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的针法和技法有20多种,王爱华目前一共掌握了9种,还处于初学阶段。图片由本人提供
2022年7月21日-24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王爱华向参会嘉宾介绍彭水苗绣。图片由本人提供
在8月底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今年刚刚从重庆工商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的王爱华,在彭水苗绣的展位旁,不断向被苗绣服饰吸引过来的人们推介“彭水苗绣”,“很多人只知贵州苗绣,不了解彭水苗绣,每一次宣讲,看展的人就会对彭水苗绣多一分了解。”
王爱华的母亲李绍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彭水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跟随母亲从重庆来到济南参展,展会上各种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融合的创新产品,让王爱华眼界大开,“单单是刺绣这一类传统手工艺,就衍生出了水杯、扇子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此次参展,她收获了对传统非遗进行年轻化创造的灵感,也坚定了“接力”彭水苗绣传承的信心。
此前,某国际钻石珠宝品牌启动苗绣项目,这样的跨界创作让王爱华眼前一亮,“珠宝设计与苗绣经典纹样相结合,对蝴蝶图腾的元素运用得很新颖,感觉挺震撼的,跨界融合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苗绣可尝试的创意非常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青年传承者守住非遗根脉
作为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重庆彭水被称为“中国的苗乡”,以苗歌、苗绣、苗艺等为代表的苗族文化悠远流长,在此传承至今。这其中,彭水苗绣作为苗族的传统手工艺术,以色彩艳丽,纹样丰富,工艺考究而著称。在当地,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亲手绣制一套嫁妆,以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这里的苗族女孩,记忆中都有苗绣的印记。妈妈穿针引线,娴熟地绣鞋垫、小花包,年幼的女孩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妈妈一边绣一边教给孩子们针法。这门传统技艺就这样世代相传。作为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李绍玉8岁时就跟随母亲学习苗绣,苗绣好似苗家女孩的必备技能。小时候的王爱华也经常帮妈妈李绍玉穿针引线,看她刺绣。再大一点,李绍玉便教女儿一些苗绣绣法。但由于贪玩,三分钟热度一过,王爱华就偷偷开溜,“没少因为这挨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爱华笑着说。
王爱华幼时很喜欢画画,父母看她痴迷,便专门送她学习绘画。“妈妈平日里就让我给她创作画稿,设计苗绣图案,从花草虫鱼,到龙凤麒麟,我自己学着配色”。
随着绘画功底的提升,王爱华对苗绣的色彩与纹样有了更深的领悟,“苗绣姑娘把生活里见到的东西,都绣在自己的衣服上,绣山绣水,不会重复。”王爱华说,苗绣最为独特的魅力,是绣娘们会对眼中的万事万物再创造,每一件苗绣都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搭配也很是大胆,“整个画面既夸张又和谐,立体感、层次感极强。”
在王爱华看来,随着国潮的兴起,华服在青少年群体中大火,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苗绣也可以“热”起来,“我觉得苗绣具有非常浪漫的情怀,与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值得去挖掘。”王爱华希望从优秀的原创设计入手,打破彭水苗绣的发展局限,通过年轻态的产品将彭水苗绣传承下去。
父母带着乡亲“绣”出乡村振兴路
2011年,王爱华的父母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绣”非遗文化为主的刺绣工艺品开发公司。李绍玉夫妇主营的苗绣业务,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增收”,通过“公司+培训+农户”的经营模式,十年间在彭水县各个乡镇开展手工刺绣培训2000余人次,解决居家就业近千人,尤其是当地留守妇女,通过彭水苗绣,她们有了在社会上大展身手的空间。
在彭水,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留守在家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是很多人的共识。结婚生子后,接送孩子放学、做家务成为留守妇女的日常。看到这种情况,一开始王爱华的父亲王光荣就把鞋垫、香包等材料发给一些留守妇女,按件结算。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闻讯而来,表示想做这样的“零时工”。在她们看来,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增收,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与此同时,李绍玉开展免费苗绣培训,在当地人社、文旅、妇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走进一个又一个乡镇,“(学员)肯定是非常喜欢苗绣,而且也会以贫困户为主,都是经过筛选的”。经过李绍玉等老师傅的培训,学员可以把原材料半成品拿回去,在家完成制作,只要定点定时交货就行。如今,李绍玉的免费培训深入到彭水的多个村庄,参与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士越来越多,固定的苗绣教学点,在教授针法技艺的同时,也让老乡们实现了“家门口增收”。
从留守妇女照顾孩子的需求出发,居家就业让更多的留守妇女愿意参与其中。绣娘王天琴说:“做这个(苗绣)也能带小孩,自己又喜欢绣这些东西,还能给家里减负。”一位苗族老奶奶每年都从李绍玉这边领取几千元的工钱,对她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在家可以带孙子,忙时种庄稼,闲的时候还可以做苗绣,非常自由”。
非遗活化,要和现代生活有连接
“苗绣的图案是非常有特色的,无论是一只鸟,还是一头牛,都是和民族文化有关,是有故事的。”李绍玉坚信传统苗绣的力量,但如今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难题,“我们要真正做传统的那些东西吧,年轻人不喜欢;但如果去掉传统的元素,就又偏离了主题。”她深感传统苗绣创新融合发展的急迫性。
