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威海:文化大餐花样多,市民生活更精彩

时间:2022-08-15来源:威海新闻网点击量:518

推进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发展,是今年的市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记者近日从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威海今年在城市书房及乡村书房建设、公益文化创投、文化类公益讲座和传统文化公益培训方面均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旨在通过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品位与内涵,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



■项目内容


建设改造城市书房4处、乡村书房12处,实施文化公益创投项目40个,举办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类公益讲座1500场,开展传统文化公益培训1000场。


■民生现场


公益课程众多,市民学习劲足


7月27日上午,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三楼的教室里琴声悠扬,10余名古琴演奏爱好者,在授课老师刘娜的指导下潜心习练古琴演奏技法。



刘娜告诉记者,这堂课是该馆“群星大讲堂”面向市民免费开展的古琴艺术培训课。


“我们的古琴课一共开设三个班,每个班的名额都是15人。从6月14日开课至今,三个班的古琴课已经进程过半,通过学习,大家对古琴的弹奏指法、乐理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学好古琴的信心更足了。”刘娜说,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基本上以前没有接触过古琴,大都是抱着好奇和兴趣报名,希望加深对古琴文化的了解,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钢琴、月琴、古筝、电子琴、非洲鼓、剪纸、素描、油画、书法课……威海市群艺馆为市民量身定制了很多免费公益课程。威海市群艺馆培训一部主任李俊告诉记者,威海市群艺馆已连续12年举办公益文化培训,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品味高雅、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今年以来,威海市群艺馆克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群星大讲堂”推出36门特色课,开展的公益培训场次达700多场,共为648名市民提供了免费“充电”的机会。


■部门声音


文化惠民升级,政策多元立体


8月8日,记者从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除了威海市群艺馆开展的公益文化培训,威海还继续依托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项目公益培训。


此外,威海今年超计划启动45个公益文化创投项目,通过政府和文化类社会组织合作共赢的新机制,面向各区市,将传承红色文化、文化挖掘保护、特色创新、非遗传承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培训项目送进社区和村庄,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威海新建或改建的城市书房项目有4个,分别为环翠区桥头镇城市书房、乳山市滨海新区城市书房,以及文登区观云山居城市书房、金山分馆城市书房。新建的乡村书房则分布在环翠区张村镇魏桥社区、王家疃村,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米山镇西铺头村,荣成市荫子镇、港湾街道,乳山市白沙滩镇宫家庄村、徐家镇文苑社区,高新区初村镇马石泊村、经开区崮山镇、临港区西黄岚村、南海新区香水海社区,共12处。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16处书房已全部开工。其中,魏桥乡村书房作为一座以儿童视角为核心的空间体验馆,设有多功能阅读区、书籍展示区、幼儿活动区等,可满足周边区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化活动需求,营造有温度、有灵魂、可持续的乡村书房。目前,魏桥乡村书房与桥头镇城市书房均已完成基础装修,有望于近期向公众开放。


■市民愿景


年过半百再学艺,添彩幸福新生活


“老师水平高,教学也认真负责,对我们都是手把手教,每个不够准确的动作都及时纠正过来。一个多月的学习给我带来的收获太多了。”7月27日,走出古琴音乐教室的市民刘洪庆开心地说。


两个月前,刘洪庆的一个朋友偶然向他提起,威海市群艺馆要举办一批免费面向市民的文化课,这让一心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刘洪庆动了心。通过浏览威海市群艺馆微信公众号,他决定选报一门古琴课。



“我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古琴,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这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乐器,感觉对我个人修身养性挺有好处。”刘洪庆说,报名成功后,他成为威海市群艺馆“群星大讲堂”艺术培训活动古琴一班的学员。


作为一名50岁的老学员,刘洪庆深感学习古琴艺术的不易。他和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课堂上认真听认真记,回家后还反复练。为此,他还专门花了5000元买了一架古琴,以巩固学习效果。


“以前看到古琴感觉挺高大上的,距离我们生活很远。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算是初步入门了,每天弹弹古琴修身养性,感觉自己的生活品位上来了。”刘洪庆说,未来,他希望能有机会继续报名参加更多公益培训项目,学到更多新技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部分图片由威海市文旅局提供)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威海:文化大餐花样多,市民生活更精彩

