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神州翰林院大红袍茶——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瑰宝

时间:2023-03-09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点击量:537

茶杯盖翻花香扑,烟绕梁光绿色沉。碾尽黄沙无数度,胜似闲庭信步寻。中国古代著名词人苏轼曾作《大红袍》以咏颂品茶之时的美妙体验,和对大红袍茶的赞赏之情。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15.jpg

据传,大红袍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区一个穷困的书生他在求学问道之路上偶然发现一株奇异的茶树顽强地挺立在独龙岩石缝之中,它的树皮鲜艳夺目,孑然傲立,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于是,他将树叶制成茶叶,用家里稀有的红色绸缎包裹,后将其命名为“大红袍茶”。至此,大红袍茶就在武夷山区的传承和发展中,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瑰宝,以其醇美浸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21.jpg

神州翰林院 弘扬经典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为己任。励志把中国的经典文化推向世界,以经典非遗文化融合经典非遗产品,融合出优秀的文创商品,让世界各国友人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神州翰林院文创武夷山大红袍,选自得天独厚的武夷山脉深处,远离城市,生态、绿色、健康、环保。神州翰林院茶园坐落在海拔460米,曲径通幽,光照4小时左右,东经118°1244,北纬27°5319特殊地理环境。让喜欢茶文化的人,品尝到纯料大红袍。

微信图片_20230309135614.jpg

其实,大红袍茶最早出现于中国文学艺术史中,可以追溯到唐朝杜甫所作赠别诗应惭福建不识茶,楚客思乡百感垂。岂无大名山巨岭,隔水相望千载期。其时,“大红袍”虽然还只是一株待发育的胚胎,连名字都没有,但它优秀的基因,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魅力和潜力,之后,到明清的风靡,再到如今制作工艺的渐趋成熟,大红袍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呈现出了一代比一代更为优异的品质和口味。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27.jpg

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大红袍茶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更具有极佳的口感。它的叶质肥厚、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具有极高的饮用价值。和其他的任何一种名茶一样,大红袍茶的品鉴技巧,也繁多且令人着迷:首先是观其形,茶叶应该整齐、均匀、有光泽;接着是闻茶香,大红袍茶香气浓郁,有花果香、烤麦香、松烟香等;之后就是泡茶,正确的泡茶方式可以提升品茶的体验,大红袍茶在泡制之前需要将水烧至85-95℃,在冲泡时,需要把时间控制在30秒至1分钟左右,且须切记每次冲泡的茶叶量不宜过多。至茶叶展开,茶汤呈现出深绿色,就可以端起茶杯,先闻香气,再品口感,品味其中的甘甜和清香,享受它的独特滋味,体验品茶的雅趣。

微信图片_20230211224012.jpg

抱残茶余笑且饮,泉石古径似从前。莫说紫阳仙掌叶,到头人世岂多全。冯梦龙品尝大红袍时,也品尝他的生活。在茶道文化中,大红袍茶所具有的能够让人心静、神清的禅意,也不断提醒着我们:慢下来,然后生活。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神州翰林院大红袍茶——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瑰宝

时间:2023-03-09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

茶杯盖翻花香扑,烟绕梁光绿色沉。碾尽黄沙无数度,胜似闲庭信步寻。中国古代著名词人苏轼曾作《大红袍》以咏颂品茶之时的美妙体验,和对大红袍茶的赞赏之情。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15.jpg

据传,大红袍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区一个穷困的书生他在求学问道之路上偶然发现一株奇异的茶树顽强地挺立在独龙岩石缝之中,它的树皮鲜艳夺目,孑然傲立,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于是,他将树叶制成茶叶,用家里稀有的红色绸缎包裹,后将其命名为“大红袍茶”。至此,大红袍茶就在武夷山区的传承和发展中,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瑰宝,以其醇美浸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21.jpg

神州翰林院 弘扬经典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为己任。励志把中国的经典文化推向世界,以经典非遗文化融合经典非遗产品,融合出优秀的文创商品,让世界各国友人更容易接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神州翰林院文创武夷山大红袍,选自得天独厚的武夷山脉深处,远离城市,生态、绿色、健康、环保。神州翰林院茶园坐落在海拔460米,曲径通幽,光照4小时左右,东经118°1244,北纬27°5319特殊地理环境。让喜欢茶文化的人,品尝到纯料大红袍。

微信图片_20230309135614.jpg

其实,大红袍茶最早出现于中国文学艺术史中,可以追溯到唐朝杜甫所作赠别诗应惭福建不识茶,楚客思乡百感垂。岂无大名山巨岭,隔水相望千载期。其时,“大红袍”虽然还只是一株待发育的胚胎,连名字都没有,但它优秀的基因,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魅力和潜力,之后,到明清的风靡,再到如今制作工艺的渐趋成熟,大红袍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呈现出了一代比一代更为优异的品质和口味。

微信图片_20230309140127.jpg

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大红袍茶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更具有极佳的口感。它的叶质肥厚、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具有极高的饮用价值。和其他的任何一种名茶一样,大红袍茶的品鉴技巧,也繁多且令人着迷:首先是观其形,茶叶应该整齐、均匀、有光泽;接着是闻茶香,大红袍茶香气浓郁,有花果香、烤麦香、松烟香等;之后就是泡茶,正确的泡茶方式可以提升品茶的体验,大红袍茶在泡制之前需要将水烧至85-95℃,在冲泡时,需要把时间控制在30秒至1分钟左右,且须切记每次冲泡的茶叶量不宜过多。至茶叶展开,茶汤呈现出深绿色,就可以端起茶杯,先闻香气,再品口感,品味其中的甘甜和清香,享受它的独特滋味,体验品茶的雅趣。

微信图片_20230211224012.jpg

抱残茶余笑且饮,泉石古径似从前。莫说紫阳仙掌叶,到头人世岂多全。冯梦龙品尝大红袍时,也品尝他的生活。在茶道文化中,大红袍茶所具有的能够让人心静、神清的禅意,也不断提醒着我们:慢下来,然后生活。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