李绍玉希望女儿的加入,让公司多一些年轻色彩,让彭水苗绣赢得更多的青年消费群体。
在外人眼中,母亲李绍玉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领头人;在王爱华眼中,长期以来,父母都在为苗绣的发展而奔波,他们经常在厂子里为订单忙到半夜,无暇照顾家庭,年幼的孩子甚至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王爱华也深知母亲这份期待与厚望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此前王爱华对苗绣的认知还停留在“刺绣”这个简单的手工艺,随着了解愈来愈深入,她开始真正领悟到苗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王爱华说,苗族历史上迁徙无定,没有自己的文字,苗绣作为绣在服饰上的图文,成为一种随身携带的象征,“苗绣成了承载族群集体记忆的载体,在文化研究上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苗族历史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
关于彭水苗绣未来的发展方向,她有着清晰规划:保留吸收传统苗绣中的民族元素,通过提炼、升华,完成创新设计,制作出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包括苗绣文创产品的研发、苗族服饰的设计,都要符合现代审美,这样才能获得大众认可,进一步宣传非遗文化,从而推动彭水苗绣的持续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化,要和现代生活有连接,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只靠若干个匠人用最古老的方式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生命力就会奄奄一息。”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展陈设计部主任陈继东认为,创新发展非遗一定要尊重其原创性和艺术价值。传统作为一股稳定和持久的力量,是现代性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我们需要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让现代人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重构传统。
北京大学人类文化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讲师丁岩妍指出,对苗绣而言,在针法、图案、设计这些呈现方式背后,更需要探究的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些技艺的形式”。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时,手工技艺或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意涵,才是一切创意的起点与最终落脚点。丁岩妍说,我们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从多个层面丰富提升其文化价值,而后再努力尝试将这种技艺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苗绣的针法和技法有20多种,王爱华目前一共掌握了9种,还处于初学阶段。图片由本人提供
2022年7月21日-24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王爱华向参会嘉宾介绍彭水苗绣。图片由本人提供
在8月底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今年刚刚从重庆工商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的王爱华,在彭水苗绣的展位旁,不断向被苗绣服饰吸引过来的人们推介“彭水苗绣”,“很多人只知贵州苗绣,不了解彭水苗绣,每一次宣讲,看展的人就会对彭水苗绣多一分了解。”
王爱华的母亲李绍玉,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彭水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跟随母亲从重庆来到济南参展,展会上各种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融合的创新产品,让王爱华眼界大开,“单单是刺绣这一类传统手工艺,就衍生出了水杯、扇子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此次参展,她收获了对传统非遗进行年轻化创造的灵感,也坚定了“接力”彭水苗绣传承的信心。
此前,某国际钻石珠宝品牌启动苗绣项目,这样的跨界创作让王爱华眼前一亮,“珠宝设计与苗绣经典纹样相结合,对蝴蝶图腾的元素运用得很新颖,感觉挺震撼的,跨界融合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苗绣可尝试的创意非常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青年传承者守住非遗根脉
作为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重庆彭水被称为“中国的苗乡”,以苗歌、苗绣、苗艺等为代表的苗族文化悠远流长,在此传承至今。这其中,彭水苗绣作为苗族的传统手工艺术,以色彩艳丽,纹样丰富,工艺考究而著称。在当地,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亲手绣制一套嫁妆,以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这里的苗族女孩,记忆中都有苗绣的印记。妈妈穿针引线,娴熟地绣鞋垫、小花包,年幼的女孩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妈妈一边绣一边教给孩子们针法。这门传统技艺就这样世代相传。作为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李绍玉8岁时就跟随母亲学习苗绣,苗绣好似苗家女孩的必备技能。小时候的王爱华也经常帮妈妈李绍玉穿针引线,看她刺绣。再大一点,李绍玉便教女儿一些苗绣绣法。但由于贪玩,三分钟热度一过,王爱华就偷偷开溜,“没少因为这挨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爱华笑着说。
王爱华幼时很喜欢画画,父母看她痴迷,便专门送她学习绘画。“妈妈平日里就让我给她创作画稿,设计苗绣图案,从花草虫鱼,到龙凤麒麟,我自己学着配色”。
