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自己的腰突就诊经历分享到了社交平台,意外获得了很多年轻人感同身受的评论,甚至被拉入了一个叫做“腰不突战队”的群聊。
群里,疼痛是大家共通的感受。有人腰疼好几年,拧老干妈盖子太用力就会疼得“像无数根针扎入身体”;有人屁股连着小腿外侧疼,早上走几十米,脚底自发热,“踩风火轮一样”;也有人腿疼到不能站不能走,在床上躺平两个月,等到第三个月能走了,脚底出现了轻微电流感,“症状仿佛开盲盒”。
除了疼,还有麻木。有人在群里形容,脚麻就像蹲久了厕所突然站起;有人形容小腿“木木的”,好像冻僵了一样。
我进群时还不到400人,没过多久就近乎满员。新的人不断加入,焦急地在群里询问:“腰疼腿麻怎么办?”“请大家帮我看看我的核磁片子”“该保守还是手术?”“手术有作用吗?”“北京哪家医院按摩效果最好?”
群里有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18岁。“我这么年轻,失去了跑跳能力,实在是太痛苦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这个小时候经常在广告中看见的“中老年疾病”,如今出现在更多年轻人身上。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25-39岁之间的年轻人中,“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相当于每7人中就有1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居各年龄段首位。
“一些年轻人事业还没突出,腰先突出了。”很不幸,26岁的我成为了其中之一。
疼痛
腰疼是突然到来的。
去年12月的一个早晨,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来,听到身体的某处传来一声弹响。在那之后,腰臀处的疼痛像鼻涕虫一样黏住了我,甩也甩不掉。洗澡时弯腰俯身,蹲下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我都会忍不住“哎哟”叫出来,再忍着疼一点一点把自己挪成直立的状态。
起初,我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像过去一样,过几天就好了,照常工作生活,熬夜写稿。直到一个月后,疼痛从腰臀转移到了腿上。
我的右腿开始剧痛。一次,我在河边接听工作电话,在寒风中徘徊了半小时。当我结束电话走去和朋友约饭的地点时,右腿的疼痛感开始加重。路程只需花短短10分钟,于我却仿佛长达一世纪。我拖着右腿走几秒休息一会儿,走到距离饭店100米的红绿灯路口时,疼痛到达了顶峰,脚掌触到地面就有针扎似的麻疼感。那一刻,我甚至觉得我走不过这个路口。
我去了医院。如果说人的身体是一台机器,脊柱则是这台机器最重要的支撑骨。它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5个部分组成,其中,腰椎有5节,承担着最大的身体重量,越靠下的节段承受的压力越大。
医生告诉我,腰椎间盘就像是一个填充轮胎,外圈是坚固的纤维环,里面则填充着果冻质地的髓核。腰椎每两节之间都有一个“轮胎”,在减震的同时支撑身体的所有扭曲运动。如果“轮胎”外圈磨损过多,中间的填充物会遭到挤压,发生形变。“轮胎”轻微鼓包叫做“膨出”或“突出”,“轮胎”破了填充物流出来,则叫做“脱出”。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最靠下的腰5-骶1节段,也是较严重的“脱出型、马尾神经受压”。脱出的髓核侵占了本属于脊神经的椎管空间,压迫到控制肢体的神经根,就会引发剧烈疼痛。马尾神经则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后,严重时会导致下肢功能异常甚至大小便失禁。
医生看着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要不是你的椎管先天比较宽,压迫成这样你可能已经疼得动不了了,甚至大小便异常。你这么年轻,怎么把腰搞成这样?”
