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日晚播出的《艺览吾“遗”》节目中,李佳明、张宇、孟子义、郑业成4位非遗寻访人来到吉林,体验非遗技艺、聆听非遗故事,以形式新颖、年轻化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匠心延续文化沉淀,创新焕发时代色彩
非遗技艺传承千年延续下来的不仅是一门简单的手艺,更是无数匠人在千百次经验捶打后总结出的艺术结晶和文化脉络,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
在6月播出的《艺览吾“遗”》特别节目中,非遗寻访人在北京古北水镇亲身体验了京西皮影戏、古法扎染、木版水印、宫灯制作等非遗技艺,并通过感知与再设计,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节目播出当天相关话题微博总阅读量累计破亿,《苍黄》《中国缘》等非遗创演秀收获全网众多好评:“节目的创造力想象力太绝了”、“传承非遗技艺任重道远”、“能在电视上集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很值得的事情”。国内外主流媒体也纷纷转赞,节目在世界华人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而这一次,节目走进了吉林,4位寻访人来到关东泥人张的工作室,观摩了冰车、灶台、滑雪、钓鱼等一系列泥塑作品,这些带着长白山脚下风土人情的泥人,或粗狂豪放,或细腻写实,共同点是脸上都洋溢着开朗热情、定格幸福的快乐。传承人张金东不仅讲述了传承中的故事,还带寻访人亲自体验,近距离感受了那些蕴含在传统非遗技艺中的精神魅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关东泥人张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要以“人”为核心,思考如何将非遗破圈传承。长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家族式、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效率低且常会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新时代非遗有了更广阔的传承道路,即张金东说的“普遍传承”,他介绍现在泥塑手艺已经进入学校和多个工作室,以提起大众兴趣的方式,将小爱化为大爱,让经典薪火相传。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具备匠人之心、创新之意。如果我们一直照搬祖宗传给我们的技艺、习俗或者文化,就不能在这个时代当中有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发扬。只有进取和创新,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纳。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关东内画
与泥塑第三代传人将自己生活中的“大棉袄、二棉裤”融入艺术不同,张金东的外孙作为零零后,显然对流行风向标有着更敏锐的体悟。他将泥塑捏成萌版的小动物,都被姥爷张金东“卖光了”,贴近年轻人审美的作品有着更好的销量,也带着本时代的元素色彩和印记,是对非遗的时代性创新。
传承守护,探索创新,通过非遗人的讲述,观众在栩栩如生的泥塑中体味匠人本心的深厚积淀。在实际体验中,了解传统非遗技艺是如何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做到活态传承。
延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刀画
探寻非遗技艺精髓,多元舞台创国潮新态势
地域承载文明,留住文化根脉。本次4位非遗寻访人来到拥有一百三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长春,近距离学习和体验了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老怀德满族剪纸、关东内画、芦苇画、张氏布贴画、民间刀画等多项非遗项目,体味到了东方文明的深厚积淀。
秉持着“让非遗‘活’起来,就是最好的传承”的理念,《艺览吾“遗”》开设了创演秀环节,将非遗元素与新时代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进行文艺表达的创新再设计,旨在掀起国潮新态势。以泥塑为主题的《非“泥”不可》,将泥人以动画和评书的形式呈现,讲述了从六七十年代农家院标配的稻草屋、矮院墙、苞米仓、酸菜缸,到现在音箱洗碗机,清一色智能家居的生活变迁。同时用更具现代化的眼光以把泥塑作品与年轻人热爱的街舞相结合,向观众展示着更多元、更具冲击力的非遗力量。
非遗项目秀《非“泥”不可》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回到最初的美好...”随着花滑运动员穿着冰刀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观众仿佛也跟随着歌声体验了一次东北浪漫的冰雪风情。短短的一首《稻香》,我们能看到传统冰灯冰雕、韩氏草编、查干湖鱼皮画、老怀德满族剪纸等非遗项目与现代歌曲的完美融合,传统文化与流行艺术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
《非遗和你在一起》以魔术的形式将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马头琴制作技艺、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白氏面塑等多个非遗项目联系在一起。刺绣装点中华文化、剪纸包裹民俗承载吉祥、面塑守护宝贵童真神奇的不只有魔术与手艺,还有传承千年的非遗匠心,一段奇妙旅程让观众感受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怀德满族剪纸
