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格桑卓玛:在“堆谐之乡”翩然起舞

时间:2023-08-08来源:新华网点击量:285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8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拉孜县第八届堆谐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拉孜县艺术团“90后”演员格桑卓玛头戴华丽的巴珠(缀满珠玉的藏族头饰),身穿明艳的邦典(藏族色条围裙),唱着轻快欢乐的藏歌,精湛的堆谐表演引得台下观众高声喝彩。

堆谐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表演者以六弦琴扎木念为伴奏乐器。拉孜堆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县被誉为“堆谐之乡”,当地堆谐文化群众基础深厚。

  28岁的格桑卓玛是拉孜堆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5岁时就已经能跟着父亲进行堆谐的唱跳。2014年,熟练掌握扎木念的格桑卓玛加入拉孜县艺术团。她说,要把堆谐表演得又精又好,贵在坚持。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镜子前整理妆容(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表演前,格桑卓玛为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描眉(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表演前,格桑卓玛在后台整理妆容(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格桑卓玛(中)和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一起表演堆谐(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格桑卓玛和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一起表演堆谐(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洲鹏 摄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格桑卓玛:在“堆谐之乡”翩然起舞

时间:2023-08-08来源:新华网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8月4日,在西藏自治区拉孜县第八届堆谐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拉孜县艺术团“90后”演员格桑卓玛头戴华丽的巴珠(缀满珠玉的藏族头饰),身穿明艳的邦典(藏族色条围裙),唱着轻快欢乐的藏歌,精湛的堆谐表演引得台下观众高声喝彩。

堆谐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藏族特色民间舞蹈,表演者以六弦琴扎木念为伴奏乐器。拉孜堆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孜县被誉为“堆谐之乡”,当地堆谐文化群众基础深厚。

  28岁的格桑卓玛是拉孜堆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5岁时就已经能跟着父亲进行堆谐的唱跳。2014年,熟练掌握扎木念的格桑卓玛加入拉孜县艺术团。她说,要把堆谐表演得又精又好,贵在坚持。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家中为扎木念琴调音(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排练前,格桑卓玛在镜子前整理妆容(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表演前,格桑卓玛为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描眉(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堆谐表演前,格桑卓玛在后台整理妆容(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格桑卓玛(中)和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一起表演堆谐(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格桑卓玛和拉孜县艺术团的队友一起表演堆谐(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洲鹏 摄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