时间:2022-08-15来源:威海新闻网

推进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发展,是今年的市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记者近日从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威海今年在城市书房及乡村书房建设、公益文化创投、文化类公益讲座和传统文化公益培训方面均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旨在通过一项项文化惠民活动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品位与内涵,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



■项目内容


建设改造城市书房4处、乡村书房12处,实施文化公益创投项目40个,举办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类公益讲座1500场,开展传统文化公益培训1000场。


■民生现场


公益课程众多,市民学习劲足


7月27日上午,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三楼的教室里琴声悠扬,10余名古琴演奏爱好者,在授课老师刘娜的指导下潜心习练古琴演奏技法。



刘娜告诉记者,这堂课是该馆“群星大讲堂”面向市民免费开展的古琴艺术培训课。


“我们的古琴课一共开设三个班,每个班的名额都是15人。从6月14日开课至今,三个班的古琴课已经进程过半,通过学习,大家对古琴的弹奏指法、乐理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学好古琴的信心更足了。”刘娜说,学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基本上以前没有接触过古琴,大都是抱着好奇和兴趣报名,希望加深对古琴文化的了解,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钢琴、月琴、古筝、电子琴、非洲鼓、剪纸、素描、油画、书法课……威海市群艺馆为市民量身定制了很多免费公益课程。威海市群艺馆培训一部主任李俊告诉记者,威海市群艺馆已连续12年举办公益文化培训,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品味高雅、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今年以来,威海市群艺馆克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群星大讲堂”推出36门特色课,开展的公益培训场次达700多场,共为648名市民提供了免费“充电”的机会。


■部门声音


文化惠民升级,政策多元立体


8月8日,记者从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除了威海市群艺馆开展的公益文化培训,威海还继续依托威海市图书馆尼山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项目公益培训。


此外,威海今年超计划启动45个公益文化创投项目,通过政府和文化类社会组织合作共赢的新机制,面向各区市,将传承红色文化、文化挖掘保护、特色创新、非遗传承等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培训项目送进社区和村庄,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威海新建或改建的城市书房项目有4个,分别为环翠区桥头镇城市书房、乳山市滨海新区城市书房,以及文登区观云山居城市书房、金山分馆城市书房。新建的乡村书房则分布在环翠区张村镇魏桥社区、王家疃村,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米山镇西铺头村,荣成市荫子镇、港湾街道,乳山市白沙滩镇宫家庄村、徐家镇文苑社区,高新区初村镇马石泊村、经开区崮山镇、临港区西黄岚村、南海新区香水海社区,共12处。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16处书房已全部开工。其中,魏桥乡村书房作为一座以儿童视角为核心的空间体验馆,设有多功能阅读区、书籍展示区、幼儿活动区等,可满足周边区域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化活动需求,营造有温度、有灵魂、可持续的乡村书房。目前,魏桥乡村书房与桥头镇城市书房均已完成基础装修,有望于近期向公众开放。


■市民愿景


年过半百再学艺,添彩幸福新生活


“老师水平高,教学也认真负责,对我们都是手把手教,每个不够准确的动作都及时纠正过来。一个多月的学习给我带来的收获太多了。”7月27日,走出古琴音乐教室的市民刘洪庆开心地说。


两个月前,刘洪庆的一个朋友偶然向他提起,威海市群艺馆要举办一批免费面向市民的文化课,这让一心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刘洪庆动了心。通过浏览威海市群艺馆微信公众号,他决定选报一门古琴课。



“我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古琴,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这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乐器,感觉对我个人修身养性挺有好处。”刘洪庆说,报名成功后,他成为威海市群艺馆“群星大讲堂”艺术培训活动古琴一班的学员。


作为一名50岁的老学员,刘洪庆深感学习古琴艺术的不易。他和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课堂上认真听认真记,回家后还反复练。为此,他还专门花了5000元买了一架古琴,以巩固学习效果。


“以前看到古琴感觉挺高大上的,距离我们生活很远。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算是初步入门了,每天弹弹古琴修身养性,感觉自己的生活品位上来了。”刘洪庆说,未来,他希望能有机会继续报名参加更多公益培训项目,学到更多新技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部分图片由威海市文旅局提供)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