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2月17日,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邱跃撰文,点评十大看点。全文如下——
2022年,疫情防控转段突围,名城保护再添亮点!在组织本届评选之初,曾顾虑不如首届热烈,不料通知发出后,各基层单位积极反响,众保护专家纷纷提名,短时间就梳理出60多个有看点、有亮点的名城保护项目,其中一些还是综合项目(多场多项活动合并为一个备选项目)。主办单位一众专家左掂右量,难以取舍,经过多轮研讨比对,优中选优地推出了一半项目向社会公示。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作为本次评选活动的支持单位,组织了专家评议,专家们在充分尊重公众投票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名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社会影响力及导向性等因素,同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均衡且必须是当年已完成的项目以后,才最终确定了这十大看点。
其中,既有顶层法规建设的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北京市首部为保护特定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直辖市能够立法的最高级别,在北京名城保护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也有基层保护实践的项目——“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在延庆冬奥村的营造过程中,将古村落遗址“修旧如旧”原地展示,成为村内的独特景观。不但丰富了延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也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既有中轴线上的文物保护展示——“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东城区充分利用鼓楼内古老券洞空间,通过新型的多维感官沉浸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引领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发现文物古迹的无穷魅力,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旅游打卡地;也有老城区内四合院活化利用——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西城区对杨椒山祠、绍兴会馆等9处腾退四合院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有情怀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创新了活化利用的新途径,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既有专家学者持续多年的研究成果——我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598处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布,其中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等历史地名和北京站街、体育馆路等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街巷道路名称,体现了首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有市文物局积极推进的项目——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包括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53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充分体现了北京红色文化底蕴,构成城市精神的鲜明特色;
选出的“看点”还有市园林中心“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昌平区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等展览、论坛和系列文化活动项目。
通过评选可以看出,我市在名城保护方面每年都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反映良好,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均衡的问题,如在老城之外的地区,工作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专家们一致认为,每年定期提出名城保护有“看点”的工作,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名城保护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促进全面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将这项工作作为品牌,持续开展下去。
两届十大看点评选活动的显著特点都是密切关注保护工作的实效性,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往往以重大节日、重要事件、重要节点为主题展开,这次评选出的十大看点之一——我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就是在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北京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以及北京市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去年如此,那么今年呢?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1153年-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开展哪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活动呢?还会出现哪些新的看点,闪亮我们的双眼呢?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创造吧!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2023年2月16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2月17日,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邱跃撰文,点评十大看点。全文如下——
2022年,疫情防控转段突围,名城保护再添亮点!在组织本届评选之初,曾顾虑不如首届热烈,不料通知发出后,各基层单位积极反响,众保护专家纷纷提名,短时间就梳理出60多个有看点、有亮点的名城保护项目,其中一些还是综合项目(多场多项活动合并为一个备选项目)。主办单位一众专家左掂右量,难以取舍,经过多轮研讨比对,优中选优地推出了一半项目向社会公示。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作为本次评选活动的支持单位,组织了专家评议,专家们在充分尊重公众投票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名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社会影响力及导向性等因素,同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均衡且必须是当年已完成的项目以后,才最终确定了这十大看点。
其中,既有顶层法规建设的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北京市首部为保护特定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直辖市能够立法的最高级别,在北京名城保护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也有基层保护实践的项目——“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在延庆冬奥村的营造过程中,将古村落遗址“修旧如旧”原地展示,成为村内的独特景观。不但丰富了延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也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既有中轴线上的文物保护展示——“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东城区充分利用鼓楼内古老券洞空间,通过新型的多维感官沉浸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引领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发现文物古迹的无穷魅力,成为北京一个新的旅游打卡地;也有老城区内四合院活化利用——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西城区对杨椒山祠、绍兴会馆等9处腾退四合院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有情怀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创新了活化利用的新途径,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既有专家学者持续多年的研究成果——我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一批598处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公布,其中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等历史地名和北京站街、体育馆路等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街巷道路名称,体现了首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有市文物局积极推进的项目——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包括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53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充分体现了北京红色文化底蕴,构成城市精神的鲜明特色;
选出的“看点”还有市园林中心“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昌平区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等展览、论坛和系列文化活动项目。
通过评选可以看出,我市在名城保护方面每年都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反映良好,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均衡的问题,如在老城之外的地区,工作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专家们一致认为,每年定期提出名城保护有“看点”的工作,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名城保护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促进全面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质量,将这项工作作为品牌,持续开展下去。
两届十大看点评选活动的显著特点都是密切关注保护工作的实效性,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往往以重大节日、重要事件、重要节点为主题展开,这次评选出的十大看点之一——我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就是在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北京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以及北京市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去年如此,那么今年呢?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1153年-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开展哪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活动呢?还会出现哪些新的看点,闪亮我们的双眼呢?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创造吧!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