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头条>缅怀伟人毛主席

缅怀伟人毛主席

时间:2022-12-26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点击量:466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9周年,沉重怀念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命运和国家腐朽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主席,字润之,后改润芝,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户农民家庭。小时候,主席接受的是封闭式私塾教育,常被私塾先生安排诵读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虽然毛主席经常对这些经典烂熟于心,但他内心并不喜欢这些四书五经,不过他学起来时,还是非常认真,这也使他从小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

微信图片_20221226140014.jpg

主席一生都特别爱读书,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读的越多,毛主席就越感知识的匮乏,越想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跟父亲提出想去新式学堂学习。但讲实用的父亲却认为知识够用就行,不想让他在学堂里学的太久,而是希望他尽快从学堂里走出来,去离家70里外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学成后回来帮他打理生意,继承家业。

对此,毛主席极力反抗,为了能继续求学,主席几乎动用了家里所有亲戚关系去说服父亲。最后他的父亲勉强同意他继续到湘乡县立东山高小读书。于是1910年秋天,17岁的毛主席第一次离开家乡,到离家50多里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自此也开始了主席最具传奇人生色彩的序幕,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党的一大时,毛主席已正式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读书精神,也感染了一代人学习新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也激励了无数人读书梦想!

革命年代,毛主席为了保家卫国、济世安民,动员所有的亲人投身革命,为了革命事业,毛主席的6位亲人先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分别是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妻子杨开慧,儿子毛岸英,侄子毛楚雄,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幸存的亲人没有一位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要职,曾在革命中出生入死的大弟妻子王淑兰,也仅留在故乡做宣传讲解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226140019.jpg

毛主席曾说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仰望主席满门英烈,不由感慨主席一家人的家国情怀,大爱无疆。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反动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毛主席的一生是为人民群众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成就了中国辉煌灿烂的今天!缅怀主席,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将他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新时代青年永远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风雨无阻、砥砺前行,这才是对毛主席最具时代意义的纪念,也是对毛主席思想的最好传承。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缅怀伟人毛主席

时间:2022-12-26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9周年,沉重怀念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贫穷落后命运和国家腐朽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主席,字润之,后改润芝,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户农民家庭。小时候,主席接受的是封闭式私塾教育,常被私塾先生安排诵读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虽然毛主席经常对这些经典烂熟于心,但他内心并不喜欢这些四书五经,不过他学起来时,还是非常认真,这也使他从小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

微信图片_20221226140014.jpg

主席一生都特别爱读书,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读的越多,毛主席就越感知识的匮乏,越想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跟父亲提出想去新式学堂学习。但讲实用的父亲却认为知识够用就行,不想让他在学堂里学的太久,而是希望他尽快从学堂里走出来,去离家70里外的一家米店当学徒,学成后回来帮他打理生意,继承家业。

对此,毛主席极力反抗,为了能继续求学,主席几乎动用了家里所有亲戚关系去说服父亲。最后他的父亲勉强同意他继续到湘乡县立东山高小读书。于是1910年秋天,17岁的毛主席第一次离开家乡,到离家50多里的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自此也开始了主席最具传奇人生色彩的序幕,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党的一大时,毛主席已正式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读书精神,也感染了一代人学习新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人间佳话,也激励了无数人读书梦想!

革命年代,毛主席为了保家卫国、济世安民,动员所有的亲人投身革命,为了革命事业,毛主席的6位亲人先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分别是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妻子杨开慧,儿子毛岸英,侄子毛楚雄,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幸存的亲人没有一位在中央或地方担任要职,曾在革命中出生入死的大弟妻子王淑兰,也仅留在故乡做宣传讲解工作!

微信图片_20221226140019.jpg

毛主席曾说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仰望主席满门英烈,不由感慨主席一家人的家国情怀,大爱无疆。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反动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毛主席的一生是为人民群众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成就了中国辉煌灿烂的今天!缅怀主席,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将他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新时代青年永远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风雨无阻、砥砺前行,这才是对毛主席最具时代意义的纪念,也是对毛主席思想的最好传承。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