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为乡村振兴带来底气、人气、烟火气
——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苏州市妇联通过助农直播带货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漫步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小巷,不经意间,便会走入一处格调别致的花径小院,这样浪漫文艺的民宿装修手法多出自一位女主理人的蕙质兰心;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太湖边的古朴村落,撸猫咖啡馆、漫山花房、有机田园、分散式轻奢酒店,种类繁多的花式新业态随处可见,生机勃勃,这些乡村新业态的背后也必定有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身影……
在江苏苏州,因为有一群女性新力量的加入,让乡村振兴更加有了底气、人气、烟火气,处处皆美景、村村各不同,打造出了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州样板。
她们离开乡村,又回到乡村;她们怀揣梦想,又扎根现实;她们奉献青春,又无悔青春。
筑金巢:用科技为农业插上“金翅膀”
2023年2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鼓励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探索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在一定条件内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已经在苏州农村创业多年的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亚萍兴奋不已,“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2008年8月,作为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虞河蔬菜合作社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植物营养学的林亚萍在田间地头从零开始,学习种植技术,育苗移栽、疏花疏果、防治病虫、修复土壤……一步一步掌握种植技巧,遇到技术难点,便跑去请教农业专家。掌握了一定技术后,年轻的林亚萍并不满足于现状,她决定自主创业。初步了解市场需求后,她在望亭新埂村承包了20亩土地,专门种植草莓。到2023年,林亚萍的草莓基地已达到70亩,共有55座大棚,每座大棚都配备了精密的通风、温控、灌溉设备,俨然就像一座“植物工厂”。
回想创业之初异常艰辛。特别是2020年,林亚萍的40亩草莓正大量上市。受疫情影响,原计划的各类采摘活动都被取消。与2019年同期相比,草莓只卖出了六成。“苏州市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我,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推出了‘草莓花束’套餐,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推广,帮我渡过难关。”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林亚萍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草莓的生态种植技术系统,“我要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草莓种植途径,通过自然的方式改善种植条件。”目前,她已为来自贵州、广西、云南、山东、安徽等地的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开展技术培训6000余人次,以自身经历鼓励新农人新模式创业。
近年来,苏州市妇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从注重“状态”“业态”“生态”入手,着力打造“巾帼引擎”,激发乡村振兴“她能量”。截至目前,苏州市乡村振兴巾帼贷累计授信37.1亿元,惠及5490人(户),实际发放贷款金额9.9亿元。
凤还巢:小乡村也有大舞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这句话形容陈月璐再合适不过了。她是土生土长的朱家宕村人,后来,考到徐州上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在校时,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毕业后,她如愿进入一家工厂,当了一名会计。2008年,她放弃了自己的“会计梦”,辞职考取苏州张家港市金港镇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回到了家乡朱家宕村,一待便是15年。
“那时村里经济薄弱,全村就一台电脑,我作为年轻人,要担负起所有需要电脑操作的工作,同时还要走村入户。在外读书多年,对村里的居民和环境已经感到陌生,开展工作时四处碰壁,觉得这份工作得不到认可,也不知该如何将工作做得出彩。”刚起步时,陈月璐一度想要放弃。就在犹豫不决时,陈月璐收到了一双手工幼儿棉鞋,“这是村里一位我曾经在工作中帮助过的奶奶托别人带给我的,因为她听说我怀孕了,关心我,这让我无比感动,老百姓也许不需要你做什么伟大的事情,一件小事就能让他们记着你的好,这让我找到了在村里工作的价值。”
15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考出“农门”,却又返回“农门”。如今,已是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的陈月璐无悔这样的选择,她一直记得当年村书记的一句话:“城里不缺你一个大学生,但是我们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 如今,陈月璐还当选为后塍街道妇联副主席,开始像师父一样带新人并提醒他们:“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事情,老百姓能感受到,小乡村也有大舞台,我们的村庄会在我们这一代变得更美好。”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妇联改革向纵深推进,紧盯改革“破难”目标,挂图作战,基层妇联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妇联主席进村(社区)“两委”比例为100%。仅2022年,苏州各级妇联培训基层妇联领头雁1202人次,基层妇联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留暖巢:新思维让农业更有奔头
