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时间:2023-04-28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337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誓愿图》复制品。 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李明非)制作泥板、起稿、上色、描边一道道工序,是罗皋毅完成一件石窟壁画复原的必须过程。近日,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罗皋毅工艺美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罗皋毅手中的毛笔,在巨幅石窟壁画复原图上游走着。


《金刚力士》复原品 李明非 摄

《金刚力士》复原品 李明非 摄

  

与石窟壁画结缘

  “石窟”一词源自印度,新疆石窟的开凿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早于敦煌石窟,新疆现存石窟遗址共有14处,660多个洞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新疆石窟壁画人物造型独特,壁画题材丰富,绘画风格多变。

  《新疆石窟艺术》一书显示,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国佛教的文化根源,除了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地位。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沉淀,通过深入研究其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有利于掌握和了解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对壁画艺术中的语言加以借鉴。

  2007年,罗皋毅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因为工作需要,他开始研究新疆石窟壁画,通过走访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以及库车库木吐喇石窟,罗皋毅发现很多壁画不是被西方列强盗走,就是被毁坏,而很多被盗的壁画也逐渐消失在战争中。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却逐渐消失在世间,这让罗皋毅遗憾不已,所以,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罗皋毅正在工作中。 李明非 摄

罗皋毅正在工作中。 李明非 摄


  独创复原石窟壁画方法

  想要把历史悠久的巨幅石窟壁画,搬进现代民众的生活中,其难度可想而知。复制石窟壁画所要用的泥板怎么做?成为罗皋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传统泥板容易龟裂,产生裂痕。罗皋毅告诉记者,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老一辈美术大师的经验,利用骨胶、米浆、杂草、麻丝等物品,不断修改配比,反复进行实验,两年时间才成功完成了泥板的制作工艺。

  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如何在泥板上起稿,一开始罗皋毅是利用复写纸,但复写纸的油墨容易渗进泥板中,导致无法填充颜色,最后经过研究,罗皋毅采取难度极高的刻痕方式。罗皋毅说:“刻痕方式对绘画者的要求很高,刻痕时下手不能过重,过重泥板会开裂;也不能过轻,过轻就无法刻上去。通过手眼配合,不能有丝毫差错,每一根线条都需要用力均匀,一气呵成。”解决了泥板和起稿难题,剩余工序只需要耐心,就可以完成。

  如今,让罗皋毅最为自豪的是长3.25米、宽2米的作品《誓愿图》。《誓愿图》源于柏孜克里克石窟,20世纪初被勒·柯克盗割至德国,后毁于二战中。结合史实资料,罗皋毅利用泥板、矿物颜料耗费两年之久,终于按原始比例将其复原。


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李明非 摄

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李明非 摄


  开发文创产品再现已失的石窟壁画

  然而,原始比例的复原石窟壁画终究不便于携带和传播,而且成本过大。对此,罗皋毅又想出了将新疆石窟壁画按照比例,绘制成图案,开发成文创产品。于是在U盘上、丝巾上、钥匙链上,都有了新疆石窟壁画的图案。

  2020年12月,罗皋毅带着他的石窟壁画复原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来到广州,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这也是那些消逝了的新疆石窟壁画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向世人亮相。罗皋毅说:“这些作品在布展的时候就引起了轰动,随后的展会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观众来展台拍照,连入场券上也印着新疆石窟壁画复原作品的图案。”展览结束后,罗皋毅就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私家博物馆的邀请,这让罗皋毅感到十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罗皋毅已经培养了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们一边传承着罗皋毅老师的手艺,一边开发新的产品。罗皋毅说:“我今后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新疆石窟壁画的复原和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同时继续培养更多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从事这项工作。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世人看到那些消失的文物,了解那段灿烂的历史文化。”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时间:2023-04-28来源:中国新闻网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誓愿图》复制品。 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李明非)制作泥板、起稿、上色、描边一道道工序,是罗皋毅完成一件石窟壁画复原的必须过程。近日,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罗皋毅工艺美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罗皋毅手中的毛笔,在巨幅石窟壁画复原图上游走着。


《金刚力士》复原品 李明非 摄

《金刚力士》复原品 李明非 摄

  

与石窟壁画结缘

  “石窟”一词源自印度,新疆石窟的开凿在公元三世纪左右,早于敦煌石窟,新疆现存石窟遗址共有14处,660多个洞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新疆石窟壁画人物造型独特,壁画题材丰富,绘画风格多变。

  《新疆石窟艺术》一书显示,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国佛教的文化根源,除了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地位。新疆石窟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沉淀,通过深入研究其创作风格与艺术特点,有利于掌握和了解一种文化艺术,同时对壁画艺术中的语言加以借鉴。

  2007年,罗皋毅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师,因为工作需要,他开始研究新疆石窟壁画,通过走访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以及库车库木吐喇石窟,罗皋毅发现很多壁画不是被西方列强盗走,就是被毁坏,而很多被盗的壁画也逐渐消失在战争中。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却逐渐消失在世间,这让罗皋毅遗憾不已,所以,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罗皋毅正在工作中。 李明非 摄

罗皋毅正在工作中。 李明非 摄


  独创复原石窟壁画方法

  想要把历史悠久的巨幅石窟壁画,搬进现代民众的生活中,其难度可想而知。复制石窟壁画所要用的泥板怎么做?成为罗皋毅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传统泥板容易龟裂,产生裂痕。罗皋毅告诉记者,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老一辈美术大师的经验,利用骨胶、米浆、杂草、麻丝等物品,不断修改配比,反复进行实验,两年时间才成功完成了泥板的制作工艺。

  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如何在泥板上起稿,一开始罗皋毅是利用复写纸,但复写纸的油墨容易渗进泥板中,导致无法填充颜色,最后经过研究,罗皋毅采取难度极高的刻痕方式。罗皋毅说:“刻痕方式对绘画者的要求很高,刻痕时下手不能过重,过重泥板会开裂;也不能过轻,过轻就无法刻上去。通过手眼配合,不能有丝毫差错,每一根线条都需要用力均匀,一气呵成。”解决了泥板和起稿难题,剩余工序只需要耐心,就可以完成。

  如今,让罗皋毅最为自豪的是长3.25米、宽2米的作品《誓愿图》。《誓愿图》源于柏孜克里克石窟,20世纪初被勒·柯克盗割至德国,后毁于二战中。结合史实资料,罗皋毅利用泥板、矿物颜料耗费两年之久,终于按原始比例将其复原。


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李明非 摄

如何让消失了的新疆石窟壁画重现世间,成为罗皋毅长期研究方向。 李明非 摄


  开发文创产品再现已失的石窟壁画

  然而,原始比例的复原石窟壁画终究不便于携带和传播,而且成本过大。对此,罗皋毅又想出了将新疆石窟壁画按照比例,绘制成图案,开发成文创产品。于是在U盘上、丝巾上、钥匙链上,都有了新疆石窟壁画的图案。

  2020年12月,罗皋毅带着他的石窟壁画复原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来到广州,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国际艺术博览会,这也是那些消逝了的新疆石窟壁画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向世人亮相。罗皋毅说:“这些作品在布展的时候就引起了轰动,随后的展会中,每天都有大量的观众来展台拍照,连入场券上也印着新疆石窟壁画复原作品的图案。”展览结束后,罗皋毅就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私家博物馆的邀请,这让罗皋毅感到十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罗皋毅已经培养了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中很多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们一边传承着罗皋毅老师的手艺,一边开发新的产品。罗皋毅说:“我今后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新疆石窟壁画的复原和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同时继续培养更多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从事这项工作。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世人看到那些消失的文物,了解那段灿烂的历史文化。”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