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中新健康丨科研人员研制神经导管 可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时间:2024-01-09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263

中新网武汉1月9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9日从武汉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戴红莲带领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神经导管,这种导管能够根据微环境的需要自发释放硫化氢气体,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是致残率较高的创伤,可导致患者肢体严重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部位通常会发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适度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可以促进愈合,但如果过度或不受控制,则会加剧神经组织损伤,延迟或阻碍神经恢复。

  过度的活性氧产生造成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如何抑制或利用过度产生的活性氧成为关键。

  研究中,戴红莲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神经导管,在导管内构建了自适应缓释硫化氢神经移植物。将导管植入体内后,可以利用损伤部位过度产生的活性氧触发硫化氢释放,而后由硫化氢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戴红莲解释说,硫化氢拥有优异的组织、生理屏障透过性和多种生理学效应,具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血管生成以及恢复能量代谢等功能,硫化氢的加入既能保护损伤神经免受进一步氧化损伤,又能调节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据介绍,上述成果克服了传统药物治疗和损伤神经病理微环境难调控的瓶颈问题,是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探索,亦可为其它神经疾病治疗及损伤组织修复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完)




编辑:甄泽昆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中新健康丨科研人员研制神经导管 可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时间:2024-01-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1月9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9日从武汉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戴红莲带领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神经导管,这种导管能够根据微环境的需要自发释放硫化氢气体,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是致残率较高的创伤,可导致患者肢体严重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部位通常会发生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适度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可以促进愈合,但如果过度或不受控制,则会加剧神经组织损伤,延迟或阻碍神经恢复。

  过度的活性氧产生造成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如何抑制或利用过度产生的活性氧成为关键。

  研究中,戴红莲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神经导管,在导管内构建了自适应缓释硫化氢神经移植物。将导管植入体内后,可以利用损伤部位过度产生的活性氧触发硫化氢释放,而后由硫化氢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戴红莲解释说,硫化氢拥有优异的组织、生理屏障透过性和多种生理学效应,具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血管生成以及恢复能量代谢等功能,硫化氢的加入既能保护损伤神经免受进一步氧化损伤,又能调节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据介绍,上述成果克服了传统药物治疗和损伤神经病理微环境难调控的瓶颈问题,是高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探索,亦可为其它神经疾病治疗及损伤组织修复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完)




编辑:甄泽昆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