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隐入尘埃》:泪是感性的,生活是真实的

时间:2022-09-08来源:神州翰林院点击量:634

最近《隐入尘埃》这部电影很火,我带女朋友看了两遍,期间她哭的稀里哗啦的,她非常确定那是她发自内心的善良,我没有哭,毕竟我是个男人。散场后我发现我的电动车被偷了,我哭的比她还伤心,我平复了情绪问她: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她眼含热泪说道:18.8万一分都不能少。我不禁感叹到,电影终究是电影,泪是感性的,生活是真实的。这部源于农村题材的真实,让我感触极深,我有一种感觉,生活的境遇,有时就像是一张阴沉的壁毯,上面绣着一种模糊不清的图案。生来就没被温暖过的人,一直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真的只有要有一丝丝希望,看到一点点光明,他们就会像野草一般顽强地活下去。

电影中有个片段让我很熟悉,“有铁”为了盖一栋自己的房子,自己和泥巴,做土砖坯,一环一环的摆好砖坯,真是太真实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和外公,也是这样子像两只勤劳的燕子一般,在村尾一个水塘边上,那里有土有水,他们两个就在那里一点点和泥巴,一点点做砖坯。只是不像“有铁”做的土砖坯那么大块,他们做的是砖头,小一些,两层的木匣子,用力把泥巴块摔进去,压实,再用中间一根铁丝做成的切砖器,在两层木匣子中间这么一拉,就有了两块砖,力量大些的一次可以做三四块。然后再撒上一层灰,把它们平整地倒出来放地面上待阳光把它们晒干。也有好多次,大雨突如其来,外婆就扯着嗓门喊:“老头子,快些回来,盖砖咯!"整个村里都能听到,村里的其他人冷漠倒是没有那么冷漠,但凡能搭把手的也都会去搭把手,不管白天黑夜,大伙用大块的薄膜布、油布覆盖上宝贝般的土疙瘩块。那些土疙瘩子就是他们的新房子,也是他们儿子结婚的指望。这些土砖泥块经过三四十天的暴晒,就开始建烧砖的砖窑,一层一层垒,一层砖一层土一层煤,垒起来就像一座圆形的城堡。看着很是雄伟壮观。在这些土砖泥块放进窑里后,经过一两个月的火烧,就变成了红通通硬邦邦的红砖了。接下来,又要把一个个红砖头从砖窑里拆出来,有的在烧的过程中还粘连在一起,得一个一个仔细敲开。纯人力的年代,辛苦可想而知,我想外婆的驼背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弯的。外婆当时建的那个红砖房是村里最大、样式最好看的楼房了,也因此楼房,舅舅顺利娶了貌美如花的舅妈。到如今,外公走了,那栋楼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只有外婆乘凉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房前

多少年过去了,我再也看不到外婆做砖、烧砖窑的场景,那圆形的城堡再也不会重现了舅舅家的房子还是伟岸地矗立着,这仅仅是通过人的双手,建造出那样坚固而又高大的房子,那也是他们为了生活做过最大努力的证明。有一天,我们也会把这些都忘记,渐渐地没有人再见过一块砖是如何从泥巴和水里长出来!就像马海曲干所说“既然生如蝼蚁,命如蜉蝣,那便隐入尘埃吧,回归到土地里去”......

 微信图片_20220620144515.jpg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隐入尘埃》:泪是感性的,生活是真实的

时间:2022-09-08来源:神州翰林院

最近《隐入尘埃》这部电影很火,我带女朋友看了两遍,期间她哭的稀里哗啦的,她非常确定那是她发自内心的善良,我没有哭,毕竟我是个男人。散场后我发现我的电动车被偷了,我哭的比她还伤心,我平复了情绪问她: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她眼含热泪说道:18.8万一分都不能少。我不禁感叹到,电影终究是电影,泪是感性的,生活是真实的。这部源于农村题材的真实,让我感触极深,我有一种感觉,生活的境遇,有时就像是一张阴沉的壁毯,上面绣着一种模糊不清的图案。生来就没被温暖过的人,一直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真的只有要有一丝丝希望,看到一点点光明,他们就会像野草一般顽强地活下去。

电影中有个片段让我很熟悉,“有铁”为了盖一栋自己的房子,自己和泥巴,做土砖坯,一环一环的摆好砖坯,真是太真实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和外公,也是这样子像两只勤劳的燕子一般,在村尾一个水塘边上,那里有土有水,他们两个就在那里一点点和泥巴,一点点做砖坯。只是不像“有铁”做的土砖坯那么大块,他们做的是砖头,小一些,两层的木匣子,用力把泥巴块摔进去,压实,再用中间一根铁丝做成的切砖器,在两层木匣子中间这么一拉,就有了两块砖,力量大些的一次可以做三四块。然后再撒上一层灰,把它们平整地倒出来放地面上待阳光把它们晒干。也有好多次,大雨突如其来,外婆就扯着嗓门喊:“老头子,快些回来,盖砖咯!"整个村里都能听到,村里的其他人冷漠倒是没有那么冷漠,但凡能搭把手的也都会去搭把手,不管白天黑夜,大伙用大块的薄膜布、油布覆盖上宝贝般的土疙瘩块。那些土疙瘩子就是他们的新房子,也是他们儿子结婚的指望。这些土砖泥块经过三四十天的暴晒,就开始建烧砖的砖窑,一层一层垒,一层砖一层土一层煤,垒起来就像一座圆形的城堡。看着很是雄伟壮观。在这些土砖泥块放进窑里后,经过一两个月的火烧,就变成了红通通硬邦邦的红砖了。接下来,又要把一个个红砖头从砖窑里拆出来,有的在烧的过程中还粘连在一起,得一个一个仔细敲开。纯人力的年代,辛苦可想而知,我想外婆的驼背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弯的。外婆当时建的那个红砖房是村里最大、样式最好看的楼房了,也因此楼房,舅舅顺利娶了貌美如花的舅妈。到如今,外公走了,那栋楼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只有外婆乘凉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房前

多少年过去了,我再也看不到外婆做砖、烧砖窑的场景,那圆形的城堡再也不会重现了舅舅家的房子还是伟岸地矗立着,这仅仅是通过人的双手,建造出那样坚固而又高大的房子,那也是他们为了生活做过最大努力的证明。有一天,我们也会把这些都忘记,渐渐地没有人再见过一块砖是如何从泥巴和水里长出来!就像马海曲干所说“既然生如蝼蚁,命如蜉蝣,那便隐入尘埃吧,回归到土地里去”......

 微信图片_20220620144515.jpg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