传承非遗技艺,不仅仅只是学会一门手艺,更让我们找到文明的源头。无论时光怎么改变,社会如何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无穷力量,始终让炎黄子孙的心紧紧相连,永不分离。当那些流淌进中国人血液中的技艺、中华文明的内核被嵌入当代的表达形式中,更多的非遗技艺、艺术将会散发出新魅力与时代价值。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在13日晚播出的《艺览吾“遗”》节目中,李佳明、张宇、孟子义、郑业成4位非遗寻访人来到吉林,体验非遗技艺、聆听非遗故事,以形式新颖、年轻化表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匠心延续文化沉淀,创新焕发时代色彩
非遗技艺传承千年延续下来的不仅是一门简单的手艺,更是无数匠人在千百次经验捶打后总结出的艺术结晶和文化脉络,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
在6月播出的《艺览吾“遗”》特别节目中,非遗寻访人在北京古北水镇亲身体验了京西皮影戏、古法扎染、木版水印、宫灯制作等非遗技艺,并通过感知与再设计,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节目播出当天相关话题微博总阅读量累计破亿,《苍黄》《中国缘》等非遗创演秀收获全网众多好评:“节目的创造力想象力太绝了”、“传承非遗技艺任重道远”、“能在电视上集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很值得的事情”。国内外主流媒体也纷纷转赞,节目在世界华人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而这一次,节目走进了吉林,4位寻访人来到关东泥人张的工作室,观摩了冰车、灶台、滑雪、钓鱼等一系列泥塑作品,这些带着长白山脚下风土人情的泥人,或粗狂豪放,或细腻写实,共同点是脸上都洋溢着开朗热情、定格幸福的快乐。传承人张金东不仅讲述了传承中的故事,还带寻访人亲自体验,近距离感受了那些蕴含在传统非遗技艺中的精神魅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关东泥人张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要以“人”为核心,思考如何将非遗破圈传承。长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家族式、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效率低且常会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新时代非遗有了更广阔的传承道路,即张金东说的“普遍传承”,他介绍现在泥塑手艺已经进入学校和多个工作室,以提起大众兴趣的方式,将小爱化为大爱,让经典薪火相传。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具备匠人之心、创新之意。如果我们一直照搬祖宗传给我们的技艺、习俗或者文化,就不能在这个时代当中有更好的传播和继承发扬。只有进取和创新,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纳。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关东内画
与泥塑第三代传人将自己生活中的“大棉袄、二棉裤”融入艺术不同,张金东的外孙作为零零后,显然对流行风向标有着更敏锐的体悟。他将泥塑捏成萌版的小动物,都被姥爷张金东“卖光了”,贴近年轻人审美的作品有着更好的销量,也带着本时代的元素色彩和印记,是对非遗的时代性创新。
传承守护,探索创新,通过非遗人的讲述,观众在栩栩如生的泥塑中体味匠人本心的深厚积淀。在实际体验中,了解传统非遗技艺是如何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做到活态传承。
延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刀画
探寻非遗技艺精髓,多元舞台创国潮新态势
地域承载文明,留住文化根脉。本次4位非遗寻访人来到拥有一百三十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长春,近距离学习和体验了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老怀德满族剪纸、关东内画、芦苇画、张氏布贴画、民间刀画等多项非遗项目,体味到了东方文明的深厚积淀。
秉持着“让非遗‘活’起来,就是最好的传承”的理念,《艺览吾“遗”》开设了创演秀环节,将非遗元素与新时代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进行文艺表达的创新再设计,旨在掀起国潮新态势。以泥塑为主题的《非“泥”不可》,将泥人以动画和评书的形式呈现,讲述了从六七十年代农家院标配的稻草屋、矮院墙、苞米仓、酸菜缸,到现在音箱洗碗机,清一色智能家居的生活变迁。同时用更具现代化的眼光以把泥塑作品与年轻人热爱的街舞相结合,向观众展示着更多元、更具冲击力的非遗力量。
非遗项目秀《非“泥”不可》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回到最初的美好...”随着花滑运动员穿着冰刀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观众仿佛也跟随着歌声体验了一次东北浪漫的冰雪风情。短短的一首《稻香》,我们能看到传统冰灯冰雕、韩氏草编、查干湖鱼皮画、老怀德满族剪纸等非遗项目与现代歌曲的完美融合,传统文化与流行艺术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
《非遗和你在一起》以魔术的形式将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马头琴制作技艺、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白氏面塑等多个非遗项目联系在一起。刺绣装点中华文化、剪纸包裹民俗承载吉祥、面塑守护宝贵童真神奇的不只有魔术与手艺,还有传承千年的非遗匠心,一段奇妙旅程让观众感受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怀德满族剪纸
传承非遗技艺,不仅仅只是学会一门手艺,更让我们找到文明的源头。无论时光怎么改变,社会如何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无穷力量,始终让炎黄子孙的心紧紧相连,永不分离。当那些流淌进中国人血液中的技艺、中华文明的内核被嵌入当代的表达形式中,更多的非遗技艺、艺术将会散发出新魅力与时代价值。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