对于江苏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玲来说,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产业,是年轻的她原本没有想象过的事业路线。
李玲是一名“85后”的女“海归”,“刚开始与其说是自己想做,不如说是被父母安排的。”2013年,就读金融专业的李玲,毕业后原本打算按部就班找公司求职,但在父母的坚持下,留学归来的李玲最终留在自家的食品配送公司,承担起农产品检测、验收的重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玲对未来的人生轨迹有了崭新的思考。2019年,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在这个全新领域,李玲鼓足了干劲。“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打造自有蔬菜基地,于2020年1月正式投产,开垦田地、建设配套设施、引用新品种、推广运用新技术。”在李玲的管理下,基地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2022年,基地新增100亩高标准大棚,全部投产后蔬菜每年产量达到2500吨。
“农产品是生活物资的基本保障之一,疫情严重的时候,农贸市场出摊的人非常少,我们基地就主动去市场摆摊,一方面是政府倡议确保供应,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企业责任感,要以自己的方式鼓励大家凝聚信心。”褪去稚嫩、投身乡村振兴的李玲感慨地说:“这些年,政府和妇联‘娘家人’一直关心着我们本土农业的发展,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积极帮助协调。”
如今,李玲的蔬菜基地既是常熟市的菜篮子保供基地,也是常熟市绿色蔬菜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完成了生产基地到食材配送再到餐饮服务的产业链对接,形成真正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配送供应产业链。“我的一双儿女除了在校园生活之外,也更加乐于走进大棚,接触泥土的芬芳,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土地与农田,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人生活的一部分。”李玲自信满满地说,“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耕耘播种,把常熟农村变成实实在在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标杆高地,我留得暖、留得值。”
为了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创业致富,苏州市妇联成立了苏州市农村创业致富女能手协会,开通科技兴农直通车服务近2000人次,为全市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搭建学习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培训赋能、助农直播带货、创业扶持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提升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她力量”为乡村振兴带来底气、人气、烟火气
——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苏州市妇联通过助农直播带货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漫步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小巷,不经意间,便会走入一处格调别致的花径小院,这样浪漫文艺的民宿装修手法多出自一位女主理人的蕙质兰心;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太湖边的古朴村落,撸猫咖啡馆、漫山花房、有机田园、分散式轻奢酒店,种类繁多的花式新业态随处可见,生机勃勃,这些乡村新业态的背后也必定有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身影……
在江苏苏州,因为有一群女性新力量的加入,让乡村振兴更加有了底气、人气、烟火气,处处皆美景、村村各不同,打造出了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州样板。
她们离开乡村,又回到乡村;她们怀揣梦想,又扎根现实;她们奉献青春,又无悔青春。
筑金巢:用科技为农业插上“金翅膀”
2023年2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鼓励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探索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在一定条件内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已经在苏州农村创业多年的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亚萍兴奋不已,“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2008年8月,作为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虞河蔬菜合作社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植物营养学的林亚萍在田间地头从零开始,学习种植技术,育苗移栽、疏花疏果、防治病虫、修复土壤……一步一步掌握种植技巧,遇到技术难点,便跑去请教农业专家。掌握了一定技术后,年轻的林亚萍并不满足于现状,她决定自主创业。初步了解市场需求后,她在望亭新埂村承包了20亩土地,专门种植草莓。到2023年,林亚萍的草莓基地已达到70亩,共有55座大棚,每座大棚都配备了精密的通风、温控、灌溉设备,俨然就像一座“植物工厂”。
回想创业之初异常艰辛。特别是2020年,林亚萍的40亩草莓正大量上市。受疫情影响,原计划的各类采摘活动都被取消。与2019年同期相比,草莓只卖出了六成。“苏州市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我,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推出了‘草莓花束’套餐,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推广,帮我渡过难关。”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林亚萍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草莓的生态种植技术系统,“我要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生态草莓种植途径,通过自然的方式改善种植条件。”目前,她已为来自贵州、广西、云南、山东、安徽等地的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开展技术培训6000余人次,以自身经历鼓励新农人新模式创业。
