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发表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这是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 “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白皮书介绍,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拼搏奋斗出来的。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
白皮书强调,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小艺摘取了白皮书正文第二部分“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中“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共享。
同小艺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既是人民仓廪实、衣食足,也是人民知礼节、明荣辱。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了巍峨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深刻改变,精神力量显著增强。
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全体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更加成熟。人民英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成为新时代的明星偶像,全社会日益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故事广为传诵,红色旅游成为时尚,红色传统焕发时代光芒,人们在感悟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新闻媒体、影视出版、文学艺术、网络空间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积极反映发展进步的社会本质,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专栏4)。从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到城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完善,基本实现免费或低价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平台、“云端博物馆”蓬勃兴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速形成,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时尚的文化场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文化需求。影视出版繁荣发展,“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大片云集,精品图书不断呈现,人们享受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化盛宴。文化娱乐领域乱象有效整治,天清气朗风气正在形成。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人们不出国门也能欣赏世界顶级文艺演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人们在行走中华大地、领略大好河山中感悟中华文化之美、陶冶心灵情操。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从竞技体育到群众性体育活动,从国际赛事摘金夺银到闲暇时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全民健身强健着民族筋骨、强大着民族力量,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凝聚了民族精神,点亮了人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挥毫泼墨、吟诗诵词成为青少年的新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传统文化更可游可感可知、更好懂好听好读。考古研究成果丰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古典艺术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基因,丰富时代内涵,注入时尚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孝老爱亲、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弘扬,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奋斗品质、家国情怀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发扬光大,凝聚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中医药、武术、京剧、茶道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美食美景受到热捧,影视综艺、网络文学、流行音乐广受欢迎。56处世界遗产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
《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这是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 “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白皮书介绍,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体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的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拼搏奋斗出来的。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
白皮书强调,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小艺摘取了白皮书正文第二部分“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中“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共享。
同小艺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既是人民仓廪实、衣食足,也是人民知礼节、明荣辱。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了巍峨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深刻改变,精神力量显著增强。
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全体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更加成熟。人民英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成为新时代的明星偶像,全社会日益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革命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故事广为传诵,红色旅游成为时尚,红色传统焕发时代光芒,人们在感悟革命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新闻媒体、影视出版、文学艺术、网络空间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展示昂扬向上的社会主流,积极反映发展进步的社会本质,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专栏4)。从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到城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持续完善,基本实现免费或低价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显著增强。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平台、“云端博物馆”蓬勃兴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加速形成,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时尚的文化场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具有创意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文化需求。影视出版繁荣发展,“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大片云集,精品图书不断呈现,人们享受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化盛宴。文化娱乐领域乱象有效整治,天清气朗风气正在形成。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人们不出国门也能欣赏世界顶级文艺演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人们在行走中华大地、领略大好河山中感悟中华文化之美、陶冶心灵情操。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从竞技体育到群众性体育活动,从国际赛事摘金夺银到闲暇时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全民健身强健着民族筋骨、强大着民族力量,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凝聚了民族精神,点亮了人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挥毫泼墨、吟诗诵词成为青少年的新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传统文化更可游可感可知、更好懂好听好读。考古研究成果丰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灿烂成就。越来越多的人陶醉于古典艺术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基因,丰富时代内涵,注入时尚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孝老爱亲、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弘扬,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奋斗品质、家国情怀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发扬光大,凝聚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中医药、武术、京剧、茶道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美食美景受到热捧,影视综艺、网络文学、流行音乐广受欢迎。56处世界遗产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