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徐州“老八样”糕点,曾是逢年过年送礼的“主角”

时间:2023-02-14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点击量:463

江苏省徐州5000多年历史,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说,拥有汉文化遗存丰富,各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等数量众多,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商贾云集之处。悠久的历史才孕育出来徐州独特的饮食文化。

徐州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老八样”糕点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了很多品种和口味,蜜三刀、羊角蜜、酥糖、条酥、金钱饼、麻片、花生糖、老炒糖。这些老八样每一个都是徐州响当当的传统点心,在徐州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老八样”糕点曾是逢年过年送礼的“主角”,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传承,绝非那些西式点心可比。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最后一跳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度,这是她在冬奥会上第一次完成1620度动作。夺冠之后,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说,最想去吃北京烤鸭,还有红烧肉和……蜜三刀!无论是北京烤鸭还是红烧肉,大多数国人都知道,但蜜三刀?恐怕很多人闻所未闻,更别说吃过了!徐州这里可是蜜三刀的老家!谁也别争!2008年6月,徐州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不得已离开深爱的妻子。因苏武妻子祖籍在汉文化的发源地彭城郡(现徐州),妻子在苏武临走前在家中用小麦粉、白砂糖、芝麻、花生、桂花等原料制作了茶食,赠与即将离别的丈夫。

糕点类别

徐州“老八样”糕点,观之,油光晶莹,食之,外酥里软,一口下去,真是妙不可言。下面请跟随我们,一起寻觅徐州“老八样”糕点记忆深处的味道。

1、蜜三刀

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借酒相会,一天苏东坡在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酒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宝刀削铁如泥,苏轼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作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随口答曰“蜜三刀是也”。经这位大文豪加持后,蜜三刀很快就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大小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流传至今成为苏北和山东一带的名小吃。

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点名要吃“泰康号”的御膳蜜三刀,乾隆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爱题词的坏毛病又来了,亲笔手书御赐“徐州一绝,钦定贡”。意思是说,这玩意儿绝绝子,以后就定为贡品了。

2、羊角蜜

古城徐州是霸王项羽建立的楚国都城。民间传说,霸王项羽率军与汉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在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敬献给楚霸王项羽及妃子虞姬饮用,饮后顿觉神清气爽、愉悦无比,霸王大喜,把随身的镶满金银珠宝的佩剑送给牧童。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楚王宫的御用名点逐步演化成古城徐州一种著名的特产点心。因为它的形状像绵羊头顶上的那两只犄角,又加上里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调制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所以叫羊角蜜!

3、麻片

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用白芝麻、绵白糖、饴糖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虽然产地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说,麻片的的确确是咱们老徐州的特产。       

4、条酥

与现在大街小巷上卖的桃酥不同,徐州的条酥要硬上一些,故而条酥能保持一条条的形状,吃起来的口感也更佳酥脆一些,绝不会像桃酥那样软塌塌的,也不会像桃酥那样塞牙。清爽可口,香甜酥松,入口易化,滋味纯正。

5、桂花酥糖

从前每年正月十六日为黄楼庙会,赶会的人以妇女居多,所以有“苏姑香火满黄楼,有女如云拥陌头”的诗句来描绘黄楼庙会的盛况,赶会的人们争相购买“白麻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桂花酥糖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制作而成,每一包都是萌萌哒的方形。桂花酥糖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不过用热水冲饮的那种混合着蜂蜜、芝麻与麦芽糖浓浓的口感真的是人间美味。

6、蜜制蜂糕

唐朝贞观年间,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里节度使时,有宠妾关盼盼,烹饪女红,音乐歌舞无所不能,尤其是关盼盼擅用面筋,蜂蜜,麻油,果料制作一种蜜制蜂糕作日常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姿色动人,深得张尚书的喜爱。张特为关盼盼独选一楼,名曰:“燕子楼”。后来张建封病故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多年,闭阁焚香,坐诵佛经。其侍女将蜜制蜂糕的制法传至民间,徐州百姓争相仿制,成为一道名点。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都到过徐州“燕子楼”并有名诗题咏,随之燕子楼声名大振,蜜制蜂糕因而也成为历往千年而不衰的名特糕点。

7、花生糖

又名长生果,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其中含有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增强记忆力有良好的作用。徐州地处黄淮平原,黄河故道的土质特别适宜优质花生的生长。徐州民间很早就流传用熟花生仁,麦芽糖制作花生糖,因其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

8、绿豆酥

主要原料是煮熟的绿豆粉或小麦粉、 植物油(芝麻油)、绵白糖、桂花糖等。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三、传承意义及其价值

北方糕点多雄壮大气,南方糕点多精巧雅致。一个偏北的城市,一个无辣不欢的城市,点心却像南方以甜食为主,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足够说明徐州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久远,盈满了中华和合之魂,也是我国糕点艺术的宝贵遗产。

岁月荏苒,徐州“老八样”糕点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创新,每样点心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文化记忆,依旧让人能从那一方小小的茶食中窥见徐州人的才与情。如今,在西式糕点的冲击下,徐州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和传承,守护着徐州人的记忆,让徐州的美食点心能有发扬光大!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徐州“老八样”糕点,曾是逢年过年送礼的“主角”

