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广西大新板价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共谱民族团结新篇

时间:2022-09-06来源:中国青年网点击量:425

中国青年网崇左9月5日电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屯,“短衣壮”族人世世代代在此生活。作为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八旬老人农廷兴,一直致力于壮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农廷兴介绍,“短衣壮”服饰是壮族“黑衣壮”的细分支系,服饰以妇女的短衣长裙为主要特色,即上衣短紧,下裙宽长。除了短衣长裙外,其头帕也相当具有特色,它是由一条蓝、白相间或绣有红、黄、白、黑等色的花锦头巾制作而成,花纹图案精美。这样的打扮不仅让村民显得秀丽潇洒,而且短紧的上衣还方便日常劳作。在当地政府和农廷兴等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大新宝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老人看来,传承服饰制作技艺,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着“短衣壮”文化几代人的记忆,更在于教育当地群众互帮互助,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对于今后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农廷兴表示,将会把他精心整理的全部书籍资料无偿捐赠,为“短衣壮”服饰技艺的传承奋斗终生,让乡亲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农廷兴。



“短衣壮”民俗艺术团演出。



“短衣壮”民俗艺术团演出。



板价屯村民手工打糍粑。



板价屯村民手工打糍粑。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广西大新板价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共谱民族团结新篇

时间:2022-09-06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崇左9月5日电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屯,“短衣壮”族人世世代代在此生活。作为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八旬老人农廷兴,一直致力于壮族服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农廷兴介绍,“短衣壮”服饰是壮族“黑衣壮”的细分支系,服饰以妇女的短衣长裙为主要特色,即上衣短紧,下裙宽长。除了短衣长裙外,其头帕也相当具有特色,它是由一条蓝、白相间或绣有红、黄、白、黑等色的花锦头巾制作而成,花纹图案精美。这样的打扮不仅让村民显得秀丽潇洒,而且短紧的上衣还方便日常劳作。在当地政府和农廷兴等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大新宝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老人看来,传承服饰制作技艺,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着“短衣壮”文化几代人的记忆,更在于教育当地群众互帮互助,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对于今后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农廷兴表示,将会把他精心整理的全部书籍资料无偿捐赠,为“短衣壮”服饰技艺的传承奋斗终生,让乡亲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农廷兴。



“短衣壮”民俗艺术团演出。



“短衣壮”民俗艺术团演出。



板价屯村民手工打糍粑。



板价屯村民手工打糍粑。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