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宋保华丨静享书韵美好 书写生命之光

时间:2023-10-16来源:圆梦dream点击量:522

天空是雄鹰翱翔的舞台,高峰是攀登者征服的使命,而阅读则是滋养心灵最好的良药。读书有味身忘老,诗书相伴滋味长,只要有书在手,才能感受到:在匆匆的旧时光里潜藏的书韵之美。


回见旧书香


这些年,我自己都记不清去过多少次琉璃厂的中国书店和潘家园的旧书摊了,每次去,卖书人对我都特别欢迎,我也从不辜负他们的热情,遇到自己喜爱的好书,从不讲价,必购回家。

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多年,对美术艺术类书籍有一种偏爱,每次逛书店都会关注这类书籍,以飨吾心灵。有一次,我逛北京成贤街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附近的旧书店,发现一本20多年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白雪石》,那一刻我如获至宝,“大红袍”可谓浓缩中国美术百年华章,是美术界的标杆,是给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高规格画集,入选画家都造诣深厚、艺术成就了得。于是我价都没还,就买了下来。

还有一次,在潘家园旧书摊,偶遇50年代的《解放军画报》合订本,满满当当的两大行李箱,翻阅后也让我内心欢喜,也是价都没还,就买了下来。回家后每每赏阅,都很满足,感慨遇到好书刊是要讲机缘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六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周末,我逛潘家园无意中看到叶嘉莹的恩师、周汝昌的密友、国学大师、清河同乡顾随先生的信札,真是太珍贵了,无奈要价昂贵,我囊中羞涩,却又特别的想要!我就灵机一动,打电话把清河县的著名企业家宋香瑞邀请到北京来考察,宋香瑞热爱文化事业,也非常有眼光,他看后不惜50多万元的重金全部买下,同时在清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又投资800多万元建成清河县顾随博物馆,这批信札也全部陈列其中,领导和游客们每每观赏到这些珍贵的资料都赞誉不已,宋香瑞购买顾随信札之事也被传为美谈。

至今,现任清河县企业家协会会长的宋香瑞都非常感谢我提供这个重要信息,无意之举助推了我能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心愿,也让我很是欣慰。如此几番,我被旧书摊的魅力深深吸引,嗅着旧书散发着的浓厚文化气息,让我无法自拔。


书媒结挚友


前些年,旧书摊的街上是熙熙攘攘,京内外的客人特别多,遇到志趣相投的,就攀谈一番。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逛旧书摊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于我而言,逛旧书摊已经由爱好变成习惯,看到那些陈列的旧书就像是检阅部队的士兵,心里感到很踏实,每每买下自己喜爱的图书,就像是打了胜仗一样,开心许久。

逛旧书摊久了,也和几位书摊老板成为了好朋友,这成为我逛书摊最大的收获。邯郸大名县的收藏家李飞,石家庄无极县的白建同,安徽省的收藏家李健,还有承德收藏家老根,都成了非常好的挚友,我与他们以书为媒,纵阅万古人生,畅想美好生活。我脑海会时常呈现这样的画面:邀挚友二三,品清净之茶,结悟道之友,饮豪情之酒,阅生活之韵,甚是美哉。

以摆旧书摊谋生的“买卖人”,真的令我特别敬佩。2022年,新冠疫情一再下沉,他们仍然不懈怠,不抱怨,精力充沛,每天忙忙碌碌,干劲十足。这几位朋友,都出生在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就在北京的各处旧书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联系客户,收书,卖书,下功夫研究市场,他们对自己的营生充满了热爱,也非常的乐观豁达。他们都性情洒脱有温度,目标明确有计划,肝胆相照有品格。

经过多年书韵浸染,对这几位书友来讲,他们对择书痴迷,对藏书热爱,旧书摊已经不是他们只为谋生的小本买卖,而是助人取利的高尚营生,蕴藏着些许的教育价值,他们是精神和心灵最富有的文化人,他们家有万卷书,心有无价宝,也是现世很有分量的收藏家。


读书为自由


当代的年轻人崇尚自由,大多会以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裴多菲•山陀尔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诗加以佐证。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但任何事物都是有边界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的自由,如果有,那一定是徜徉于书海中的灵魂。

我经常想:在古代,仅靠自己的藏书,司马迁写不出《史记》,马克思也写不出《资本论》,爱迪生、牛顿、达尔文也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后来我通过读书方才知晓,古代的图书馆只对司马迁这样的官吏开放,老百姓是不得问津的。老子曾经当过周朝的“守藏宝之史”即国立图书馆馆长,管理“百宝国书”,后来成为圣人的孔子也得向其学习求教。

