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探寻精雕细琢下的岭南文化密码

时间:2023-05-29来源:南方都市报点击量:551

散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灿烂的民间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体量巨大,是南粤人民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反映和载体,镌刻着源远流长的湾区文化记忆。南方都市报、N视频重磅推出8集纪录片《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邀请文化、艺术、建筑、医学等多领域名人作为湾区文化探寻者,一同探寻珍藏于岭南大地的民间文化宝藏与包罗万象的岭南文化内涵。

岭南雕塑,以材质多样、题材广泛、精细刻工著称。千百年来,无数民间匠人妙心巧手,以木、石、玉、砖、泥等材质为舞台,匠心独运施展“指尖魔法”,赋予静物以灵动的生命形态。岭南雕塑工艺,历经兴衰起伏,仍延绵不断,从建筑装饰到家中摆设,如今仍是岭南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埋藏着岭南民间文化密码,供今日的我们探寻与解读。

本期特邀湾区文化探寻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曹雪,他曾因带领团队为北京冬奥会设计吉祥物“冰墩墩”而受到广泛关注。走进陈家祠,一览各类岭南雕塑工艺;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里,形态各异的石湾公仔栩栩如生;在大吴泥塑博物馆,他从中窥见潮汕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在辜柳希木雕精品馆,他惊叹于木雕大师巧夺天工的手头功夫。

“文化是生长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岭南雕塑工艺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品。手艺人一代又一代地将这种技艺传承,特别了不起。”曹雪感慨。

石湾陶艺

以人物题材远播声名,因此又被岭南人民亲切地称为“石湾公仔”

五千年经久不衰 浓缩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站,曹雪首先来到广州陈家祠。漫步其间,宛如穿行于岭南民俗文化与民间工艺的观景长廊。

这座落成于130年前的历史建筑,是清代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的合族祠,当年为陈氏宗族子弟在广州城中提供临时荫庇,象征雄厚的宗族实力,亦映照出岭南浓厚的宗族文化;如今敞开大门,向世人展示其集岭南雕塑工艺之大成的丰厚宝藏。


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走进陈家祠,一览各类岭南雕塑工艺。


曹雪留意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十一条高置于屋顶之上的陶塑脊饰,出自广东佛山石湾。每条脊饰以粤剧故事为主要题材,场景、人物形态各异,成百上千座陶塑群像波澜起伏,连绵而成一方恢弘壮丽的“高空戏台”。

不同于皇家官窑的典雅华贵,石湾民窑出品的陶塑,大多刻画岭南民间渔樵耕读的生活场景,老百姓熟悉的佛道仙人、戏曲故事与日常事物亦逐一登场。石湾陶艺尤以人物题材远播声名,因此又被岭南人民亲切地称为“石湾公仔”。


陈家祠屋脊上的陶塑、灰塑作品。


“石湾陶艺之所以五千多年经久不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每个时期它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出来,一直记录和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同时,石湾陶艺擅长做人物和立体的物品,艺术价值非常高。”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胡琪介绍道。

佛山8号艺术码头边,由该公司创办的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宽敞大气。胡琪说,博物馆搬迁到8号艺术码头新址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馆内既有历史,也有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可以说非常齐全。”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内,以荔枝为题材的石湾陶塑。


一走进大堂,错落排布于鲤鱼池中的一组《十八罗汉》组塑尤为引人瞩目——十八罗汉或静坐沉思,或欢喜大笑,样貌与性格均鲜明各异。“《十八罗汉》组塑由刘泽棉和刘炳大师合作完成,可以说是石湾陶艺的巅峰代表之作。”上世纪90年代,同款组塑由广东省政府赠与泰国淡浮院珍藏。

生长自民间的石湾陶塑,自带属于市井街巷的人间烟火气,被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博物馆内珍藏的另一件大型作品,是使用微雕手法制作而成的《行通济》。在佛山,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数十万人汇聚于佛山通济桥前,手持风车、提生菜包,走过通济桥,是为“行通济,无闭翳”(走过通济桥,无忧无烦恼),这一悠久的民间习俗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之前疫情三年,‘行通济’活动无法在线下进行,很多市民就会来到我们博物馆,围绕这件展品走一圈,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习俗。”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内,微缩的石湾陶塑作品,再现“行通济”的习俗。


运营博物馆的这些年,胡琪和团队在推广石湾陶艺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她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并爱上石湾公仔。除了传统的石湾公仔之外,近年来博物馆大力开发文创产品,邀请年轻陶艺家将传统岭南文化和创新手法相融合,创作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文创产品,并利用网店和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今年3月,博物馆还与数字藏品售卖平台合作,石湾陶艺首次登陆元宇宙。