久坐
我从小没有练习舞蹈,没有受过外伤,那段时间由于新冠疫情,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坐在桌前。
“你坐的时间太久了。”医生冲我摇头。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在2020年发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显示,除了腰骶先天异常、遗传等特殊情况,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
腰突不是一天形成的。人在平躺状态下,脊柱承载体重压力约为25%,站立时为100%,坐着的时候压力能达到150%,如果坐姿不端正,脊柱承压会达到250%。当腰椎长时间处于过度负荷状态,比如长时间保持坐或蹲的姿势、坐姿和睡姿不对,“轮胎”一直被挤压,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就会加速,最终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今年6月,一国际合作的研究团队针对腰痛分析了1990年至2020年来自超过 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约有6.19亿例腰痛病例,与1990年相比增长60.4%。其中,每10万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最高的是中欧和东欧等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相对较低。近四分之一由腰痛引起的“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被归因于职业性疼痛,包括长时间坐着或站立。
“别人也久坐,怎么就你这么突出?”我似乎只能把原因归结于“自作自受”:平日不爱运动,在桌前一坐就是几小时,还常常喜欢盘腿和翘二郎腿,时不时熬夜——这都是腰椎大忌。
过去的我从没觉得久坐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高中时代,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10点是我的每日常态,每天最大的活动量是学校要求的20分钟跑操。
病友冯雪告诉我,她曾在高一的某天午睡后,突然起不来床,痛到完全无法走路。但那天下午还要数学月考,她在室友连拖带拽的帮助下一点点挪到了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腰突的可怕,瘫痪了一样,完全走不了路,痛得撕心裂肺。”
工作后的运动量更是少得可怜。当代“打工人”一旦忙起来,很少有人能坚持每隔40分钟挪一下屁股。更多人窝在工位上一待就是一整天,运动全靠上下班通勤和工作摸鱼接水。下班后筋疲力尽只想在沙发上“葛优瘫”,健身房一周去不了一次。
据《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在2017年中国不同省份的年龄标准化腰痛患病率中,北京、香港、澳门占据前三位。《2022中国作息报告》显示,25-45周岁的人,平均每周会工作5.3天,平均每天需要工作8.6小时。漫长的工作时间圈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久坐成为了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在确诊腰突前,我忘了我有多长时间没运动,等到疼痛找上门,很多运动却已经做不了了。
对抗
“能不能不手术?”我问医生,情绪一度有些崩溃。
“你的情况太严重了,如果保守3周没有效果,建议尽快手术。”医生说。
离开医院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医疗器械店买了个护腰。当腰部被包裹起来的时候,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仿佛少了一些。我开始在淘宝搜索“腰突必备物品”:累计好评1万+的床上护腰垫、月销6000+的人体工学椅、腰突必备的艾灸,还有各类舒缓理疗按摩仪。我蹲点抢了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挂了中医院的按摩理疗科和针灸科。
躺在针灸科的病床上,我统计了下,这间治疗室有6张病床,其中3张上躺着的是和我情况类似的年轻人。
我听见隔壁帘子里一个小哥在和医生抱怨,晚上下班回到家腰酸疼得厉害,感觉自己除了躺着什么都做不了。但工作无法停下,他只能每周挂医院的针灸专家号,每次扎完能轻松几天,可维持不了多久。他已经来了3个月,“再扎一个月,没效果就去手术”。
还有一个16岁的小姑娘,爸爸领着她来,两人各自躺上了病床。爸爸对医生说:“大夫你帮我看看我女儿,她最近腰疼得难受,月经也不规律。”
除了“腰不突战队”,我还加入了不同的“突友”群。一位才17岁的小姑娘,打羽毛球后“腿疼到不行”,去医院检查发现有多节膨出。医生建议少久坐少跑跳,但高中生要高考,“怎么可能不久坐?”
