船上的大妗姐唱起悠扬的咸水歌,悠然歌声中花船一路向前。接亲花船到达码头,新娘陆续上岸,携手新郎跨火盆、拜高堂、获颁证书......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岭南文化活化利用,加强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珠海市斗门区是传统民俗文化大区,目前拥有区级非遗项目40项,其中包括“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装泥鱼习俗”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装禾虫习俗”等7项省级非遗项目、21项市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斗门区高度重视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采取各种举措切实做好全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今年,珠海斗门新挖掘斗门蕉芋粉制作技艺、白蕉海鲈鱼疍家腌制技艺、古春堂古法草本凉茶制作技艺、斗门咸肉粽制作技艺、獭山米酒酿制技艺等5个项目,列入区级非遗名录,推动乡村优秀文脉更好地传承,焕发乡村传统文化魅力。(完)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珠海斗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彰显独特魅力

时间:2022-08-03来源:中国新闻网

珠海斗门五山中心小学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 珠海斗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 供图


中新网珠海8月2日电 题:珠海斗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彰显独特魅力


在广东珠海斗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这里依山而建,书香氤氲。“我特别喜欢织鱼笼,能培养动手能力,姐姐还跟我学呢。”日前,在该小学“装泥鱼”习俗活动基地,准备上六年级的陈静文同学边织着鱼笼边说。学习织鱼笼一年多以来,陈静文的手艺日益熟练。


“装泥鱼”习俗是珠海斗门的一项民俗文化,包括织鱼笼、装泥鱼等内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这项习俗源于斗门乾务镇虎山、荔山、网山等村,“装”字在粤语中有“诱捕”之意,织好鱼笼去装鱼,凝聚着民众的劳动智慧。


2015年起,珠海斗门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五山中心小学则开展“装泥鱼”习俗传承活动。“每周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装泥鱼’习俗固定授课时间。”该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黄丽贞表示,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活动视频等方式,了解该习俗的历史渊源;在该习俗代表性传承人黄国富的指导下,学习织鱼笼的手工技艺……


五山中心小学校长彭业仁表示,该小学专门建设了一个富有民间特色的“装泥鱼”习俗活动基地,这里有学生作品的展示台,有播放资料的多媒体设备,有教学用的教具学具。此外,学校老师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访问等方式,编写出版了《装泥鱼》校本教材,用于课堂教学。


如今,伴随着琅琅书声,这项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山中心小学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中,五山中心小学就凭借“装泥鱼”习俗上榜。


除“装泥鱼”习俗外,珠海斗门的另一项国家级非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同样颇具魅力。据了解,“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已连续举办十届,新人以水为媒、以船接亲、以歌祝福,体验原汁原味的疍家传统婚礼仪式。


“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现场 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


在“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现场,接亲花船装饰华丽,大红灯笼高挂,在河道鱼贯前行,蔚为壮观。新娘伫立船头,一袭红装光鲜亮丽,神情喜悦。船上的大妗姐唱起悠扬的咸水歌,悠然歌声中花船一路向前。接亲花船到达码头,新娘陆续上岸,携手新郎跨火盆、拜高堂、获颁证书......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岭南文化活化利用,加强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珠海市斗门区是传统民俗文化大区,目前拥有区级非遗项目40项,其中包括“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装泥鱼习俗”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装禾虫习俗”等7项省级非遗项目、21项市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斗门区高度重视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采取各种举措切实做好全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今年,珠海斗门新挖掘斗门蕉芋粉制作技艺、白蕉海鲈鱼疍家腌制技艺、古春堂古法草本凉茶制作技艺、斗门咸肉粽制作技艺、獭山米酒酿制技艺等5个项目,列入区级非遗名录,推动乡村优秀文脉更好地传承,焕发乡村传统文化魅力。(完)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