大吴泥塑

“压泥成片,褶片成衣”的独特技艺

展出藏品475件 夫妇俩开有人情味的博物馆

继续追寻泥与火交融的艺术,曹雪的第二站来到潮州大吴村,探寻泥与火淬炼出的岭南雕塑工艺又一代表——大吴泥塑。它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大吴泥塑博物馆。


大吴泥塑的历史,可上溯至南宋时期,起初是先人为躲避中原战乱,迁居此处后贴补生活的手段,经过数百年传承,在清末民初时期达到鼎盛。在元宵庙会、游神赛会、婚嫁生子等重要场合,大吴泥塑均是潮州百姓的“座上宾”。彼时,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每逢年节,商贾云集,大吴泥塑制品热销四方,还跟随岭南华侨的足迹,远销东南亚各国。

如今走进大吴村,昔日热火朝天的景象再难寻觅,但从这座博物馆的展品当中,仍可一窥当年的繁荣景象,以及当代艺人对这门古老手艺的坚守与传承。

曹雪注意到“镇馆之宝”《出花园》,该作品于2013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这亦是潮州首次夺得这一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馆长潘幼芬介绍,这一作品取材自潮州地区独有的成人礼习俗,每个孩子在15岁这一年,都要选一个吉祥的日子,跨出“花园”,标志着正式告别童年,进入成年的世界。


大吴泥塑作品《出花园》。


和《出花园》一样,博物馆内的展品多以民间习俗、神话传说、潮剧等岭南传统文化为题材,当中人物的服饰精致繁复,但整体线条轻盈流畅,丝毫不显泥土的厚重,这便是贴塑技艺“压泥成片,褶片成衣”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他雕塑工艺的最大特点:使用碾压极致的薄泥片,为人物层层“穿戴”衣袍冠履,营造出飘逸灵动的服饰质感。

在潘幼芬的指导下,曹雪还亲自体验了大吴泥塑的制作过程,深感手工艺人的手巧心细和大吴泥塑的魅力。“大吴泥塑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它们非常有烟火气、乡土气。我们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多半都是反映他们的心声或者状态。”


大吴泥塑博物馆馆长潘幼芬展示大吴泥塑的制作技巧,与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一起制作大吴泥塑。


2016年,潘幼芬与丈夫吴克煌一同筹办大吴泥塑博物馆。她坦言,一开始只是出于对这门手艺的喜爱,并未预见到筹办一间民间博物馆的困难程度。“当时潮州的民间博物馆屈指可数,我们去向其中一家请教筹办经验,对方跟我们说,两万五千里长征,你们才走了两步。”

对方的话语并未让潘幼芬夫妇打消念头,两人抱着“无论有多困难,都一定要把它办成”的信念,为这家博物馆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四处收购优秀作品,历经2年的筹备工作和审批手续,终于在2018年,成功开办了大吴泥塑博物馆,展出作品475件。


大吴泥塑博物馆内的大吴泥塑作品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潮剧、古典小说的故事场景为题材。


在潘幼芬看来,大吴泥塑历史悠久,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凝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无论是观赏、使用还是收藏都极具价值,值得代代传承。如今,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游客不只自己来看一次,还会带上亲朋好友再次前来,她倍感欣慰。“有一次,我出到展厅为游客讲解,在我没有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听到他们称赞我们的博物馆很有人情味,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大吴泥塑博物馆内的大吴泥塑作品《潮州大锣鼓》。


在潘幼芬夫妇的影响下,他们的一对儿女都已决定继承父母的这份博物馆事业。女儿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目前已经在博物馆里任职;儿子正在就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志要为大吴泥塑开发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我们农村这里缺少人才,出去读书的年轻人都想去外面闯荡,不愿意再回来农村工作,所以只能‘牺牲’我们自己的小孩了。”潘幼芬笑说。

木雕

潮州金漆木雕以独特的多层镂空和髹漆贴金技艺,营造富贵华美、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

民间木雕师接力创新 精品出海走向世界

在潮州这座城市中继续探寻,曹雪步入位于西湖工业区的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这座精品馆主人的辜柳希带领下,一个由木雕构筑的大千世界在眼前展开,令人应接不暇。

当中最不可忽视的作品之一,是高达2米半的大型金漆木雕《步步高八层龙虾蟹篓》,作品采用整根原木仅保留部分树皮的做法,以潮州木雕“龙虾蟹篓”独特的镂空雕技艺,配合髹漆贴金创作而成。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的大型金漆木雕作品《步步高八层龙虾蟹篓》。


