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很多人学,但总需要有人学。”李右溪对甲骨文专业“一见钟情”,毕业后依然坚持在这门“冷门绝学”里,做起了甲骨文科普短视频博主。
学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在我国已发现的大约4500个甲骨文单字中,仍有近2/3无法被释读,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最高10万元/字重金悬赏破译人员。
古文字破译人员成了市场上“重金难求”的人才。
就业市场上还有一些学着传统冷门专业的学生也意外备受青睐,成了“香饽饽”。
在河北师范大学今年举办的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来自京津冀的36家单位一共提供了750余个就业岗位,岗位数是应届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的28.8倍。在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大多数焊接专业的毕业生手握多份Offer(录用通知)。
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学本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右溪在古代汉语课程上第一次了解到了每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会有一种好奇心,想知道每个字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凭着极大的兴趣,李右溪选择了甲骨文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可没想到,这一专业“又难又冷门”。
她告诉记者:“刚开始都不认识‘字’,入门的书半天可能只能看一页,就算看懂字了,却不知道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读研阶段,李右溪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就连写毕业论文也是边学边做研究”。
去过互联网公司工作,又重新拾起甲骨文专业,李右溪还是想“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领域。“汉字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背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很多人在李右溪的讲解下,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李右溪觉得,“学习甲骨文就像在‘破案’,一部古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远古科学技术文化史,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学古文字真的是毕业即失业吗?”她在自己的短视频中回答了这一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一冷门专业虽然可以找的工作没有那么多,但少且稳定,受市场经济影响小,像考古文博机构、编辑出版、教育科研机构,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都会需要古文字专业人才。”
不过,她也坦言,虽然竞争压力没有热门专业的压力大,“但薪资普遍偏低倒是真的,靠的主要就是热爱”。
年轻人开始依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择业,曾经的冷门专业“热”了起来。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
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深圳博物馆藏品保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蔡明看来,近年来,一些考古类影视作品和相关纪录片的热播,带火了考古学专业。
考古学专业是一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也不是挣大钱、挣快钱的行业”。蔡明建议,“如果仅仅是受影视作品影响而报考是不成熟的,真实的工作场景或许跟想象中不一样,在考古一线工作需要吃苦与坚持”。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张春长坦言,之前的考古、文博专业还属于“在象牙塔里的冷门小众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等,这些专业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喜欢上了考古与文博专业,这是一个好趋势”。
张春长告诉记者,“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但目前,我国考古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仍迫在眉睫,特别是中高级职称人才是极度缺乏的,这一行业人才的缺口一时间难以得到填补”。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40个,但从业人员仅有19.0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757人,仅占6.7%;中级职称24129人,占12.7%。
他也观察到,大量考古文物机构特别是一些文物大省,都正在进行大范围招聘,并采取相应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文物考古事业。“‘十四五’期间,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扩充编制至180人,现有在编人员仅有60余人,近几年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在他看来,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我国力争到2025年文物考古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壮大考古人才队伍,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因此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远大于考古学毕业生的人数。”
“中央、各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博物馆、设有文博考古专业的高校、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文化旅游部门、美术馆、拍卖行、文物鉴定机构、文物商店、海关、出版社、报社等单位都是主要的就业去向,所以未来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张春长说。
面向国家所需、行业发展,冷门专业背后蕴含更大的人才市场需求
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专业前,陈洪英“完全没听说过”。在了解专业情况的家人建议下,她选择了这一专业。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她早早就拿到了Offer(录用通知)。
陈洪英和同学们经常会聊起“去哪里就业”的话题。在她看来,尽管专业名称“很冷”,就业选择却很多元。“可以选择船舶行业、航空航天、科技公司,也可以选择一些电子信息类专业对口的工作等。我收到五六份Offer(录用通知)都算数量少的。”
工作近一个月,陈洪英更加了解了自己所学领域的重要性。她告诉记者,“研究生阶段跟着课题组做项目,初步接触了国家战略所需的工作。入职后更了解到,我们现在处在海洋强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才缺口比较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发挥自己所学知识”。
“严格意义上讲,水声工程从诞生开始就是海洋声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迟骋告诉记者,该领域学习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与普通信息技术专业是一样的,也涉及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技术探索。
“虽然大家一听这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就业市场一点都不冷,供不应求。”他说,从国家战略需求来说,当下海洋领域人才缺口比较大,个人就业选择就更多了,“央企、国企、科研院所、高校、前沿科技企业等,都可以投递简历。”
“社会不断发展,行业发生变化,一些冷门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其实是在逐渐升温的,像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等在快速发展下,相关高端制造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张静说,既懂技术又懂智能化的人才是制造业的紧缺人才。
这一人才紧缺在焊接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焊工排名12名,连续3年上榜。和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人才缺口显而易见。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焊接专业教师杨淼森说,焊接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永久连接和密封连接的一项技术,用途非常广泛,既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制造、船舰制造等重大工程,生活中遇到大多数产品都可能需要用到焊接工艺。“与传统印象中不同,其实不少看似接地气的技术落后,同样也会掣肘行业的发展。”
“但大家的认识往往不够,可能还认为焊接就是传统的迸着火花的操作方式,劳动条件还艰苦。”杨淼森坦言,希望社会对此类专业的认知度更高一点,这对焊接方向人才培养更有利。“技术是与时俱进的,比如材料技术发展了,自动控制技术发展了,焊接也在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自动控制、机器深度学习等方式,都能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焊接。”
由于每年焊接专业仅招一个班30人,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成问题。“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离不开焊接。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矿产、交通运输业等11个重要领域,新材料、先进能源、海洋技术、空天技术等8大前沿技术,以及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实现需要焊接人才的支持。因为抢手,他们的薪资水平也都比较高。”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不需要很多人学,但总需要有人学。”李右溪对甲骨文专业“一见钟情”,毕业后依然坚持在这门“冷门绝学”里,做起了甲骨文科普短视频博主。
