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千年古刹凉州大云寺经修缮重启对外开放

时间:2023-11-21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249

中新社兰州11月20日电(记者 丁思)历时两年古建修缮与保护,千年古刹凉州大云寺旧貌换新颜,20日重启对外开放。当日,《凉州大云寺历史变迁展》作为辅展首次亮相。


11月20日,经保护修缮后,凉州大云寺旧貌换新颜,重启对外开放。郝生元 摄


  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大云寺,是武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原名宏藏寺,为前凉升平七年(公元363年)张天锡所建造,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名为大云寺,西夏时改为皇家护国寺。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副馆长任赟2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称,因年代久远,大云寺古建群存有地面破损、残缺不全,墙面酥碱、起甲开裂、空鼓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屋面的瓦片破损开裂,亟待保护修缮。

  此次工程,是当地官方继20世纪70年代修缮古钟楼、80年代油饰彩画古建筑后,再次展开保护规模最大的一次。

  任赟说,此次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历时两年。主要对大云寺古钟楼等六座单体建筑进行全面保护修缮,对开放区院落地面、围墙、内部给排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进行了整修,消除了文物建筑存在的各类病害,使大云寺文物古建筑安全及历史风貌展现上升到新水平。

  20日,武威市西夏博物馆还精心制作推出《凉州大云寺历史变迁展》作为辅展,从战国、前凉、唐、西夏、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七个历史阶段介绍了凉州大云寺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增设木质屏风、轿车实物作为新的看点。

  参访者可领略到保护修缮后大云寺古钟楼、火庙大殿、春秋阁及其配殿气势恢宏的建筑风采,还可以徜徉院落中,感受彩塑佛像、石质碑刻、楹联匾额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大云寺不仅是历史上河西走廊的名刹古寺,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任赟说,该寺院内发现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增修大云寺碑记》则记录了明代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到凉州募化修缮大云寺的事迹,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这都说明了大云寺是见证古丝绸之路佛教东传、中西往来的重要文物遗存。(完)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千年古刹凉州大云寺经修缮重启对外开放

时间:2023-11-2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11月20日电(记者 丁思)历时两年古建修缮与保护,千年古刹凉州大云寺旧貌换新颜,20日重启对外开放。当日,《凉州大云寺历史变迁展》作为辅展首次亮相。


11月20日,经保护修缮后,凉州大云寺旧貌换新颜,重启对外开放。郝生元 摄


  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大云寺,是武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原名宏藏寺,为前凉升平七年(公元363年)张天锡所建造,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名为大云寺,西夏时改为皇家护国寺。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副馆长任赟2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称,因年代久远,大云寺古建群存有地面破损、残缺不全,墙面酥碱、起甲开裂、空鼓脱落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屋面的瓦片破损开裂,亟待保护修缮。

  此次工程,是当地官方继20世纪70年代修缮古钟楼、80年代油饰彩画古建筑后,再次展开保护规模最大的一次。

  任赟说,此次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历时两年。主要对大云寺古钟楼等六座单体建筑进行全面保护修缮,对开放区院落地面、围墙、内部给排水、电气等配套设施进行了整修,消除了文物建筑存在的各类病害,使大云寺文物古建筑安全及历史风貌展现上升到新水平。

  20日,武威市西夏博物馆还精心制作推出《凉州大云寺历史变迁展》作为辅展,从战国、前凉、唐、西夏、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七个历史阶段介绍了凉州大云寺的历史变迁过程,并增设木质屏风、轿车实物作为新的看点。

  参访者可领略到保护修缮后大云寺古钟楼、火庙大殿、春秋阁及其配殿气势恢宏的建筑风采,还可以徜徉院落中,感受彩塑佛像、石质碑刻、楹联匾额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大云寺不仅是历史上河西走廊的名刹古寺,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任赟说,该寺院内发现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增修大云寺碑记》则记录了明代日本僧人沙门志满远渡重洋到凉州募化修缮大云寺的事迹,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这都说明了大云寺是见证古丝绸之路佛教东传、中西往来的重要文物遗存。(完)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