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承载着厚重考古史和音乐史的东方古老乐器,为观众勾勒出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轨迹。
如果说音乐是文明的密码,那乐器就是凝固的文化。走进武汉各大博物馆,种类丰富的古代音乐文物正静候知音,成为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最佳见证者。
无愧为“八音之首”
在音乐文物领域,曾侯乙编钟无疑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纪录片《国乐的侧脸》中的《和鸣》篇,便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深入分析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八音之首”。
参与该集节目录制的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编钟理论家李幼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创作团队当年多次来到武汉音乐学院,为《和鸣》篇筹备拍摄素材,最终在今年推出完整节目,“四年磨一片,给节目打上了鲜明的荆楚烙印。”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编钟可谓是湖北人最熟悉的“国宝”。据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介绍,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
全套编钟共65件,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而最令人称道的是,这套编钟音乐性能出色,除镈钟之外的64件钟均能达到“一钟双音”的演奏效果,整套编钟的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被誉为稀世珍宝。
学术界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更有学者将曾侯乙编钟与兵马俑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雄赳赳”的打击乐器
同样入选省博十大“镇馆之宝”的崇阳铜鼓,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铜鼓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打击乐器,这件崇阳铜鼓于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铜鼓质地厚实古朴,花纹流畅粗放,被网友形容为“看上去就雄赳赳的,很有气场”,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
与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造型奇伟的崇阳铜鼓相比,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三房湾遗址的陶铃就小巧多了。其铃身呈扁圆形,通高5.4厘米、口径7-9.8厘米,铃体两面阴刻兽面纹,叩之即能发音。据专家介绍,陶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是双音钟的雏形。也有观点认为,先民发明陶铃,是受到了花卉形状的启发。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应该是现代人眼中最有文化底蕴的乐器之一。而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浮雕十弦琴,或许能满足大家对古琴的完美想象。
该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通体涂黑漆,上朱绘纹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征,是迄今所见先秦至西汉时最精美的古琴之一。琴身分为音箱与尾板两部分,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板微翘,其下有拴弦柱。据专家分析,十弦琴在战国时代还承担着法器的角色,用于祭祀时与天地沟通。
古代音乐人也很会玩
看着这些古老乐器,参观者很难不去想象,古人是如何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武汉博物馆藏的一组灰陶女乐俑,就给很多影视剧创作者提供了灵感。
这组女乐俑出土于武汉市武昌区何家垅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共5人,均为跽坐式。其中2人演奏琵琶,其余三人各持拍板、排箫、吹管。其中4人为成年女性,头梳高髻;另1人为少女,个头稍矮,头梳双髻。这5人均面容饱满,神色肃然,身姿端正,为参观者开拓了“丝竹之声相和”的想象空间。
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则更能体现唐朝时音乐舞蹈的多元发展。该器物出土于陕西西安鲜于廉墓,色彩艳丽,闻名海内外,它展示了一支由3位胡人和2位汉人组成的乐队,骑在骆驼上进行着表演。
据悉,骆驼载乐是集乐舞、杂技和马戏于一体的百戏节目,在唐代民间尤为活跃。据考古学家分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所表现的场景,应该是长安街头的一群百戏艺人,正兴致勃勃地为千年前集市上的老百姓们展示着绝活儿。
(图片来源:各博物馆官方网站)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承载着厚重考古史和音乐史的东方古老乐器,为观众勾勒出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轨迹。
如果说音乐是文明的密码,那乐器就是凝固的文化。走进武汉各大博物馆,种类丰富的古代音乐文物正静候知音,成为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最佳见证者。
无愧为“八音之首”
在音乐文物领域,曾侯乙编钟无疑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纪录片《国乐的侧脸》中的《和鸣》篇,便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深入分析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八音之首”。
参与该集节目录制的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编钟理论家李幼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创作团队当年多次来到武汉音乐学院,为《和鸣》篇筹备拍摄素材,最终在今年推出完整节目,“四年磨一片,给节目打上了鲜明的荆楚烙印。”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编钟可谓是湖北人最熟悉的“国宝”。据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介绍,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
全套编钟共65件,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而最令人称道的是,这套编钟音乐性能出色,除镈钟之外的64件钟均能达到“一钟双音”的演奏效果,整套编钟的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被誉为稀世珍宝。
学术界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更有学者将曾侯乙编钟与兵马俑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雄赳赳”的打击乐器
同样入选省博十大“镇馆之宝”的崇阳铜鼓,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铜鼓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打击乐器,这件崇阳铜鼓于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铜鼓质地厚实古朴,花纹流畅粗放,被网友形容为“看上去就雄赳赳的,很有气场”,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
与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造型奇伟的崇阳铜鼓相比,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三房湾遗址的陶铃就小巧多了。其铃身呈扁圆形,通高5.4厘米、口径7-9.8厘米,铃体两面阴刻兽面纹,叩之即能发音。据专家介绍,陶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是双音钟的雏形。也有观点认为,先民发明陶铃,是受到了花卉形状的启发。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应该是现代人眼中最有文化底蕴的乐器之一。而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浮雕十弦琴,或许能满足大家对古琴的完美想象。
该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通体涂黑漆,上朱绘纹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征,是迄今所见先秦至西汉时最精美的古琴之一。琴身分为音箱与尾板两部分,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板微翘,其下有拴弦柱。据专家分析,十弦琴在战国时代还承担着法器的角色,用于祭祀时与天地沟通。
古代音乐人也很会玩
看着这些古老乐器,参观者很难不去想象,古人是如何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武汉博物馆藏的一组灰陶女乐俑,就给很多影视剧创作者提供了灵感。
这组女乐俑出土于武汉市武昌区何家垅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共5人,均为跽坐式。其中2人演奏琵琶,其余三人各持拍板、排箫、吹管。其中4人为成年女性,头梳高髻;另1人为少女,个头稍矮,头梳双髻。这5人均面容饱满,神色肃然,身姿端正,为参观者开拓了“丝竹之声相和”的想象空间。
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则更能体现唐朝时音乐舞蹈的多元发展。该器物出土于陕西西安鲜于廉墓,色彩艳丽,闻名海内外,它展示了一支由3位胡人和2位汉人组成的乐队,骑在骆驼上进行着表演。
据悉,骆驼载乐是集乐舞、杂技和马戏于一体的百戏节目,在唐代民间尤为活跃。据考古学家分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所表现的场景,应该是长安街头的一群百戏艺人,正兴致勃勃地为千年前集市上的老百姓们展示着绝活儿。
(图片来源:各博物馆官方网站)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