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全球大健康产业迎来“黄金期”,多款治疗性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时间:2022-11-08来源:上观新闻点击量:591

大健康产业是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增长点,在疫情之后迎来巨大机遇。世界各国(地区)聚焦关键技术布局,加速抢占发展制高点。“目前,大健康领域技术成果主要来自头部国家,科研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11月7日举行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道。


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全球大健康领域研究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部分领域产业转化度高。从2017年到2021年,全球科研人员在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筛查与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管理和公共卫生等5个大健康技术领域发文超329万篇,反映出大健康技术研究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是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传染病控制。


在大健康产业,有几个趋势已经清晰。首先,未来医学的中心是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比如,新型疫苗技术成为应对未来全球健康挑战的有力武器。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治疗性疫苗特异性强、作用时间持久,已有多款治疗性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其次,疾病诊断向精准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测序技术是疾病精准诊断的基石,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并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实现基因与疾病、用药的关联,帮助临床为不同个体提供精确的疾病预防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方式。


第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赋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快速监测传染病,并集成疾病监测与响应程序,快速响应。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驱动药物研发模式发生变革,还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中国在大健康的各个主要方面具有较高活跃度,但研究效率有待提升。”潘教峰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专家发布的大健康产业相关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三名,但是篇均被引用频次排名相对靠后。在成果转化方面,中国在补充及替代治疗、生物治疗、手术治疗领域的成果转化贡献较为显著。


报告认为,中国应进一步细化落实对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环境和预防疫苗等相关研究的部署;以增进健康为导向,加强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推进科技创新、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融合;加快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研究,着力开发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准确性、自动化、智能化、便携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就拿药物来说,我国研制的许多新药效果很好,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但是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还是来自国外。国外做的是0到1、1到2的研发,我国还是停留在3到5、5到8的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认为,在大健康产业里,我国仍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全球大健康产业迎来“黄金期”,多款治疗性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时间:2022-11-08来源:上观新闻

大健康产业是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增长点,在疫情之后迎来巨大机遇。世界各国(地区)聚焦关键技术布局,加速抢占发展制高点。“目前,大健康领域技术成果主要来自头部国家,科研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11月7日举行的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大健康研究和转化发展态势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道。


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全球大健康领域研究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部分领域产业转化度高。从2017年到2021年,全球科研人员在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疾病筛查与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管理和公共卫生等5个大健康技术领域发文超329万篇,反映出大健康技术研究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热点。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是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传染病控制。


在大健康产业,有几个趋势已经清晰。首先,未来医学的中心是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比如,新型疫苗技术成为应对未来全球健康挑战的有力武器。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治疗性疫苗特异性强、作用时间持久,已有多款治疗性疫苗进入临床阶段。


其次,疾病诊断向精准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测序技术是疾病精准诊断的基石,新一代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并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实现基因与疾病、用药的关联,帮助临床为不同个体提供精确的疾病预防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方式。


第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赋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快速监测传染病,并集成疾病监测与响应程序,快速响应。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驱动药物研发模式发生变革,还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中国在大健康的各个主要方面具有较高活跃度,但研究效率有待提升。”潘教峰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专家发布的大健康产业相关论文数量均居世界前三名,但是篇均被引用频次排名相对靠后。在成果转化方面,中国在补充及替代治疗、生物治疗、手术治疗领域的成果转化贡献较为显著。


报告认为,中国应进一步细化落实对科学运动、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环境和预防疫苗等相关研究的部署;以增进健康为导向,加强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推进科技创新、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融合;加快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研究,着力开发用于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准确性、自动化、智能化、便携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就拿药物来说,我国研制的许多新药效果很好,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但是药物靶点的作用机制还是来自国外。国外做的是0到1、1到2的研发,我国还是停留在3到5、5到8的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认为,在大健康产业里,我国仍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