曹雪在这件作品前驻足良久,“潮州人对海洋的亲昵已经刻入自己的DNA里面了,这里面好像全是海鲜。”只见眼前八只竹篓错落层叠,丰腴的龙虾与螃蟹或横卧或倒挂,或与水藻、绳结缠绕,还有的正栖息篓中张牙舞爪。整件作品金碧辉煌,繁而不乱,气势恢宏。辜柳希解释道:“因为我们潮州人临近海边,龙虾蟹篓表达的就是丰收的景色。它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四面八方,不管从哪一个角度都可以看。”

潮州金漆木雕以此独特的多层镂空和髹漆贴金技艺,营造出富贵华美、鎏金溢彩的视觉效果。清末民初,随着华侨返乡修祠建屋之风盛行,从建筑装饰、家具陈设到礼祭器具,潮州金漆木雕处处“大显身手”,不仅成为宗族实力的体现,还将自身工艺发展推往登峰造极之境。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与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一起观赏馆内展品。


辜柳希便是潮州金漆木雕工艺在当代的名家大师。1971年,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学习木雕工艺,从艺至今超过50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他还摸索出一套硬木雕刻的技法,填补潮州木雕历史以硬木创作的空白。他的作品荣获国家级特別金奖4件、金奖15件,省级金奖7件。

在辜柳希的接待茶室内,曹雪看到他桌上的设计草图,多是较为粗略的轮廓。“(草图)稍微画一下,就可以做。”辜柳希说。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的木雕作品。


曹雪惊讶于他的手头功夫,图纸全在心中。“我们学画的人可能先要画草图轮廓,然后慢慢抠细节,但潮州木雕的作品很多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草图不好画。辜老师没有太多的草稿,他雕出来的就是正稿,在实际雕刻的过程中再逐渐由粗到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从事木雕创作的同时,还一直致力于对年轻木雕师的培养。从十多年前开始,他就坚持举办校企联办的潮州木雕培训班,至今亲自授教的学徒超过250人,其中超过50人成为高水平的工艺师。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展示木雕技艺。


如今在潮州,民间木雕师接力创新,精品迭出。木雕作品远渡重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寺庙落脚。来自潮州木雕大师的佛像作品,向世界展示着岭南木雕艺术的奥妙。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钟锐钧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探寻精雕细琢下的岭南文化密码

时间:2023-05-29来源:南方都市报

散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灿烂的民间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体量巨大,是南粤人民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反映和载体,镌刻着源远流长的湾区文化记忆。南方都市报、N视频重磅推出8集纪录片《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邀请文化、艺术、建筑、医学等多领域名人作为湾区文化探寻者,一同探寻珍藏于岭南大地的民间文化宝藏与包罗万象的岭南文化内涵。

岭南雕塑,以材质多样、题材广泛、精细刻工著称。千百年来,无数民间匠人妙心巧手,以木、石、玉、砖、泥等材质为舞台,匠心独运施展“指尖魔法”,赋予静物以灵动的生命形态。岭南雕塑工艺,历经兴衰起伏,仍延绵不断,从建筑装饰到家中摆设,如今仍是岭南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埋藏着岭南民间文化密码,供今日的我们探寻与解读。

本期特邀湾区文化探寻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曹雪,他曾因带领团队为北京冬奥会设计吉祥物“冰墩墩”而受到广泛关注。走进陈家祠,一览各类岭南雕塑工艺;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里,形态各异的石湾公仔栩栩如生;在大吴泥塑博物馆,他从中窥见潮汕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在辜柳希木雕精品馆,他惊叹于木雕大师巧夺天工的手头功夫。

“文化是生长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岭南雕塑工艺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品。手艺人一代又一代地将这种技艺传承,特别了不起。”曹雪感慨。

石湾陶艺

以人物题材远播声名,因此又被岭南人民亲切地称为“石湾公仔”

五千年经久不衰 浓缩中国民俗文化

第一站,曹雪首先来到广州陈家祠。漫步其间,宛如穿行于岭南民俗文化与民间工艺的观景长廊。

这座落成于130年前的历史建筑,是清代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的合族祠,当年为陈氏宗族子弟在广州城中提供临时荫庇,象征雄厚的宗族实力,亦映照出岭南浓厚的宗族文化;如今敞开大门,向世人展示其集岭南雕塑工艺之大成的丰厚宝藏。


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走进陈家祠,一览各类岭南雕塑工艺。


曹雪留意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十一条高置于屋顶之上的陶塑脊饰,出自广东佛山石湾。每条脊饰以粤剧故事为主要题材,场景、人物形态各异,成百上千座陶塑群像波澜起伏,连绵而成一方恢弘壮丽的“高空戏台”。