汉代王充“书铺借书”的故事激励很多人,王充从小喜爱读书,无奈父亲身亡后,没钱继续读书,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一边干活儿维持家计,一边挤出时间自学。20岁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一个去京城洛阳太学里深造的机会,他先遇名师史学家班彪,学识渊博,旁征博引,打开了王充的知识界面;后又“书铺借书”,把街头的书铺当成自己的书斋,尽情地汲取知识养分。在洛阳求学的这几年间,王充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各家书铺,渐渐地,他博览群书,学识广博。后来他回乡隐居,专心从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具有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论衡】。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也没有停止读书。据毛主席的警卫员贲兰武讲述:有一次,给毛主席搬家,主席的行李是一平板车就没有啦,可主席的书籍共计“九万四千七百六十三册”,40名工作人员搬了整整七天,那种场面可想而知。诗书相伴滋味长,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而言,我深深地理解,书海是天地经纬,读书是自由之光。


盛世品书韵


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生产队捡麦穗,我总是揣本书,休息时就拿出来读,非常享受那种阳光下沐浴书香的感觉;上初中后,父亲宋殿友先生是我的初中老师,我和父亲一同住校,父亲鼓励我读书,我读书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连环画之类的书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便开始通读四大名著。当时我们读书都是夜里点小煤油灯,我的鼻子经常熏得黑黑的,后来父亲特地为我买了新灯罩,才有效缓解了黑鼻孔的尴尬。

参军后的我,不论是在新兵连,还是在85炮连当侦察兵,训练再苦再累,再忙再远,我都会在衣服兜里揣上一本书,休息间隙看上几眼,为自己补充了能量,也留下了念想。也是因为爱读书,我在部队走上了师旅政治部干事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回到地方后继续从事媒体工作,如今已经四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一本书陪伴在我的身旁,和我一起浪迹天涯。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运营,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的年轻人是有福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众多,但在快餐文化风靡,知识过度泛滥的情况下,“读书”难得,“好书”难求。宋朝大诗人陆游说:读书有味身忘老;我说:读书有味身益健。我劝诫现代的读书人,多走进书店,或旧书摊甄选几本经典好书,让时光慢下来,去好好品味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深切感受到眼前的幸福和盛世的美好。

这十年,我所供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美的常识》《美的36个追问》和《艺术家是怎样练成的》等等,还有优秀期刊《中国美术》《中国艺术》《油画》和老字号《连环画报》等都值得好好阅读,一次邂逅,一个故事,一段人生,一次感悟,寻觅美好时光,静享幸福滋味!


优秀美术作品赏析:

著名军旅油画家张文源油画《四姑娘山》






作者简介:


宋保华,男,中共党员,编辑,1966年1月出生,河北清河人,1983年10月参军,1990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先后在内蒙古军区包头市守备第二师,北京军区大同市第322医院,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服役,转业后在河北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宋保华丨静享书韵美好 书写生命之光

时间:2023-10-16来源:圆梦dream

天空是雄鹰翱翔的舞台,高峰是攀登者征服的使命,而阅读则是滋养心灵最好的良药。读书有味身忘老,诗书相伴滋味长,只要有书在手,才能感受到:在匆匆的旧时光里潜藏的书韵之美。


回见旧书香


这些年,我自己都记不清去过多少次琉璃厂的中国书店和潘家园的旧书摊了,每次去,卖书人对我都特别欢迎,我也从不辜负他们的热情,遇到自己喜爱的好书,从不讲价,必购回家。

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多年,对美术艺术类书籍有一种偏爱,每次逛书店都会关注这类书籍,以飨吾心灵。有一次,我逛北京成贤街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附近的旧书店,发现一本20多年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白雪石》,那一刻我如获至宝,“大红袍”可谓浓缩中国美术百年华章,是美术界的标杆,是给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高规格画集,入选画家都造诣深厚、艺术成就了得。于是我价都没还,就买了下来。

还有一次,在潘家园旧书摊,偶遇50年代的《解放军画报》合订本,满满当当的两大行李箱,翻阅后也让我内心欢喜,也是价都没还,就买了下来。回家后每每赏阅,都很满足,感慨遇到好书刊是要讲机缘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六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周末,我逛潘家园无意中看到叶嘉莹的恩师、周汝昌的密友、国学大师、清河同乡顾随先生的信札,真是太珍贵了,无奈要价昂贵,我囊中羞涩,却又特别的想要!我就灵机一动,打电话把清河县的著名企业家宋香瑞邀请到北京来考察,宋香瑞热爱文化事业,也非常有眼光,他看后不惜50多万元的重金全部买下,同时在清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他又投资800多万元建成清河县顾随博物馆,这批信札也全部陈列其中,领导和游客们每每观赏到这些珍贵的资料都赞誉不已,宋香瑞购买顾随信札之事也被传为美谈。

至今,现任清河县企业家协会会长的宋香瑞都非常感谢我提供这个重要信息,无意之举助推了我能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心愿,也让我很是欣慰。如此几番,我被旧书摊的魅力深深吸引,嗅着旧书散发着的浓厚文化气息,让我无法自拔。


书媒结挚友


前些年,旧书摊的街上是熙熙攘攘,京内外的客人特别多,遇到志趣相投的,就攀谈一番。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逛旧书摊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于我而言,逛旧书摊已经由爱好变成习惯,看到那些陈列的旧书就像是检阅部队的士兵,心里感到很踏实,每每买下自己喜爱的图书,就像是打了胜仗一样,开心许久。

