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时间:2023-06-28来源:中国青年报点击量:422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拦”的个体。其中,很多施暴者尚未建立起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特别是那些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

  网暴群体时不时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触网时间越来越早、上网率更高。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高的上网率,反映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职能部门防范青少年网暴风险的难度。

  另一个原因在于,真正的网络实名制还没有推行。哲学家韩炳哲在《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中写道,网络暴力是匿名的,这也正是它的威力所在。姓名与尊重如影随形,因为姓名是认可的基础,认可总是指名道姓的。虽然现在需要输入手机号才能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并且账号会实时显示IP属地信息,但网民在实际使用时,依然是以匿名状态为主。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暴受害者的维权程序更为复杂,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施暴者。

  此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随意发言。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评估、批判和创造等能力。如今,我们身处媒介化社会之中,许多互联网平台遵循“流量为王”的信息传播逻辑,这也诱导了青少年接触或者发布这些“唯流量”的网络暴力语言,从而使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

  因此,社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层面,以父母为代表的“初级群体”,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引导孩子树立同理心意识,这样才能对网络中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给予更多的包容。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行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比如,相关行业要为“家长管理”提供工具,如信息过滤和防网络沉迷系统。

  在学校教育方面,应该支持分步骤地推动各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英国传播学者利文斯通认为,在孩子们接触互联网之前,他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正如学习阅读和写作对于学习其他内容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作为持续进行学习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涉及青少年如何安全筛选、获取以及发布互联网信息,尤其体现在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上。

  对此,各地中小学校应该行动起来,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规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简单给孩子们灌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妨通过展开情景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网暴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从而更具同理心,约束好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言行。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将有助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打击网络暴力法律法规的出台,是保障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基础。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强化,又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其中,引导青少年培养在网络空间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在社交媒体正确发表观点,无疑至关重要。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黄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时间:2023-06-28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拦”的个体。其中,很多施暴者尚未建立起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特别是那些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

  网暴群体时不时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触网时间越来越早、上网率更高。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高的上网率,反映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职能部门防范青少年网暴风险的难度。

  另一个原因在于,真正的网络实名制还没有推行。哲学家韩炳哲在《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中写道,网络暴力是匿名的,这也正是它的威力所在。姓名与尊重如影随形,因为姓名是认可的基础,认可总是指名道姓的。虽然现在需要输入手机号才能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并且账号会实时显示IP属地信息,但网民在实际使用时,依然是以匿名状态为主。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暴受害者的维权程序更为复杂,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施暴者。

  此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随意发言。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评估、批判和创造等能力。如今,我们身处媒介化社会之中,许多互联网平台遵循“流量为王”的信息传播逻辑,这也诱导了青少年接触或者发布这些“唯流量”的网络暴力语言,从而使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

  因此,社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层面,以父母为代表的“初级群体”,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引导孩子树立同理心意识,这样才能对网络中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给予更多的包容。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行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比如,相关行业要为“家长管理”提供工具,如信息过滤和防网络沉迷系统。

  在学校教育方面,应该支持分步骤地推动各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英国传播学者利文斯通认为,在孩子们接触互联网之前,他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正如学习阅读和写作对于学习其他内容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作为持续进行学习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涉及青少年如何安全筛选、获取以及发布互联网信息,尤其体现在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上。

  对此,各地中小学校应该行动起来,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规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简单给孩子们灌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妨通过展开情景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网暴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从而更具同理心,约束好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言行。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将有助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打击网络暴力法律法规的出台,是保障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基础。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强化,又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其中,引导青少年培养在网络空间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在社交媒体正确发表观点,无疑至关重要。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黄骏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