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更好地探索孩子的内心?阅读童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中,陈赛记录下了自己采访的童书作家对孩子、成长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自己阅读童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与感悟。年轻父母阅读,不仅能真正读懂童书并进而更懂得自己的孩子,更能经由童书找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丢失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重新发现和打量自己的人生。
《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陈赛 中信出版集团
上了小学以后,我和虫虫睡前阅读的时间在减少,但偶尔还是会拿出他最喜欢的《小熊维尼》,有一搭没一搭的读上一段。
在最后一章,克里斯托弗要离开百亩园了,他隐隐觉得他的世界要发生变化,也许未必会变得更好。
然后,他和维尼之间有一段对话——
“维尼?”
“是的,克里斯托弗。”
“我不会再做没用的事情了。”
“永远吗?”
“不那么多了,他们不让。”
维尼的脑子并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不知道克里斯托弗是在跟他分手。他也不知道,这种分别意味着他的死亡,毕竟,他只活在克里斯托弗的想象里。
以前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感到一阵酸楚。我的孩子也在渐渐地长大,一部分的他也在消失,或者说,只能永远地留在过去,那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
但最近,我发现自己常常在思考,这样的“死亡”,对克里斯托弗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成年人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虽然成长总是伴随着代价,但在我们这个极速前进、过度焦虑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被迫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里克曾经用“爱尔兰麋鹿的鹿角”来比喻这个时代的育儿焦虑——“爱尔兰麋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鹿角最大的麋鹿在性选择上占有优势,从而繁殖出更多的大鹿角麋鹿。但结果是,这些麋鹿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它们的角实在太大了。我想这样的事情正发生在中产阶级的父母身上。家长们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种现象有点太疯狂了,不过一旦开始这种循环,人们就很难从中逃脱。”
在追逐最大的鹿角的过程中,孩子们遗失的是什么?父母遗失的是什么?而我们的社会,遗失的又是什么?
美国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驱西摩尔·帕普特曾经将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从出生开始,这个婴儿就开始了学习,他通过探索、触摸、玩来学习,什么东西都塞到嘴巴里尝一尝。他们不仅学习与物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由个人驱动的学习。父母也许觉得是他们在决定孩子学些什么,但他们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在自己学习。等学会了语言之后,他们开始提问,而且只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当孩子看到一个感官经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比如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么,但他无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而只能从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就完全依赖于学校的系统,由别人来决定自己应该学什么。
按照西摩尔·帕普特的说法,对孩子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之后,你必须停止学习,转而接受“被教授”。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扼杀,被毁灭,而少数人之所以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如何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第三阶段,就是从第二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重新回到第一阶段。无论是艺术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重新像个孩子一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更多的依赖直觉与经验,而不是符号。”
西摩尔·帕普特认为技术的职责就是消灭第二阶段,如果这件事情太难,至少让孩子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变不那么突兀和粗暴,尽量保留孩子作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本能。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难道不是一样的?保护孩子作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本能,保护他们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的惊奇感,也保护他们内心最纯真、最柔软、最富有诗意的一面?
但是,怎么保护?
我相信,阅读,仍然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就像英国作家尼尔·盖曼所说的,“那些你在恰好年纪读的故事,永远不会离开你。你可能会忘记谁写了它们,或者故事叫什么名字。有时候你甚至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一个故事触动你,它会永远与你同在,萦绕在你的脑海中那些极少探访的角落。”
比起我的上一本书(《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我们”,而不只是“我”。它更多地记录了我和虫虫一起读书的时候,那些被“触动”的瞬间。我相信,那些被“触动”的瞬间,对于我们彼此人生而言,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他而言,是在我的陪伴中学会孤独,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寂静的美、怀疑的价值,或者创造的乐趣;是逐渐对一个广阔的内在宇宙有所觉察,开始发现自己的志趣或才华所在,开始探索自己生命独特的可能性……
至于我,则是在他的陪伴中学会回去,学会放下,学会尊重、等待与耐心,学会重新对这个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
关于好奇心,以色列作家奥兹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每个好故事,都像是你小时候伸手去触摸的长椅上新刷的油漆,虽然长椅上写着“油漆未干”,但孩子是不会全信的,一定要伸手去摸一摸。
奥兹说,这种好奇心最为重要。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是比没有好奇心的人更好的人。如果他能说服一个狂热分子每天早晚服用两勺好奇心,两勺幽默感,他就能当之无愧得获得一枚诺贝尔奖,不是文学奖,而是医学奖。
为什么?