和我年龄相仿的冯雪,腰突伴随了她10年,期间急性期发作过两次,最近一次发作在研二毕业求职季。那段时间她天天泡在图书馆,带着保温杯和电脑写毕业论文、准备秋招,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天从图书馆出来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她刚开心地蹲下来,腰就闪了,熟悉的疼痛感又向她袭来。“我只能一边躺平,一边焦虑自己能不能赶快好。大家都找到工作了,但我手里一个offer都没有。”
28岁的罗薇在加拿大生活,她和我一样有腰5-骶1巨大突出,同时马尾神经受压。腰突第一次发作是在2021年。当时的她还误以为自己只是把腰扭了,依旧每天从事服务员工作,忍痛从上午11点一直站到晚上10点 。“前两天腰痛到不能转身不能弯腰,但我要上班,只能硬着身子去了。”
后来,腰疼变成了腿疼,疼痛会在雨雪天和生理期加重。回国后,罗薇希望家人带自己去看看腿,“但他们觉得我是骗人的,让我多运动,说我是因为运动不够才疼”。
担心和焦虑变成了罗薇生活里的常态,连喷嚏都不敢打。“我总担心第二天就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了,感觉自己变成了玻璃人。”家里床比较软,腰难受时,罗薇会选择睡在地上。坐久了,就会在家里绕着圈走,“像动物园里有刻板行为的动物一样”。
除了身体上的疼痛,还有旁人的不理解。“我看你好好的啊,怎么坐这么一会儿就受不了?”“很多人都腰突,怎么就你这么邪乎?”“你奶奶腰疼几十年了,她什么都能干,你为什么干不了?”24岁的病友琪琪和我说,她妈妈不建议她做手术,很害怕要照顾一个术后无法自理的“瘫痪”。“别人都是儿女陪着母亲去看病,而妈妈这么大年纪却要照顾我,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手术
我辗转跑了三四家医院,第一建议都是手术。
我不甘心,问一个中医正骨科医生这种情况是否要手术,医生开玩笑:“我是卖茄子的,这话你应该去问卖土豆的。”“你这么大突出要想完全康复,概率大概是中彩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在2020年发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康复治疗可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功能的改善,但可能复发。仅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而我害怕的,就是我的马尾神经受压后可能会出现的马尾综合征,下肢及会阴部疼痛,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
真正让我决定手术的,是麻木症状的出现。躺平保守两周后,我的右脚脚趾突然丧失了知觉,它已经感受不到疼了。同时,我的活动能力也在下降,过去能走1小时才感到不舒服,后面去了趟700米外的面包店,回程腰腿胀痛。
我选择了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医生通过7mm的手术切口,到达椎间盘突出位置,在管道和孔镜的辅助下,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切除,达到神经根减压目的。在术前我被告知,复发率高达7%,在手术中不算低。但相比对神经损伤的惧怕,微创手术更能让我心安。
手术是全麻,经历过局麻的病友告诉我,那是个更“刻骨”铭心的体验。打开通道的过程如同神经被敲打,摘除髓核时,不小心触碰到神经,刺痛感如同电击。
在骨科住院病房里,我几乎是最年轻的一个。办手续时,旁边一位68岁的奶奶拉着我:“姑娘,你妈妈刚刚好像扭着了,你要不要去看看。”我还在疑惑,转头一看刚刚和我聊天的阿姨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我和奶奶亮了亮住院手环,“我也是来住院的病人。”
一项全球性研究表明,腰痛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大约85岁时观察到峰值。腰痛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还在工作年龄的成年人影响较小。但康复科医生和我说,他接触到的腰突年轻人群正在逐渐增加,“年纪小的,突出反而更严重”。
一个24岁的“突友”和我说,她保守治疗了7个月,见证5位腰突的患者成功实现无症状。“但他们都40多岁了,有充足的时间恢复。我周围的95后,大家都没有保守成功,反而更严重了。”她也想做手术。
第一次躺着被推着去手术室时,在外面等候的其他患者家属看着我,我听见他们议论,“这么年轻就做手术”。
等我彻底从麻醉中恢复意识,我的嗓子仿佛塞了两团棉花,这是气管插管残留的症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清除得很干净。关于手术我毫无印象,只记得在手术室外等待时,周围有医护人员来来去去,像极了电视剧里的场景。两个男医生搭着肩膀走过去,一位护士从我身边走过喊了一句:“啊!今天天气真好,好通透,适合晚上去爬山。”
从二楼的大玻璃窗往外看,天空是很干净的蓝色,几棵高大的松树被风吹得晃动,我也很想爬山。
共存
手术后并没有我想象的“从此解放,长舒一口气”的放松感,担心从“我会不会下肢瘫痪”转移到“做这个动作会不会复发”。
我继续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术后恢复进度。许多人在评论区回复我,有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和我症状类似,纠结是否要手术,“遇上腰突,毕业即失业”。更多的是和我一样做完手术的年轻人,大家分享自己“拆盲盒”般的术后症状,突然的降温或者大幅度动作,就容易让脚底产生像蚂蚁爬着一样的酸麻,腰部针刺般隐隐作痛。这些症状总会让人害怕:最近康复训练是不是过度了,是不是哪个喷嚏打坏了,最后回到一个始终存在的担忧:我是不是要复发了?
