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 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时间:2023-07-04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414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发布。 卢奕教授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陈静)老花眼在医学上称“老视”,是因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而引起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就如白头发一样自然发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3日对记者表示,老花眼并不是一种无法治疗的眼病,只要选择科学、合适的诊疗方式就能重新收获全程视力、改善视觉质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记者当日获悉,由权威眼科专家携手编撰的《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下称:报告)刚刚面世。据此,中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问题人群占比56.9%,达3.9亿人。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正处在职业发展“黄金期”,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老花眼会直接影响个人发展信心,如果患者本身有近视问题更需要多副眼镜来回更换,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卢奕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会出现的视力问题,老花通常在38岁左右出现,高峰在42岁到44岁,52岁以上人群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常见症状为视近物困难、眼睛易疲劳、需要强照明等。虽存在遗传、药物、用眼习惯等其他致病因素,但年龄增长引起的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仍是导致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中老年人用眼场景不断变化,用眼强度增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行为并不少见,这进一步加速了视觉问题的发生。

  为全面洞悉数据背后的行为机制,报告针对中国中老年人用眼习惯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电子产品在中老年群体的普及,40岁以上人群使用手机和电脑时间很长,近距离视力存在问题的人群比例高达92%。除了视觉健康困扰外,老花问题会持续影响工作、生活和情绪,年纪越轻、学历越高受影响越大。多数年轻患者不愿意被认为“衰老”,这不仅影响处理事情的节奏和效率,甚至会导致悲伤情绪、视觉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据了解,报告的编撰得到诸多专家的关注与支持,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等。

  如何恢复晶状体调节能力或借助外力实现视觉质量提升,成了矫治老花眼的关键。根据报告,由于大众对老花眼的认知不够,超过65%患者的老花眼还未得到矫正。因此,提高老视健康认知、科普科学治疗方式迫在眉睫。

  报告指出,临床上有两种矫治老视方式可供患者按需选择。据介绍,以往最常见的就是佩戴老花镜或角膜接触镜。但是经常有老年人在地摊上买一副老花或随意使用他人老花眼镜习惯,从而引发更多问题。卢奕教授直言,就现在中年人希望改善视觉质量、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需求来说,老花镜已经难以满足,因此患者开始关注手术方式。

  据介绍,相较于角膜激光手术,通过进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手术由于其长久稳定优势更受认可,能够满足患者脱镜和全程视力的需求。例如,通过选择植入可以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的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替换失去调节力的自然晶状体,重新高清优异视觉,还可以一体化解决白内障、远视、近视等多个眼部问题。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提醒民众:35岁以后要定期做眼部检查,提早关注眼健康,一旦发现老花眼问题,要尽早前往专业眼科机构检查。在专家、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惠及老花人群。(完)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 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时间:2023-07-04来源:中国新闻网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发布。 卢奕教授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陈静)老花眼在医学上称“老视”,是因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而引起眼睛的调节功能下降,就如白头发一样自然发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3日对记者表示,老花眼并不是一种无法治疗的眼病,只要选择科学、合适的诊疗方式就能重新收获全程视力、改善视觉质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记者当日获悉,由权威眼科专家携手编撰的《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下称:报告)刚刚面世。据此,中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问题人群占比56.9%,达3.9亿人。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正处在职业发展“黄金期”,是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老花眼会直接影响个人发展信心,如果患者本身有近视问题更需要多副眼镜来回更换,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卢奕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会出现的视力问题,老花通常在38岁左右出现,高峰在42岁到44岁,52岁以上人群老花眼的发病率接近100%;常见症状为视近物困难、眼睛易疲劳、需要强照明等。虽存在遗传、药物、用眼习惯等其他致病因素,但年龄增长引起的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仍是导致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中老年人用眼场景不断变化,用眼强度增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行为并不少见,这进一步加速了视觉问题的发生。

  为全面洞悉数据背后的行为机制,报告针对中国中老年人用眼习惯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电子产品在中老年群体的普及,40岁以上人群使用手机和电脑时间很长,近距离视力存在问题的人群比例高达92%。除了视觉健康困扰外,老花问题会持续影响工作、生活和情绪,年纪越轻、学历越高受影响越大。多数年轻患者不愿意被认为“衰老”,这不仅影响处理事情的节奏和效率,甚至会导致悲伤情绪、视觉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据了解,报告的编撰得到诸多专家的关注与支持,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等。

  如何恢复晶状体调节能力或借助外力实现视觉质量提升,成了矫治老花眼的关键。根据报告,由于大众对老花眼的认知不够,超过65%患者的老花眼还未得到矫正。因此,提高老视健康认知、科普科学治疗方式迫在眉睫。

  报告指出,临床上有两种矫治老视方式可供患者按需选择。据介绍,以往最常见的就是佩戴老花镜或角膜接触镜。但是经常有老年人在地摊上买一副老花或随意使用他人老花眼镜习惯,从而引发更多问题。卢奕教授直言,就现在中年人希望改善视觉质量、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需求来说,老花镜已经难以满足,因此患者开始关注手术方式。

  据介绍,相较于角膜激光手术,通过进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手术由于其长久稳定优势更受认可,能够满足患者脱镜和全程视力的需求。例如,通过选择植入可以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的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替换失去调节力的自然晶状体,重新高清优异视觉,还可以一体化解决白内障、远视、近视等多个眼部问题。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提醒民众:35岁以后要定期做眼部检查,提早关注眼健康,一旦发现老花眼问题,要尽早前往专业眼科机构检查。在专家、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惠及老花人群。(完)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