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时间:2023-10-09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276

中新网山东胶州10月9日电 题: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作者 李明芮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上下“舞动”间,纷繁复杂的梅花图案已跃然纸上。近日,在胶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董丽霞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张张红纸在她的手中“蝶变”,上演方寸间的“指尖艺术”。


一张张红纸在董丽霞的手中“蝶变”。李明芮 摄


  剪纸又称刻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胶州剪纸历史久远,是山东剪纸的重要代表,也是胶州、胶南、黄岛三地剪纸艺术的统称。根据胶州地区墓葬的出土记载,1954年胶州洋河镇山子村张家茔(明墓)出土了明代的5幅剪纸,证明胶州剪纸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之久。


董丽霞教学生剪纸。李明芮 摄


  “我从小就喜欢剪纸。”董丽霞回忆起如何与剪纸结缘,她说,小时候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会贴窗花,看到窗花千姿百态的样子,自己很喜欢,就模仿窗花学着剪。“一剪就坚持到了现在。”

  “2009年退休后,我开始进入老年大学,系统学习胶州剪纸。”董丽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系统学习并不断探索后她发现,胶州剪纸刻工精细,图样基调明快质朴,工艺和韵味又具有南方精巧、纤秀的特点,是南北方文化交融的产物。“一张剪纸包含了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很多内容。它不仅是一张镂空的红纸,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记录者之一。”

  深入体会剪纸的丰富内涵后,董丽霞告诉记者,从2013年起,她就开始用胶州剪纸独特的纤巧工秀、简练明快,记录各地的民俗文化。“胶州的秧歌、陕西的扣碗、河北的凤穿牡丹等,都是我作品的元素。”

  2016年,为参加《中国民歌大会》节目,将胶州剪纸的艺术广泛传播,董丽霞耗时20多天创作了200多幅剪纸作品,用街铺楼宇、人间百态,表现赶集的热闹盛况,装点舞台。她说,“看到观众的热烈反响,以及对胶州剪纸的喜爱,我觉得做得一切都值了。”


董丽霞的剪纸课堂。李明芮 摄

  

被问及如何更好地传承胶州剪纸技艺,董丽霞说,近年来,她持续将剪纸带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同时她还多次参加非遗进社区活动,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剪纸走进千家万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他们喜欢剪纸,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我要尽个人所能,传承好我们的民族艺术,走好我们的剪纸之路,希望能把胶州剪纸带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让更多人欣赏剪纸艺术。”谈及未来,董丽霞如是说。(完)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时间:2023-10-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山东胶州10月9日电 题: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作者 李明芮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上下“舞动”间,纷繁复杂的梅花图案已跃然纸上。近日,在胶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董丽霞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一张张红纸在她的手中“蝶变”,上演方寸间的“指尖艺术”。


一张张红纸在董丽霞的手中“蝶变”。李明芮 摄


  剪纸又称刻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胶州剪纸历史久远,是山东剪纸的重要代表,也是胶州、胶南、黄岛三地剪纸艺术的统称。根据胶州地区墓葬的出土记载,1954年胶州洋河镇山子村张家茔(明墓)出土了明代的5幅剪纸,证明胶州剪纸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之久。


董丽霞教学生剪纸。李明芮 摄


  “我从小就喜欢剪纸。”董丽霞回忆起如何与剪纸结缘,她说,小时候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会贴窗花,看到窗花千姿百态的样子,自己很喜欢,就模仿窗花学着剪。“一剪就坚持到了现在。”

  “2009年退休后,我开始进入老年大学,系统学习胶州剪纸。”董丽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系统学习并不断探索后她发现,胶州剪纸刻工精细,图样基调明快质朴,工艺和韵味又具有南方精巧、纤秀的特点,是南北方文化交融的产物。“一张剪纸包含了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很多内容。它不仅是一张镂空的红纸,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记录者之一。”

  深入体会剪纸的丰富内涵后,董丽霞告诉记者,从2013年起,她就开始用胶州剪纸独特的纤巧工秀、简练明快,记录各地的民俗文化。“胶州的秧歌、陕西的扣碗、河北的凤穿牡丹等,都是我作品的元素。”

  2016年,为参加《中国民歌大会》节目,将胶州剪纸的艺术广泛传播,董丽霞耗时20多天创作了200多幅剪纸作品,用街铺楼宇、人间百态,表现赶集的热闹盛况,装点舞台。她说,“看到观众的热烈反响,以及对胶州剪纸的喜爱,我觉得做得一切都值了。”


董丽霞的剪纸课堂。李明芮 摄

  

被问及如何更好地传承胶州剪纸技艺,董丽霞说,近年来,她持续将剪纸带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剪纸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同时她还多次参加非遗进社区活动,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剪纸走进千家万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他们喜欢剪纸,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我要尽个人所能,传承好我们的民族艺术,走好我们的剪纸之路,希望能把胶州剪纸带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让更多人欣赏剪纸艺术。”谈及未来,董丽霞如是说。(完)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