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不曲解“储备物资”,关键要看社会基础

时间:2021-11-03来源:光明网点击量:586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这句话随即被放大解读,在互联网上引发众多猜测。

  随后,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澄清,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商务部每年都会例行发布消费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通知,《通知》正是基于前期应对疫情的经验,提出有效举措,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可见,网上很多猜测属实“想多了”。其实,看到这个消息,如果理性思考片刻,把自己周遭的环境打量一圈,就能发现“储备物资”和社会现实太不贴合了。

  今天很多人的生活基本到了“家无隔夜粮”的地步,人们“储备物资”的上限,不过是食物的保质期。普通人几乎很罕见有意储备物资的习惯了,甚至“浪费”已经成了备受诟病的社会问题。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过度解读的消息传来、人们倍感错愕的原因,信息里的联想和正常生活的样态差距实在太大。

  之所以今天少有物资储备的经验,往大了说,这有赖于国力的显著提高,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造就了物质生产的丰富和商品流通的便利;往小了说,这是冰箱、冷链等技术进步,让食物的保鲜能力大幅提升。普通人不惯储备,是对国家能力的信心,对市场灵敏度的信赖。这种共识,不会被轻易打破。

  这也是为什么用常识即可判断这则消息“内涵”的原因。中国的供应体系形成有年,这几十年来效率已经大幅提升。有了这个基本面,在常规情况下,很难想象再出现大幅度市场失灵、社会节奏紊乱的状况。

  随着后续信息的发布,疑云自会烟消云散。所谓“储备物资”,不过是应对疫情管制措施的准备,避免因出行限制造成生活不便,这是临时的、局部的措施,与整体性的方针政策无关。

  网络上的一时喧嚣也可照见一些现实:生活在今天的人,对“储备物资”实在太陌生了,家给人足、随时取用是公认的“正常”。人们没有物资紧缺的紧迫感,吃穿用度都在市场里摆着,只不过等待我们去购买罢了。当然,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说,家庭储备一些物资仍然有必要。

  其实达到这个社会阶段并不容易,这是几十年持续发展的结果。一则被过度解读的消息引发了一场舆论喧嚣,也是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契机:不误读这个信息,根本上是因为今天的社会基础;形成这样社会基础的历史经验,更值得深入总结。


编辑:钱谦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不曲解“储备物资”,关键要看社会基础

时间:2021-11-03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这句话随即被放大解读,在互联网上引发众多猜测。

  随后,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澄清,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商务部每年都会例行发布消费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通知,《通知》正是基于前期应对疫情的经验,提出有效举措,确保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可见,网上很多猜测属实“想多了”。其实,看到这个消息,如果理性思考片刻,把自己周遭的环境打量一圈,就能发现“储备物资”和社会现实太不贴合了。

  今天很多人的生活基本到了“家无隔夜粮”的地步,人们“储备物资”的上限,不过是食物的保质期。普通人几乎很罕见有意储备物资的习惯了,甚至“浪费”已经成了备受诟病的社会问题。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过度解读的消息传来、人们倍感错愕的原因,信息里的联想和正常生活的样态差距实在太大。

  之所以今天少有物资储备的经验,往大了说,这有赖于国力的显著提高,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造就了物质生产的丰富和商品流通的便利;往小了说,这是冰箱、冷链等技术进步,让食物的保鲜能力大幅提升。普通人不惯储备,是对国家能力的信心,对市场灵敏度的信赖。这种共识,不会被轻易打破。

  这也是为什么用常识即可判断这则消息“内涵”的原因。中国的供应体系形成有年,这几十年来效率已经大幅提升。有了这个基本面,在常规情况下,很难想象再出现大幅度市场失灵、社会节奏紊乱的状况。

  随着后续信息的发布,疑云自会烟消云散。所谓“储备物资”,不过是应对疫情管制措施的准备,避免因出行限制造成生活不便,这是临时的、局部的措施,与整体性的方针政策无关。

  网络上的一时喧嚣也可照见一些现实:生活在今天的人,对“储备物资”实在太陌生了,家给人足、随时取用是公认的“正常”。人们没有物资紧缺的紧迫感,吃穿用度都在市场里摆着,只不过等待我们去购买罢了。当然,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说,家庭储备一些物资仍然有必要。

  其实达到这个社会阶段并不容易,这是几十年持续发展的结果。一则被过度解读的消息引发了一场舆论喧嚣,也是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契机:不误读这个信息,根本上是因为今天的社会基础;形成这样社会基础的历史经验,更值得深入总结。


编辑:钱谦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