随着绘画功底的提升,王爱华对苗绣的色彩与纹样有了更深的领悟,“苗绣姑娘把生活里见到的东西,都绣在自己的衣服上,绣山绣水,不会重复。”王爱华说,苗绣最为独特的魅力,是绣娘们会对眼中的万事万物再创造,每一件苗绣都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搭配也很是大胆,“整个画面既夸张又和谐,立体感、层次感极强。”
在王爱华看来,随着国潮的兴起,华服在青少年群体中大火,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苗绣也可以“热”起来,“我觉得苗绣具有非常浪漫的情怀,与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值得去挖掘。”王爱华希望从优秀的原创设计入手,打破彭水苗绣的发展局限,通过年轻态的产品将彭水苗绣传承下去。
父母带着乡亲“绣”出乡村振兴路
2011年,王爱华的父母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绣”非遗文化为主的刺绣工艺品开发公司。李绍玉夫妇主营的苗绣业务,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增收”,通过“公司+培训+农户”的经营模式,十年间在彭水县各个乡镇开展手工刺绣培训2000余人次,解决居家就业近千人,尤其是当地留守妇女,通过彭水苗绣,她们有了在社会上大展身手的空间。
在彭水,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留守在家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是很多人的共识。结婚生子后,接送孩子放学、做家务成为留守妇女的日常。看到这种情况,一开始王爱华的父亲王光荣就把鞋垫、香包等材料发给一些留守妇女,按件结算。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闻讯而来,表示想做这样的“零时工”。在她们看来,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增收,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与此同时,李绍玉开展免费苗绣培训,在当地人社、文旅、妇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走进一个又一个乡镇,“(学员)肯定是非常喜欢苗绣,而且也会以贫困户为主,都是经过筛选的”。经过李绍玉等老师傅的培训,学员可以把原材料半成品拿回去,在家完成制作,只要定点定时交货就行。如今,李绍玉的免费培训深入到彭水的多个村庄,参与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士越来越多,固定的苗绣教学点,在教授针法技艺的同时,也让老乡们实现了“家门口增收”。
从留守妇女照顾孩子的需求出发,居家就业让更多的留守妇女愿意参与其中。绣娘王天琴说:“做这个(苗绣)也能带小孩,自己又喜欢绣这些东西,还能给家里减负。”一位苗族老奶奶每年都从李绍玉这边领取几千元的工钱,对她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在家可以带孙子,忙时种庄稼,闲的时候还可以做苗绣,非常自由”。
非遗活化,要和现代生活有连接
“苗绣的图案是非常有特色的,无论是一只鸟,还是一头牛,都是和民族文化有关,是有故事的。”李绍玉坚信传统苗绣的力量,但如今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难题,“我们要真正做传统的那些东西吧,年轻人不喜欢;但如果去掉传统的元素,就又偏离了主题。”她深感传统苗绣创新融合发展的急迫性。
李绍玉希望女儿的加入,让公司多一些年轻色彩,让彭水苗绣赢得更多的青年消费群体。
在外人眼中,母亲李绍玉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领头人;在王爱华眼中,长期以来,父母都在为苗绣的发展而奔波,他们经常在厂子里为订单忙到半夜,无暇照顾家庭,年幼的孩子甚至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王爱华也深知母亲这份期待与厚望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此前王爱华对苗绣的认知还停留在“刺绣”这个简单的手工艺,随着了解愈来愈深入,她开始真正领悟到苗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王爱华说,苗族历史上迁徙无定,没有自己的文字,苗绣作为绣在服饰上的图文,成为一种随身携带的象征,“苗绣成了承载族群集体记忆的载体,在文化研究上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苗族历史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
关于彭水苗绣未来的发展方向,她有着清晰规划:保留吸收传统苗绣中的民族元素,通过提炼、升华,完成创新设计,制作出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包括苗绣文创产品的研发、苗族服饰的设计,都要符合现代审美,这样才能获得大众认可,进一步宣传非遗文化,从而推动彭水苗绣的持续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化,要和现代生活有连接,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只靠若干个匠人用最古老的方式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生命力就会奄奄一息。”中国传媒大学文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展陈设计部主任陈继东认为,创新发展非遗一定要尊重其原创性和艺术价值。传统作为一股稳定和持久的力量,是现代性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我们需要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让现代人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重构传统。
北京大学人类文化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讲师丁岩妍指出,对苗绣而言,在针法、图案、设计这些呈现方式背后,更需要探究的是“什么东西决定了这些技艺的形式”。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活化利用时,手工技艺或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意涵,才是一切创意的起点与最终落脚点。丁岩妍说,我们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从多个层面丰富提升其文化价值,而后再努力尝试将这种技艺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