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河北邢台出土距今400余年石碑 见证遍野莲花盛景

时间:2023-07-25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312

  中新网石家庄7月24日电(赵丹媚 张鹏翔)河北省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24日消息,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近日出土一通明朝莲花池碑,碑文重点描述的莲花绽放盛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此间水资源丰沛,生态环境优良,对后续研究当地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将碑上的文字进行碑拓。王晓燕摄


  该碑通体青石质地,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仅为碑身和碑座,碑额尚未出土。碑文为楷书,落款为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据此推算该碑距今已有414年历史。碑文右下部分略有模糊,但依旧能辨认出所刻内容为明万历年间李廷修的《题莲花池》。

  “数亩芳池万柄莲,不知开凿是何年。红花出水浑如锦,翠叶浮波恰似盘。绿柳黄芦依岸长,紫鸯白鸟向沙眠。渔歌疑令声闻处,菡萏香中泛钓舡。”短短56个字,精准再现当年遍野莲花,水鸟栖息,荷叶如盘,渔歌声声的盛景。


图为碑刻的文字被拓印在纸上。王晓燕摄


  “据史料记载,沙河一带有种植莲藕的悠久历史。元代时,沙河两岸就有荷花池,明清时期更是大片种植莲藕。”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张国勇说,此碑佐证了明朝时期此间莲藕种植的历史,为研究当地莲藕种植相关情况提供了罕见的实物史料,具有重要的补史价值。

  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理事、邢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孟魁认为,该碑的出土对于研究明万历年间人文景观、书法雕刻、莲藕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河北邢台出土距今400余年石碑 见证遍野莲花盛景

时间:2023-07-2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石家庄7月24日电(赵丹媚 张鹏翔)河北省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24日消息,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近日出土一通明朝莲花池碑,碑文重点描述的莲花绽放盛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此间水资源丰沛,生态环境优良,对后续研究当地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将碑上的文字进行碑拓。王晓燕摄


  该碑通体青石质地,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仅为碑身和碑座,碑额尚未出土。碑文为楷书,落款为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据此推算该碑距今已有414年历史。碑文右下部分略有模糊,但依旧能辨认出所刻内容为明万历年间李廷修的《题莲花池》。

  “数亩芳池万柄莲,不知开凿是何年。红花出水浑如锦,翠叶浮波恰似盘。绿柳黄芦依岸长,紫鸯白鸟向沙眠。渔歌疑令声闻处,菡萏香中泛钓舡。”短短56个字,精准再现当年遍野莲花,水鸟栖息,荷叶如盘,渔歌声声的盛景。


图为碑刻的文字被拓印在纸上。王晓燕摄


  “据史料记载,沙河一带有种植莲藕的悠久历史。元代时,沙河两岸就有荷花池,明清时期更是大片种植莲藕。”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张国勇说,此碑佐证了明朝时期此间莲藕种植的历史,为研究当地莲藕种植相关情况提供了罕见的实物史料,具有重要的补史价值。

  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理事、邢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孟魁认为,该碑的出土对于研究明万历年间人文景观、书法雕刻、莲藕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