时间:2023-02-14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

江苏省徐州5000多年历史,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素有五省通衢之说,拥有汉文化遗存丰富,各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等数量众多,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商贾云集之处。悠久的历史才孕育出来徐州独特的饮食文化。

徐州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老八样”糕点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了很多品种和口味,蜜三刀、羊角蜜、酥糖、条酥、金钱饼、麻片、花生糖、老炒糖。这些老八样每一个都是徐州响当当的传统点心,在徐州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老八样”糕点曾是逢年过年送礼的“主角”,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和传承,绝非那些西式点心可比。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最后一跳秀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620度,这是她在冬奥会上第一次完成1620度动作。夺冠之后,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说,最想去吃北京烤鸭,还有红烧肉和……蜜三刀!无论是北京烤鸭还是红烧肉,大多数国人都知道,但蜜三刀?恐怕很多人闻所未闻,更别说吃过了!徐州这里可是蜜三刀的老家!谁也别争!2008年6月,徐州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不得已离开深爱的妻子。因苏武妻子祖籍在汉文化的发源地彭城郡(现徐州),妻子在苏武临走前在家中用小麦粉、白砂糖、芝麻、花生、桂花等原料制作了茶食,赠与即将离别的丈夫。

糕点类别

徐州“老八样”糕点,观之,油光晶莹,食之,外酥里软,一口下去,真是妙不可言。下面请跟随我们,一起寻觅徐州“老八样”糕点记忆深处的味道。

1、蜜三刀

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借酒相会,一天苏东坡在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酒酣之时,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看到宝刀削铁如泥,苏轼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作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这种糕点油润金黄,表面上亦有浮切的三痕,随口答曰“蜜三刀是也”。经这位大文豪加持后,蜜三刀很快就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大小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流传至今成为苏北和山东一带的名小吃。

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点名要吃“泰康号”的御膳蜜三刀,乾隆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爱题词的坏毛病又来了,亲笔手书御赐“徐州一绝,钦定贡”。意思是说,这玩意儿绝绝子,以后就定为贡品了。

2、羊角蜜

古城徐州是霸王项羽建立的楚国都城。民间传说,霸王项羽率军与汉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在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敬献给楚霸王项羽及妃子虞姬饮用,饮后顿觉神清气爽、愉悦无比,霸王大喜,把随身的镶满金银珠宝的佩剑送给牧童。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楚王宫的御用名点逐步演化成古城徐州一种著名的特产点心。因为它的形状像绵羊头顶上的那两只犄角,又加上里面是蜂蜜加糖等料调制的糖稀,味道香香甜甜,所以叫羊角蜜!

3、麻片

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用白芝麻、绵白糖、饴糖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虽然产地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说,麻片的的确确是咱们老徐州的特产。       

4、条酥

与现在大街小巷上卖的桃酥不同,徐州的条酥要硬上一些,故而条酥能保持一条条的形状,吃起来的口感也更佳酥脆一些,绝不会像桃酥那样软塌塌的,也不会像桃酥那样塞牙。清爽可口,香甜酥松,入口易化,滋味纯正。

5、桂花酥糖

从前每年正月十六日为黄楼庙会,赶会的人以妇女居多,所以有“苏姑香火满黄楼,有女如云拥陌头”的诗句来描绘黄楼庙会的盛况,赶会的人们争相购买“白麻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桂花酥糖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制作而成,每一包都是萌萌哒的方形。桂花酥糖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不过用热水冲饮的那种混合着蜂蜜、芝麻与麦芽糖浓浓的口感真的是人间美味。

6、蜜制蜂糕

唐朝贞观年间,礼部尚书张建封任徐州武宁里节度使时,有宠妾关盼盼,烹饪女红,音乐歌舞无所不能,尤其是关盼盼擅用面筋,蜂蜜,麻油,果料制作一种蜜制蜂糕作日常食用,以保持红颜不老,姿色动人,深得张尚书的喜爱。张特为关盼盼独选一楼,名曰:“燕子楼”。后来张建封病故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多年,闭阁焚香,坐诵佛经。其侍女将蜜制蜂糕的制法传至民间,徐州百姓争相仿制,成为一道名点。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都到过徐州“燕子楼”并有名诗题咏,随之燕子楼声名大振,蜜制蜂糕因而也成为历往千年而不衰的名特糕点。

7、花生糖

又名长生果,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其中含有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增强记忆力有良好的作用。徐州地处黄淮平原,黄河故道的土质特别适宜优质花生的生长。徐州民间很早就流传用熟花生仁,麦芽糖制作花生糖,因其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

8、绿豆酥

主要原料是煮熟的绿豆粉或小麦粉、 植物油(芝麻油)、绵白糖、桂花糖等。它具有形状规范整齐,色泽浅黄,组织细润紧密,口味清香绵软不粘牙的特色。

三、传承意义及其价值

北方糕点多雄壮大气,南方糕点多精巧雅致。一个偏北的城市,一个无辣不欢的城市,点心却像南方以甜食为主,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足够说明徐州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久远,盈满了中华和合之魂,也是我国糕点艺术的宝贵遗产。

岁月荏苒,徐州“老八样”糕点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创新,每样点心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文化记忆,依旧让人能从那一方小小的茶食中窥见徐州人的才与情。如今,在西式糕点的冲击下,徐州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和传承,守护着徐州人的记忆,让徐州的美食点心能有发扬光大!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