手术后的症状,我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症状严重时,我还会怀疑手术的作用,是不是不做手术会更好?但谁也不知道另一个选项会发生什么。
接受“我再也回不到原本健康的状态”,可能是未来要一直面临的课题。
北医三院的医生对我说,腰椎微创术后的推荐休息时间是3个月。第一个月需要尽量卧床,6周后纤维环创口开始逐渐愈合,可以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后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状态。
但社会对腰椎病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许多病友最多只能请到一个月的假。一个在“大厂”工作的女孩术后休息了20天去上班,结果在复工两周后因为一个喷嚏复发,疼痛比术前更厉害。她很崩溃:“早知道不该这么早上班,但我真的请不到更长时间假了。”
复工后,每坐一小时,脚底的麻木感会明显到你无法忽视,下班后腰腿有明显的酸累感。术后剧烈疼痛没有再找上门,已经是一大幸事。
我仿佛一个表面正常的“半残疾患者”。行走自如,却暂时难以下蹲,去商场要特地找无障碍厕所。
弯腰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比如,拿洗衣机里的衣服时,我得先把一侧腿跪下,为此,我买了一根80厘米长的垃圾夹,它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让我可以在不弯腰的情况下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东西。
但垃圾夹不在身边时,事情就变得艰辛起来,让人从“社恐”变为“社牛”。某次独自去医院拿药,我的手机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在尝试失败后,我不得不拦住一个女孩,“我刚做完手术没法弯腰,可以麻烦你帮我捡一下手机吗?”
有次在麦当劳,因为取餐等待时间太长,腰部酸痛的我环顾四周,却没有空着的长椅,只好询问坐在我身边的男生能否挪一挪,男生体贴地让出了一个位置,我终于得以躺下。
拎重物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一个腰突选择保守治疗的朋友和我开玩笑,说我们得的是“富贵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有多娇气”。
对于女性而言,未来面临着更多考验。妊娠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怀孕会对腰椎造成很大压力,育儿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个22岁做了微创手术的朋友一脸愁容地问我:“我还没谈过恋爱,未来结婚怀孕可怎么办呀?”
和腰椎健康相比,许多事情都要被迫往后靠。我已经近5个月没有去过电影院和剧场。长途旅行暂时也是一种奢望。和朋友出去玩,所有包含久坐、钻洞、攀爬的项目都与我无缘,吃火锅坐一小时就要起来站一会儿。
我把所有带跟的鞋子都收了起来,日常只穿方便穿脱的平底鞋和运动鞋。我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可以翻转的“番茄钟”计时器,自带久坐提醒功能,好评1万+,但售价190元。太贵了,我还是默默选择了手机计时器。
我开始成为腰椎相关话题的“话唠”,忍不住以自己为反面教材举例:千万不能久坐,不能跷二郎腿,不能盘腿坐,要注意睡姿,用软硬合适的床垫,一定要注意运动。
即将术后5个月的我,暂时还没能实现手术当天许下的爬山愿望。我关注了许多比我早做手术的博主,大家都回到了日常生活中,和腰突共存。其中有一个19岁的妹妹在一年前做了手术,每日坚持更新。我看着她从疼痛,到恢复日常生活,最后在300多天时,去看了她最爱的歌手的演唱会。
“希望一年后的我也可以。”我又许下一个新的愿望。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自己的腰突就诊经历分享到了社交平台,意外获得了很多年轻人感同身受的评论,甚至被拉入了一个叫做“腰不突战队”的群聊。
群里,疼痛是大家共通的感受。有人腰疼好几年,拧老干妈盖子太用力就会疼得“像无数根针扎入身体”;有人屁股连着小腿外侧疼,早上走几十米,脚底自发热,“踩风火轮一样”;也有人腿疼到不能站不能走,在床上躺平两个月,等到第三个月能走了,脚底出现了轻微电流感,“症状仿佛开盲盒”。
除了疼,还有麻木。有人在群里形容,脚麻就像蹲久了厕所突然站起;有人形容小腿“木木的”,好像冻僵了一样。
我进群时还不到400人,没过多久就近乎满员。新的人不断加入,焦急地在群里询问:“腰疼腿麻怎么办?”“请大家帮我看看我的核磁片子”“该保守还是手术?”“手术有作用吗?”“北京哪家医院按摩效果最好?”