因为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孤独,或者厌倦生命;不会偏执,或者陷入灵魂的自我闭锁;他们不会人云亦云,而是会倾听和想象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无论他们的人生中有怎样的苦恼或忧患变故,他们总能凭借自由灵活的心智、健康的情感,而找到一条平衡的路径。
为了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成为这样的人。(陈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如何去更好地探索孩子的内心?阅读童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中,陈赛记录下了自己采访的童书作家对孩子、成长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自己阅读童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与感悟。年轻父母阅读,不仅能真正读懂童书并进而更懂得自己的孩子,更能经由童书找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丢失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重新发现和打量自己的人生。
《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陈赛 中信出版集团
上了小学以后,我和虫虫睡前阅读的时间在减少,但偶尔还是会拿出他最喜欢的《小熊维尼》,有一搭没一搭的读上一段。
在最后一章,克里斯托弗要离开百亩园了,他隐隐觉得他的世界要发生变化,也许未必会变得更好。
然后,他和维尼之间有一段对话——
“维尼?”
“是的,克里斯托弗。”
“我不会再做没用的事情了。”
“永远吗?”
“不那么多了,他们不让。”
维尼的脑子并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不知道克里斯托弗是在跟他分手。他也不知道,这种分别意味着他的死亡,毕竟,他只活在克里斯托弗的想象里。
以前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感到一阵酸楚。我的孩子也在渐渐地长大,一部分的他也在消失,或者说,只能永远地留在过去,那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
但最近,我发现自己常常在思考,这样的“死亡”,对克里斯托弗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成年人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虽然成长总是伴随着代价,但在我们这个极速前进、过度焦虑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被迫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里克曾经用“爱尔兰麋鹿的鹿角”来比喻这个时代的育儿焦虑——“爱尔兰麋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鹿角最大的麋鹿在性选择上占有优势,从而繁殖出更多的大鹿角麋鹿。但结果是,这些麋鹿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它们的角实在太大了。我想这样的事情正发生在中产阶级的父母身上。家长们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种现象有点太疯狂了,不过一旦开始这种循环,人们就很难从中逃脱。”
在追逐最大的鹿角的过程中,孩子们遗失的是什么?父母遗失的是什么?而我们的社会,遗失的又是什么?
美国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驱西摩尔·帕普特曾经将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从出生开始,这个婴儿就开始了学习,他通过探索、触摸、玩来学习,什么东西都塞到嘴巴里尝一尝。他们不仅学习与物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由个人驱动的学习。父母也许觉得是他们在决定孩子学些什么,但他们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在自己学习。等学会了语言之后,他们开始提问,而且只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当孩子看到一个感官经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比如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么,但他无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而只能从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就完全依赖于学校的系统,由别人来决定自己应该学什么。
按照西摩尔·帕普特的说法,对孩子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之后,你必须停止学习,转而接受“被教授”。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扼杀,被毁灭,而少数人之所以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如何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第三阶段,就是从第二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重新回到第一阶段。无论是艺术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重新像个孩子一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更多的依赖直觉与经验,而不是符号。”
西摩尔·帕普特认为技术的职责就是消灭第二阶段,如果这件事情太难,至少让孩子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变不那么突兀和粗暴,尽量保留孩子作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本能。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难道不是一样的?保护孩子作为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本能,保护他们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的惊奇感,也保护他们内心最纯真、最柔软、最富有诗意的一面?
但是,怎么保护?
我相信,阅读,仍然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就像英国作家尼尔·盖曼所说的,“那些你在恰好年纪读的故事,永远不会离开你。你可能会忘记谁写了它们,或者故事叫什么名字。有时候你甚至忘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一个故事触动你,它会永远与你同在,萦绕在你的脑海中那些极少探访的角落。”
比起我的上一本书(《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我们”,而不只是“我”。它更多地记录了我和虫虫一起读书的时候,那些被“触动”的瞬间。我相信,那些被“触动”的瞬间,对于我们彼此人生而言,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他而言,是在我的陪伴中学会孤独,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寂静的美、怀疑的价值,或者创造的乐趣;是逐渐对一个广阔的内在宇宙有所觉察,开始发现自己的志趣或才华所在,开始探索自己生命独特的可能性……
至于我,则是在他的陪伴中学会回去,学会放下,学会尊重、等待与耐心,学会重新对这个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
关于好奇心,以色列作家奥兹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每个好故事,都像是你小时候伸手去触摸的长椅上新刷的油漆,虽然长椅上写着“油漆未干”,但孩子是不会全信的,一定要伸手去摸一摸。
奥兹说,这种好奇心最为重要。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是比没有好奇心的人更好的人。如果他能说服一个狂热分子每天早晚服用两勺好奇心,两勺幽默感,他就能当之无愧得获得一枚诺贝尔奖,不是文学奖,而是医学奖。
为什么?
因为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孤独,或者厌倦生命;不会偏执,或者陷入灵魂的自我闭锁;他们不会人云亦云,而是会倾听和想象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无论他们的人生中有怎样的苦恼或忧患变故,他们总能凭借自由灵活的心智、健康的情感,而找到一条平衡的路径。
为了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成为这样的人。(陈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