不同于皇家官窑的典雅华贵,石湾民窑出品的陶塑,大多刻画岭南民间渔樵耕读的生活场景,老百姓熟悉的佛道仙人、戏曲故事与日常事物亦逐一登场。石湾陶艺尤以人物题材远播声名,因此又被岭南人民亲切地称为“石湾公仔”。


陈家祠屋脊上的陶塑、灰塑作品。


“石湾陶艺之所以五千多年经久不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每个时期它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出来,一直记录和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同时,石湾陶艺擅长做人物和立体的物品,艺术价值非常高。”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胡琪介绍道。

佛山8号艺术码头边,由该公司创办的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宽敞大气。胡琪说,博物馆搬迁到8号艺术码头新址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馆内既有历史,也有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可以说非常齐全。”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内,以荔枝为题材的石湾陶塑。


一走进大堂,错落排布于鲤鱼池中的一组《十八罗汉》组塑尤为引人瞩目——十八罗汉或静坐沉思,或欢喜大笑,样貌与性格均鲜明各异。“《十八罗汉》组塑由刘泽棉和刘炳大师合作完成,可以说是石湾陶艺的巅峰代表之作。”上世纪90年代,同款组塑由广东省政府赠与泰国淡浮院珍藏。

生长自民间的石湾陶塑,自带属于市井街巷的人间烟火气,被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博物馆内珍藏的另一件大型作品,是使用微雕手法制作而成的《行通济》。在佛山,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数十万人汇聚于佛山通济桥前,手持风车、提生菜包,走过通济桥,是为“行通济,无闭翳”(走过通济桥,无忧无烦恼),这一悠久的民间习俗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之前疫情三年,‘行通济’活动无法在线下进行,很多市民就会来到我们博物馆,围绕这件展品走一圈,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习俗。”


同庆石湾公仔博物馆内,微缩的石湾陶塑作品,再现“行通济”的习俗。


运营博物馆的这些年,胡琪和团队在推广石湾陶艺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她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并爱上石湾公仔。除了传统的石湾公仔之外,近年来博物馆大力开发文创产品,邀请年轻陶艺家将传统岭南文化和创新手法相融合,创作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文创产品,并利用网店和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今年3月,博物馆还与数字藏品售卖平台合作,石湾陶艺首次登陆元宇宙。

大吴泥塑

“压泥成片,褶片成衣”的独特技艺

展出藏品475件 夫妇俩开有人情味的博物馆

继续追寻泥与火交融的艺术,曹雪的第二站来到潮州大吴村,探寻泥与火淬炼出的岭南雕塑工艺又一代表——大吴泥塑。它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大吴泥塑博物馆。


大吴泥塑的历史,可上溯至南宋时期,起初是先人为躲避中原战乱,迁居此处后贴补生活的手段,经过数百年传承,在清末民初时期达到鼎盛。在元宵庙会、游神赛会、婚嫁生子等重要场合,大吴泥塑均是潮州百姓的“座上宾”。彼时,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每逢年节,商贾云集,大吴泥塑制品热销四方,还跟随岭南华侨的足迹,远销东南亚各国。

如今走进大吴村,昔日热火朝天的景象再难寻觅,但从这座博物馆的展品当中,仍可一窥当年的繁荣景象,以及当代艺人对这门古老手艺的坚守与传承。

曹雪注意到“镇馆之宝”《出花园》,该作品于2013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这亦是潮州首次夺得这一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馆长潘幼芬介绍,这一作品取材自潮州地区独有的成人礼习俗,每个孩子在15岁这一年,都要选一个吉祥的日子,跨出“花园”,标志着正式告别童年,进入成年的世界。


大吴泥塑作品《出花园》。


和《出花园》一样,博物馆内的展品多以民间习俗、神话传说、潮剧等岭南传统文化为题材,当中人物的服饰精致繁复,但整体线条轻盈流畅,丝毫不显泥土的厚重,这便是贴塑技艺“压泥成片,褶片成衣”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他雕塑工艺的最大特点:使用碾压极致的薄泥片,为人物层层“穿戴”衣袍冠履,营造出飘逸灵动的服饰质感。

在潘幼芬的指导下,曹雪还亲自体验了大吴泥塑的制作过程,深感手工艺人的手巧心细和大吴泥塑的魅力。“大吴泥塑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它们非常有烟火气、乡土气。我们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多半都是反映他们的心声或者状态。”


大吴泥塑博物馆馆长潘幼芬展示大吴泥塑的制作技巧,与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一起制作大吴泥塑。