群里有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18岁。“我这么年轻,失去了跑跳能力,实在是太痛苦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这个小时候经常在广告中看见的“中老年疾病”,如今出现在更多年轻人身上。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25-39岁之间的年轻人中,“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相当于每7人中就有1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居各年龄段首位。
“一些年轻人事业还没突出,腰先突出了。”很不幸,26岁的我成为了其中之一。
疼痛
腰疼是突然到来的。
去年12月的一个早晨,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来,听到身体的某处传来一声弹响。在那之后,腰臀处的疼痛像鼻涕虫一样黏住了我,甩也甩不掉。洗澡时弯腰俯身,蹲下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我都会忍不住“哎哟”叫出来,再忍着疼一点一点把自己挪成直立的状态。
起初,我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像过去一样,过几天就好了,照常工作生活,熬夜写稿。直到一个月后,疼痛从腰臀转移到了腿上。
我的右腿开始剧痛。一次,我在河边接听工作电话,在寒风中徘徊了半小时。当我结束电话走去和朋友约饭的地点时,右腿的疼痛感开始加重。路程只需花短短10分钟,于我却仿佛长达一世纪。我拖着右腿走几秒休息一会儿,走到距离饭店100米的红绿灯路口时,疼痛到达了顶峰,脚掌触到地面就有针扎似的麻疼感。那一刻,我甚至觉得我走不过这个路口。
我去了医院。如果说人的身体是一台机器,脊柱则是这台机器最重要的支撑骨。它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5个部分组成,其中,腰椎有5节,承担着最大的身体重量,越靠下的节段承受的压力越大。
医生告诉我,腰椎间盘就像是一个填充轮胎,外圈是坚固的纤维环,里面则填充着果冻质地的髓核。腰椎每两节之间都有一个“轮胎”,在减震的同时支撑身体的所有扭曲运动。如果“轮胎”外圈磨损过多,中间的填充物会遭到挤压,发生形变。“轮胎”轻微鼓包叫做“膨出”或“突出”,“轮胎”破了填充物流出来,则叫做“脱出”。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就发生在最靠下的腰5-骶1节段,也是较严重的“脱出型、马尾神经受压”。脱出的髓核侵占了本属于脊神经的椎管空间,压迫到控制肢体的神经根,就会引发剧烈疼痛。马尾神经则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后,严重时会导致下肢功能异常甚至大小便失禁。
医生看着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要不是你的椎管先天比较宽,压迫成这样你可能已经疼得动不了了,甚至大小便异常。你这么年轻,怎么把腰搞成这样?”