逛旧书摊久了,也和几位书摊老板成为了好朋友,这成为我逛书摊最大的收获。邯郸大名县的收藏家李飞,石家庄无极县的白建同,安徽省的收藏家李健,还有承德收藏家老根,都成了非常好的挚友,我与他们以书为媒,纵阅万古人生,畅想美好生活。我脑海会时常呈现这样的画面:邀挚友二三,品清净之茶,结悟道之友,饮豪情之酒,阅生活之韵,甚是美哉。

以摆旧书摊谋生的“买卖人”,真的令我特别敬佩。2022年,新冠疫情一再下沉,他们仍然不懈怠,不抱怨,精力充沛,每天忙忙碌碌,干劲十足。这几位朋友,都出生在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就在北京的各处旧书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联系客户,收书,卖书,下功夫研究市场,他们对自己的营生充满了热爱,也非常的乐观豁达。他们都性情洒脱有温度,目标明确有计划,肝胆相照有品格。

经过多年书韵浸染,对这几位书友来讲,他们对择书痴迷,对藏书热爱,旧书摊已经不是他们只为谋生的小本买卖,而是助人取利的高尚营生,蕴藏着些许的教育价值,他们是精神和心灵最富有的文化人,他们家有万卷书,心有无价宝,也是现世很有分量的收藏家。


读书为自由


当代的年轻人崇尚自由,大多会以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裴多菲•山陀尔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诗加以佐证。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但任何事物都是有边界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的自由,如果有,那一定是徜徉于书海中的灵魂。

我经常想:在古代,仅靠自己的藏书,司马迁写不出《史记》,马克思也写不出《资本论》,爱迪生、牛顿、达尔文也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后来我通过读书方才知晓,古代的图书馆只对司马迁这样的官吏开放,老百姓是不得问津的。老子曾经当过周朝的“守藏宝之史”即国立图书馆馆长,管理“百宝国书”,后来成为圣人的孔子也得向其学习求教。

汉代王充“书铺借书”的故事激励很多人,王充从小喜爱读书,无奈父亲身亡后,没钱继续读书,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一边干活儿维持家计,一边挤出时间自学。20岁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一个去京城洛阳太学里深造的机会,他先遇名师史学家班彪,学识渊博,旁征博引,打开了王充的知识界面;后又“书铺借书”,把街头的书铺当成自己的书斋,尽情地汲取知识养分。在洛阳求学的这几年间,王充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各家书铺,渐渐地,他博览群书,学识广博。后来他回乡隐居,专心从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具有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论衡】。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也没有停止读书。据毛主席的警卫员贲兰武讲述:有一次,给毛主席搬家,主席的行李是一平板车就没有啦,可主席的书籍共计“九万四千七百六十三册”,40名工作人员搬了整整七天,那种场面可想而知。诗书相伴滋味长,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而言,我深深地理解,书海是天地经纬,读书是自由之光。


盛世品书韵


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生产队捡麦穗,我总是揣本书,休息时就拿出来读,非常享受那种阳光下沐浴书香的感觉;上初中后,父亲宋殿友先生是我的初中老师,我和父亲一同住校,父亲鼓励我读书,我读书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连环画之类的书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便开始通读四大名著。当时我们读书都是夜里点小煤油灯,我的鼻子经常熏得黑黑的,后来父亲特地为我买了新灯罩,才有效缓解了黑鼻孔的尴尬。

参军后的我,不论是在新兵连,还是在85炮连当侦察兵,训练再苦再累,再忙再远,我都会在衣服兜里揣上一本书,休息间隙看上几眼,为自己补充了能量,也留下了念想。也是因为爱读书,我在部队走上了师旅政治部干事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回到地方后继续从事媒体工作,如今已经四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一本书陪伴在我的身旁,和我一起浪迹天涯。

如今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运营,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的年轻人是有福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众多,但在快餐文化风靡,知识过度泛滥的情况下,“读书”难得,“好书”难求。宋朝大诗人陆游说:读书有味身忘老;我说:读书有味身益健。我劝诫现代的读书人,多走进书店,或旧书摊甄选几本经典好书,让时光慢下来,去好好品味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深切感受到眼前的幸福和盛世的美好。

这十年,我所供职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美的常识》《美的36个追问》和《艺术家是怎样练成的》等等,还有优秀期刊《中国美术》《中国艺术》《油画》和老字号《连环画报》等都值得好好阅读,一次邂逅,一个故事,一段人生,一次感悟,寻觅美好时光,静享幸福滋味!


优秀美术作品赏析:

著名军旅油画家张文源油画《四姑娘山》






作者简介:


宋保华,男,中共党员,编辑,1966年1月出生,河北清河人,1983年10月参军,1990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先后在内蒙古军区包头市守备第二师,北京军区大同市第322医院,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服役,转业后在河北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