近年来,苏州市妇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从注重“状态”“业态”“生态”入手,着力打造“巾帼引擎”,激发乡村振兴“她能量”。截至目前,苏州市乡村振兴巾帼贷累计授信37.1亿元,惠及5490人(户),实际发放贷款金额9.9亿元。
凤还巢:小乡村也有大舞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这句话形容陈月璐再合适不过了。她是土生土长的朱家宕村人,后来,考到徐州上大学,学习会计专业,在校时,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毕业后,她如愿进入一家工厂,当了一名会计。2008年,她放弃了自己的“会计梦”,辞职考取苏州张家港市金港镇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回到了家乡朱家宕村,一待便是15年。
“那时村里经济薄弱,全村就一台电脑,我作为年轻人,要担负起所有需要电脑操作的工作,同时还要走村入户。在外读书多年,对村里的居民和环境已经感到陌生,开展工作时四处碰壁,觉得这份工作得不到认可,也不知该如何将工作做得出彩。”刚起步时,陈月璐一度想要放弃。就在犹豫不决时,陈月璐收到了一双手工幼儿棉鞋,“这是村里一位我曾经在工作中帮助过的奶奶托别人带给我的,因为她听说我怀孕了,关心我,这让我无比感动,老百姓也许不需要你做什么伟大的事情,一件小事就能让他们记着你的好,这让我找到了在村里工作的价值。”
15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考出“农门”,却又返回“农门”。如今,已是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朱家宕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村妇联主席的陈月璐无悔这样的选择,她一直记得当年村书记的一句话:“城里不缺你一个大学生,但是我们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 如今,陈月璐还当选为后塍街道妇联副主席,开始像师父一样带新人并提醒他们:“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事情,老百姓能感受到,小乡村也有大舞台,我们的村庄会在我们这一代变得更美好。”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妇联改革向纵深推进,紧盯改革“破难”目标,挂图作战,基层妇联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妇联主席进村(社区)“两委”比例为100%。仅2022年,苏州各级妇联培训基层妇联领头雁1202人次,基层妇联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留暖巢:新思维让农业更有奔头
对于江苏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玲来说,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产业,是年轻的她原本没有想象过的事业路线。
李玲是一名“85后”的女“海归”,“刚开始与其说是自己想做,不如说是被父母安排的。”2013年,就读金融专业的李玲,毕业后原本打算按部就班找公司求职,但在父母的坚持下,留学归来的李玲最终留在自家的食品配送公司,承担起农产品检测、验收的重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玲对未来的人生轨迹有了崭新的思考。2019年,康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在这个全新领域,李玲鼓足了干劲。“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打造自有蔬菜基地,于2020年1月正式投产,开垦田地、建设配套设施、引用新品种、推广运用新技术。”在李玲的管理下,基地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2022年,基地新增100亩高标准大棚,全部投产后蔬菜每年产量达到2500吨。
“农产品是生活物资的基本保障之一,疫情严重的时候,农贸市场出摊的人非常少,我们基地就主动去市场摆摊,一方面是政府倡议确保供应,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企业责任感,要以自己的方式鼓励大家凝聚信心。”褪去稚嫩、投身乡村振兴的李玲感慨地说:“这些年,政府和妇联‘娘家人’一直关心着我们本土农业的发展,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积极帮助协调。”
如今,李玲的蔬菜基地既是常熟市的菜篮子保供基地,也是常熟市绿色蔬菜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完成了生产基地到食材配送再到餐饮服务的产业链对接,形成真正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配送供应产业链。“我的一双儿女除了在校园生活之外,也更加乐于走进大棚,接触泥土的芬芳,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土地与农田,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人生活的一部分。”李玲自信满满地说,“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耕耘播种,把常熟农村变成实实在在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标杆高地,我留得暖、留得值。”
为了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创业致富,苏州市妇联成立了苏州市农村创业致富女能手协会,开通科技兴农直通车服务近2000人次,为全市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搭建学习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培训赋能、助农直播带货、创业扶持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提升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