久坐
我从小没有练习舞蹈,没有受过外伤,那段时间由于新冠疫情,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坐在桌前。
“你坐的时间太久了。”医生冲我摇头。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在2020年发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显示,除了腰骶先天异常、遗传等特殊情况,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
腰突不是一天形成的。人在平躺状态下,脊柱承载体重压力约为25%,站立时为100%,坐着的时候压力能达到150%,如果坐姿不端正,脊柱承压会达到250%。当腰椎长时间处于过度负荷状态,比如长时间保持坐或蹲的姿势、坐姿和睡姿不对,“轮胎”一直被挤压,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就会加速,最终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今年6月,一国际合作的研究团队针对腰痛分析了1990年至2020年来自超过 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约有6.19亿例腰痛病例,与1990年相比增长60.4%。其中,每10万人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最高的是中欧和东欧等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相对较低。近四分之一由腰痛引起的“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被归因于职业性疼痛,包括长时间坐着或站立。
“别人也久坐,怎么就你这么突出?”我似乎只能把原因归结于“自作自受”:平日不爱运动,在桌前一坐就是几小时,还常常喜欢盘腿和翘二郎腿,时不时熬夜——这都是腰椎大忌。
过去的我从没觉得久坐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高中时代,从早上7点坐到晚上10点是我的每日常态,每天最大的活动量是学校要求的20分钟跑操。
病友冯雪告诉我,她曾在高一的某天午睡后,突然起不来床,痛到完全无法走路。但那天下午还要数学月考,她在室友连拖带拽的帮助下一点点挪到了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腰突的可怕,瘫痪了一样,完全走不了路,痛得撕心裂肺。”
工作后的运动量更是少得可怜。当代“打工人”一旦忙起来,很少有人能坚持每隔40分钟挪一下屁股。更多人窝在工位上一待就是一整天,运动全靠上下班通勤和工作摸鱼接水。下班后筋疲力尽只想在沙发上“葛优瘫”,健身房一周去不了一次。
据《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在2017年中国不同省份的年龄标准化腰痛患病率中,北京、香港、澳门占据前三位。《2022中国作息报告》显示,25-45周岁的人,平均每周会工作5.3天,平均每天需要工作8.6小时。漫长的工作时间圈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久坐成为了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在确诊腰突前,我忘了我有多长时间没运动,等到疼痛找上门,很多运动却已经做不了了。
对抗
“能不能不手术?”我问医生,情绪一度有些崩溃。
“你的情况太严重了,如果保守3周没有效果,建议尽快手术。”医生说。
离开医院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的医疗器械店买了个护腰。当腰部被包裹起来的时候,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仿佛少了一些。我开始在淘宝搜索“腰突必备物品”:累计好评1万+的床上护腰垫、月销6000+的人体工学椅、腰突必备的艾灸,还有各类舒缓理疗按摩仪。我蹲点抢了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挂了中医院的按摩理疗科和针灸科。
躺在针灸科的病床上,我统计了下,这间治疗室有6张病床,其中3张上躺着的是和我情况类似的年轻人。
我听见隔壁帘子里一个小哥在和医生抱怨,晚上下班回到家腰酸疼得厉害,感觉自己除了躺着什么都做不了。但工作无法停下,他只能每周挂医院的针灸专家号,每次扎完能轻松几天,可维持不了多久。他已经来了3个月,“再扎一个月,没效果就去手术”。
还有一个16岁的小姑娘,爸爸领着她来,两人各自躺上了病床。爸爸对医生说:“大夫你帮我看看我女儿,她最近腰疼得难受,月经也不规律。”
除了“腰不突战队”,我还加入了不同的“突友”群。一位才17岁的小姑娘,打羽毛球后“腿疼到不行”,去医院检查发现有多节膨出。医生建议少久坐少跑跳,但高中生要高考,“怎么可能不久坐?”