2016年,潘幼芬与丈夫吴克煌一同筹办大吴泥塑博物馆。她坦言,一开始只是出于对这门手艺的喜爱,并未预见到筹办一间民间博物馆的困难程度。“当时潮州的民间博物馆屈指可数,我们去向其中一家请教筹办经验,对方跟我们说,两万五千里长征,你们才走了两步。”

对方的话语并未让潘幼芬夫妇打消念头,两人抱着“无论有多困难,都一定要把它办成”的信念,为这家博物馆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四处收购优秀作品,历经2年的筹备工作和审批手续,终于在2018年,成功开办了大吴泥塑博物馆,展出作品475件。


大吴泥塑博物馆内的大吴泥塑作品多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潮剧、古典小说的故事场景为题材。


在潘幼芬看来,大吴泥塑历史悠久,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凝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无论是观赏、使用还是收藏都极具价值,值得代代传承。如今,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游客不只自己来看一次,还会带上亲朋好友再次前来,她倍感欣慰。“有一次,我出到展厅为游客讲解,在我没有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听到他们称赞我们的博物馆很有人情味,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大吴泥塑博物馆内的大吴泥塑作品《潮州大锣鼓》。


在潘幼芬夫妇的影响下,他们的一对儿女都已决定继承父母的这份博物馆事业。女儿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目前已经在博物馆里任职;儿子正在就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志要为大吴泥塑开发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我们农村这里缺少人才,出去读书的年轻人都想去外面闯荡,不愿意再回来农村工作,所以只能‘牺牲’我们自己的小孩了。”潘幼芬笑说。

木雕

潮州金漆木雕以独特的多层镂空和髹漆贴金技艺,营造富贵华美、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

民间木雕师接力创新 精品出海走向世界

在潮州这座城市中继续探寻,曹雪步入位于西湖工业区的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这座精品馆主人的辜柳希带领下,一个由木雕构筑的大千世界在眼前展开,令人应接不暇。

当中最不可忽视的作品之一,是高达2米半的大型金漆木雕《步步高八层龙虾蟹篓》,作品采用整根原木仅保留部分树皮的做法,以潮州木雕“龙虾蟹篓”独特的镂空雕技艺,配合髹漆贴金创作而成。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的大型金漆木雕作品《步步高八层龙虾蟹篓》。


曹雪在这件作品前驻足良久,“潮州人对海洋的亲昵已经刻入自己的DNA里面了,这里面好像全是海鲜。”只见眼前八只竹篓错落层叠,丰腴的龙虾与螃蟹或横卧或倒挂,或与水藻、绳结缠绕,还有的正栖息篓中张牙舞爪。整件作品金碧辉煌,繁而不乱,气势恢宏。辜柳希解释道:“因为我们潮州人临近海边,龙虾蟹篓表达的就是丰收的景色。它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四面八方,不管从哪一个角度都可以看。”

潮州金漆木雕以此独特的多层镂空和髹漆贴金技艺,营造出富贵华美、鎏金溢彩的视觉效果。清末民初,随着华侨返乡修祠建屋之风盛行,从建筑装饰、家具陈设到礼祭器具,潮州金漆木雕处处“大显身手”,不仅成为宗族实力的体现,还将自身工艺发展推往登峰造极之境。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与湾区文化探寻者曹雪一起观赏馆内展品。


辜柳希便是潮州金漆木雕工艺在当代的名家大师。1971年,初中毕业后他开始学习木雕工艺,从艺至今超过50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他还摸索出一套硬木雕刻的技法,填补潮州木雕历史以硬木创作的空白。他的作品荣获国家级特別金奖4件、金奖15件,省级金奖7件。

在辜柳希的接待茶室内,曹雪看到他桌上的设计草图,多是较为粗略的轮廓。“(草图)稍微画一下,就可以做。”辜柳希说。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的木雕作品。


曹雪惊讶于他的手头功夫,图纸全在心中。“我们学画的人可能先要画草图轮廓,然后慢慢抠细节,但潮州木雕的作品很多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草图不好画。辜老师没有太多的草稿,他雕出来的就是正稿,在实际雕刻的过程中再逐渐由粗到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从事木雕创作的同时,还一直致力于对年轻木雕师的培养。从十多年前开始,他就坚持举办校企联办的潮州木雕培训班,至今亲自授教的学徒超过250人,其中超过50人成为高水平的工艺师。


辜柳希木雕精品馆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展示木雕技艺。


如今在潮州,民间木雕师接力创新,精品迭出。木雕作品远渡重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寺庙落脚。来自潮州木雕大师的佛像作品,向世界展示着岭南木雕艺术的奥妙。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钟锐钧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