学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实际上,在我国已发现的大约4500个甲骨文单字中,仍有近2/3无法被释读,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最高10万元/字重金悬赏破译人员。
古文字破译人员成了市场上“重金难求”的人才。
就业市场上还有一些学着传统冷门专业的学生也意外备受青睐,成了“香饽饽”。
在河北师范大学今年举办的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来自京津冀的36家单位一共提供了750余个就业岗位,岗位数是应届家政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的28.8倍。在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大多数焊接专业的毕业生手握多份Offer(录用通知)。
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学本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右溪在古代汉语课程上第一次了解到了每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会有一种好奇心,想知道每个字最初是什么样子的”。
凭着极大的兴趣,李右溪选择了甲骨文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可没想到,这一专业“又难又冷门”。
她告诉记者:“刚开始都不认识‘字’,入门的书半天可能只能看一页,就算看懂字了,却不知道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读研阶段,李右溪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学习,“就连写毕业论文也是边学边做研究”。
去过互联网公司工作,又重新拾起甲骨文专业,李右溪还是想“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领域。“汉字本身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背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很多人在李右溪的讲解下,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李右溪觉得,“学习甲骨文就像在‘破案’,一部古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远古科学技术文化史,里面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学古文字真的是毕业即失业吗?”她在自己的短视频中回答了这一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一冷门专业虽然可以找的工作没有那么多,但少且稳定,受市场经济影响小,像考古文博机构、编辑出版、教育科研机构,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都会需要古文字专业人才。”
不过,她也坦言,虽然竞争压力没有热门专业的压力大,“但薪资普遍偏低倒是真的,靠的主要就是热爱”。
年轻人开始依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择业,曾经的冷门专业“热”了起来。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
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深圳博物馆藏品保护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蔡明看来,近年来,一些考古类影视作品和相关纪录片的热播,带火了考古学专业。
考古学专业是一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也不是挣大钱、挣快钱的行业”。蔡明建议,“如果仅仅是受影视作品影响而报考是不成熟的,真实的工作场景或许跟想象中不一样,在考古一线工作需要吃苦与坚持”。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张春长坦言,之前的考古、文博专业还属于“在象牙塔里的冷门小众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等,这些专业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喜欢上了考古与文博专业,这是一个好趋势”。
张春长告诉记者,“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但目前,我国考古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仍迫在眉睫,特别是中高级职称人才是极度缺乏的,这一行业人才的缺口一时间难以得到填补”。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40个,但从业人员仅有19.0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2757人,仅占6.7%;中级职称24129人,占12.7%。
他也观察到,大量考古文物机构特别是一些文物大省,都正在进行大范围招聘,并采取相应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文物考古事业。“‘十四五’期间,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扩充编制至180人,现有在编人员仅有60余人,近几年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
在他看来,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我国力争到2025年文物考古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壮大考古人才队伍,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因此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远大于考古学毕业生的人数。”
“中央、各级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博物馆、设有文博考古专业的高校、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文化旅游部门、美术馆、拍卖行、文物鉴定机构、文物商店、海关、出版社、报社等单位都是主要的就业去向,所以未来的就业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张春长说。
面向国家所需、行业发展,冷门专业背后蕴含更大的人才市场需求
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专业前,陈洪英“完全没听说过”。在了解专业情况的家人建议下,她选择了这一专业。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她早早就拿到了Offer(录用通知)。
陈洪英和同学们经常会聊起“去哪里就业”的话题。在她看来,尽管专业名称“很冷”,就业选择却很多元。“可以选择船舶行业、航空航天、科技公司,也可以选择一些电子信息类专业对口的工作等。我收到五六份Offer(录用通知)都算数量少的。”
工作近一个月,陈洪英更加了解了自己所学领域的重要性。她告诉记者,“研究生阶段跟着课题组做项目,初步接触了国家战略所需的工作。入职后更了解到,我们现在处在海洋强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才缺口比较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可以发挥自己所学知识”。
“严格意义上讲,水声工程从诞生开始就是海洋声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迟骋告诉记者,该领域学习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与普通信息技术专业是一样的,也涉及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技术探索。
“虽然大家一听这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就业市场一点都不冷,供不应求。”他说,从国家战略需求来说,当下海洋领域人才缺口比较大,个人就业选择就更多了,“央企、国企、科研院所、高校、前沿科技企业等,都可以投递简历。”
“社会不断发展,行业发生变化,一些冷门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其实是在逐渐升温的,像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等在快速发展下,相关高端制造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张静说,既懂技术又懂智能化的人才是制造业的紧缺人才。
这一人才紧缺在焊接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焊工排名12名,连续3年上榜。和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人才缺口显而易见。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焊接专业教师杨淼森说,焊接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永久连接和密封连接的一项技术,用途非常广泛,既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制造、船舰制造等重大工程,生活中遇到大多数产品都可能需要用到焊接工艺。“与传统印象中不同,其实不少看似接地气的技术落后,同样也会掣肘行业的发展。”
“但大家的认识往往不够,可能还认为焊接就是传统的迸着火花的操作方式,劳动条件还艰苦。”杨淼森坦言,希望社会对此类专业的认知度更高一点,这对焊接方向人才培养更有利。“技术是与时俱进的,比如材料技术发展了,自动控制技术发展了,焊接也在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自动控制、机器深度学习等方式,都能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焊接。”
由于每年焊接专业仅招一个班30人,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成问题。“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离不开焊接。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矿产、交通运输业等11个重要领域,新材料、先进能源、海洋技术、空天技术等8大前沿技术,以及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实现需要焊接人才的支持。因为抢手,他们的薪资水平也都比较高。”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