和我年龄相仿的冯雪,腰突伴随了她10年,期间急性期发作过两次,最近一次发作在研二毕业求职季。那段时间她天天泡在图书馆,带着保温杯和电脑写毕业论文、准备秋招,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天从图书馆出来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她刚开心地蹲下来,腰就闪了,熟悉的疼痛感又向她袭来。“我只能一边躺平,一边焦虑自己能不能赶快好。大家都找到工作了,但我手里一个offer都没有。”
28岁的罗薇在加拿大生活,她和我一样有腰5-骶1巨大突出,同时马尾神经受压。腰突第一次发作是在2021年。当时的她还误以为自己只是把腰扭了,依旧每天从事服务员工作,忍痛从上午11点一直站到晚上10点 。“前两天腰痛到不能转身不能弯腰,但我要上班,只能硬着身子去了。”
后来,腰疼变成了腿疼,疼痛会在雨雪天和生理期加重。回国后,罗薇希望家人带自己去看看腿,“但他们觉得我是骗人的,让我多运动,说我是因为运动不够才疼”。
担心和焦虑变成了罗薇生活里的常态,连喷嚏都不敢打。“我总担心第二天就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了,感觉自己变成了玻璃人。”家里床比较软,腰难受时,罗薇会选择睡在地上。坐久了,就会在家里绕着圈走,“像动物园里有刻板行为的动物一样”。
除了身体上的疼痛,还有旁人的不理解。“我看你好好的啊,怎么坐这么一会儿就受不了?”“很多人都腰突,怎么就你这么邪乎?”“你奶奶腰疼几十年了,她什么都能干,你为什么干不了?”24岁的病友琪琪和我说,她妈妈不建议她做手术,很害怕要照顾一个术后无法自理的“瘫痪”。“别人都是儿女陪着母亲去看病,而妈妈这么大年纪却要照顾我,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手术
我辗转跑了三四家医院,第一建议都是手术。
我不甘心,问一个中医正骨科医生这种情况是否要手术,医生开玩笑:“我是卖茄子的,这话你应该去问卖土豆的。”“你这么大突出要想完全康复,概率大概是中彩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在2020年发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经过康复治疗可达到临床症状的缓解及功能的改善,但可能复发。仅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而我害怕的,就是我的马尾神经受压后可能会出现的马尾综合征,下肢及会阴部疼痛,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
真正让我决定手术的,是麻木症状的出现。躺平保守两周后,我的右脚脚趾突然丧失了知觉,它已经感受不到疼了。同时,我的活动能力也在下降,过去能走1小时才感到不舒服,后面去了趟700米外的面包店,回程腰腿胀痛。
我选择了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医生通过7mm的手术切口,到达椎间盘突出位置,在管道和孔镜的辅助下,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切除,达到神经根减压目的。在术前我被告知,复发率高达7%,在手术中不算低。但相比对神经损伤的惧怕,微创手术更能让我心安。
手术是全麻,经历过局麻的病友告诉我,那是个更“刻骨”铭心的体验。打开通道的过程如同神经被敲打,摘除髓核时,不小心触碰到神经,刺痛感如同电击。
在骨科住院病房里,我几乎是最年轻的一个。办手续时,旁边一位68岁的奶奶拉着我:“姑娘,你妈妈刚刚好像扭着了,你要不要去看看。”我还在疑惑,转头一看刚刚和我聊天的阿姨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我和奶奶亮了亮住院手环,“我也是来住院的病人。”
一项全球性研究表明,腰痛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大约85岁时观察到峰值。腰痛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还在工作年龄的成年人影响较小。但康复科医生和我说,他接触到的腰突年轻人群正在逐渐增加,“年纪小的,突出反而更严重”。
一个24岁的“突友”和我说,她保守治疗了7个月,见证5位腰突的患者成功实现无症状。“但他们都40多岁了,有充足的时间恢复。我周围的95后,大家都没有保守成功,反而更严重了。”她也想做手术。
第一次躺着被推着去手术室时,在外面等候的其他患者家属看着我,我听见他们议论,“这么年轻就做手术”。
等我彻底从麻醉中恢复意识,我的嗓子仿佛塞了两团棉花,这是气管插管残留的症状。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清除得很干净。关于手术我毫无印象,只记得在手术室外等待时,周围有医护人员来来去去,像极了电视剧里的场景。两个男医生搭着肩膀走过去,一位护士从我身边走过喊了一句:“啊!今天天气真好,好通透,适合晚上去爬山。”
从二楼的大玻璃窗往外看,天空是很干净的蓝色,几棵高大的松树被风吹得晃动,我也很想爬山。
共存
手术后并没有我想象的“从此解放,长舒一口气”的放松感,担心从“我会不会下肢瘫痪”转移到“做这个动作会不会复发”。
我继续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术后恢复进度。许多人在评论区回复我,有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和我症状类似,纠结是否要手术,“遇上腰突,毕业即失业”。更多的是和我一样做完手术的年轻人,大家分享自己“拆盲盒”般的术后症状,突然的降温或者大幅度动作,就容易让脚底产生像蚂蚁爬着一样的酸麻,腰部针刺般隐隐作痛。这些症状总会让人害怕:最近康复训练是不是过度了,是不是哪个喷嚏打坏了,最后回到一个始终存在的担忧:我是不是要复发了?
