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五千年文明传承为中华民族带来坚定的文化自信

时间:2022-10-24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点击量:408

党的二十大代表、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20日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通过视频方式接受境内外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王旭东表示,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续不断的传承给予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但这种文化自信并非来源于一种“封闭的文化”,而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互动中铸造的。

2019年,曾在敦煌博物院工作28年的王旭东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非常荣幸能够为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但管理的遗产是六百年的紫禁城及其收藏的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王旭东说,故宫博物院肩负着真实完整地保护、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目前,故宫博物院已提出“四大愿景”: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在30年的文物保护经历中,王旭东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交流、合作过程中,王旭东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王旭东表示,“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背后有五千年文明连续不断的传承,这种传承给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

王旭东同时强调,这种文化自信源于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地域文化,不是封闭自己形成的文化。王旭东认为,当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也需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一切文明的成果。

据王旭东介绍,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故宫博物院将继续策划文物展览,让故宫的文物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文物走进来。目前,故宫已经策划了包括奥地利、意大利、法国以及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展览,但因为疫情尚未实现。另一方面,希望人员的交流可以实现常态化,让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能够走进故宫,来寻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也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够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

“我们希望国际同行能够在故宫博物院停留更长时间,不仅仅是几天、几周的交流,希望可以延长到3个月到1年的时间,真正作为一个研究者住在北京,每天到故宫博物院上班,与我们的学者一起就某些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交流。”王旭东说。

2022年,故宫与世界的互动又增添了一个新窗口。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7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2万人次的观众。王旭东表示,这个数字体现了香港民众对这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的喜爱,也说明他们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能够通过这些文物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王旭东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和窗口,在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仅希望透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把故宫文物进行呈现,展现故宫及其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策划一些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物对话展览。”

采访过程中,王旭东在回应台媒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未来可以共同策划一些展览。“两岸故宫可以说是亲兄弟,台北故宫的文物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王旭东说,此前两岸故宫的交流合作频繁、深入,但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些交流合作暂时中断。他相信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未来两岸故宫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学者、文物、学术等方面交流的力度。“通过这些交流,一定能推动学者间乃至两岸之间的互相理解。我非常期待早日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五千年文明传承为中华民族带来坚定的文化自信

时间:2022-10-24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党的二十大代表、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20日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通过视频方式接受境内外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王旭东表示,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续不断的传承给予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但这种文化自信并非来源于一种“封闭的文化”,而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互动中铸造的。

2019年,曾在敦煌博物院工作28年的王旭东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非常荣幸能够为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但管理的遗产是六百年的紫禁城及其收藏的上下五千年的文物,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王旭东说,故宫博物院肩负着真实完整地保护、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目前,故宫博物院已提出“四大愿景”: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在30年的文物保护经历中,王旭东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交流、合作过程中,王旭东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王旭东表示,“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背后有五千年文明连续不断的传承,这种传承给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

王旭东同时强调,这种文化自信源于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地域文化,不是封闭自己形成的文化。王旭东认为,当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也需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一切文明的成果。

据王旭东介绍,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故宫博物院将继续策划文物展览,让故宫的文物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文物走进来。目前,故宫已经策划了包括奥地利、意大利、法国以及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展览,但因为疫情尚未实现。另一方面,希望人员的交流可以实现常态化,让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能够走进故宫,来寻找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也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够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

“我们希望国际同行能够在故宫博物院停留更长时间,不仅仅是几天、几周的交流,希望可以延长到3个月到1年的时间,真正作为一个研究者住在北京,每天到故宫博物院上班,与我们的学者一起就某些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开展交流。”王旭东说。

2022年,故宫与世界的互动又增添了一个新窗口。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7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2万人次的观众。王旭东表示,这个数字体现了香港民众对这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的喜爱,也说明他们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能够通过这些文物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王旭东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和窗口,在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仅希望透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把故宫文物进行呈现,展现故宫及其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策划一些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物对话展览。”

采访过程中,王旭东在回应台媒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故宫、台北故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未来可以共同策划一些展览。“两岸故宫可以说是亲兄弟,台北故宫的文物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王旭东说,此前两岸故宫的交流合作频繁、深入,但受新冠疫情影响,这些交流合作暂时中断。他相信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未来两岸故宫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学者、文物、学术等方面交流的力度。“通过这些交流,一定能推动学者间乃至两岸之间的互相理解。我非常期待早日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