手术后的症状,我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症状严重时,我还会怀疑手术的作用,是不是不做手术会更好?但谁也不知道另一个选项会发生什么。
接受“我再也回不到原本健康的状态”,可能是未来要一直面临的课题。
北医三院的医生对我说,腰椎微创术后的推荐休息时间是3个月。第一个月需要尽量卧床,6周后纤维环创口开始逐渐愈合,可以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后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状态。
但社会对腰椎病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许多病友最多只能请到一个月的假。一个在“大厂”工作的女孩术后休息了20天去上班,结果在复工两周后因为一个喷嚏复发,疼痛比术前更厉害。她很崩溃:“早知道不该这么早上班,但我真的请不到更长时间假了。”
复工后,每坐一小时,脚底的麻木感会明显到你无法忽视,下班后腰腿有明显的酸累感。术后剧烈疼痛没有再找上门,已经是一大幸事。
我仿佛一个表面正常的“半残疾患者”。行走自如,却暂时难以下蹲,去商场要特地找无障碍厕所。
弯腰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比如,拿洗衣机里的衣服时,我得先把一侧腿跪下,为此,我买了一根80厘米长的垃圾夹,它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让我可以在不弯腰的情况下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东西。
但垃圾夹不在身边时,事情就变得艰辛起来,让人从“社恐”变为“社牛”。某次独自去医院拿药,我的手机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在尝试失败后,我不得不拦住一个女孩,“我刚做完手术没法弯腰,可以麻烦你帮我捡一下手机吗?”
有次在麦当劳,因为取餐等待时间太长,腰部酸痛的我环顾四周,却没有空着的长椅,只好询问坐在我身边的男生能否挪一挪,男生体贴地让出了一个位置,我终于得以躺下。
拎重物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一个腰突选择保守治疗的朋友和我开玩笑,说我们得的是“富贵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有多娇气”。
对于女性而言,未来面临着更多考验。妊娠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怀孕会对腰椎造成很大压力,育儿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个22岁做了微创手术的朋友一脸愁容地问我:“我还没谈过恋爱,未来结婚怀孕可怎么办呀?”
和腰椎健康相比,许多事情都要被迫往后靠。我已经近5个月没有去过电影院和剧场。长途旅行暂时也是一种奢望。和朋友出去玩,所有包含久坐、钻洞、攀爬的项目都与我无缘,吃火锅坐一小时就要起来站一会儿。
我把所有带跟的鞋子都收了起来,日常只穿方便穿脱的平底鞋和运动鞋。我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可以翻转的“番茄钟”计时器,自带久坐提醒功能,好评1万+,但售价190元。太贵了,我还是默默选择了手机计时器。
我开始成为腰椎相关话题的“话唠”,忍不住以自己为反面教材举例:千万不能久坐,不能跷二郎腿,不能盘腿坐,要注意睡姿,用软硬合适的床垫,一定要注意运动。
即将术后5个月的我,暂时还没能实现手术当天许下的爬山愿望。我关注了许多比我早做手术的博主,大家都回到了日常生活中,和腰突共存。其中有一个19岁的妹妹在一年前做了手术,每日坚持更新。我看着她从疼痛,到恢复日常生活,最后在300多天时,去看了她最爱的歌手的演唱会。
“希望一年后的我也可以。”我又许下一个新的愿望。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