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未成年校园暴力屡屡现身 规范校园安全管理不能“治标不治本”

时间:2021-12-09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点击量:536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封丘一女生被多人强迫脱衣服拍照,同时施暴女生对其扔烟头、用脚踹,用言语和暴力双重威胁,而相关视频更是在网络上大肆流传。12月8日,封丘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表示,已于12月6日将涉案违法行为人等6人全部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结果大快人心。施暴者受到应有处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处理结果,这可能是校园暴力最好的解决办法。根据警情通报消息,不难注意到这个细节——涉嫌违法行为人刘某年仅14岁。很难想象,14岁的孩子抽烟、霸凌、逼女生脱衣服,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社会人”,用欺凌别人的方式,显示自己的“高大”。很多网友在惊惧之余忍不住开始质疑:这些孩子究竟在学校里学了什么?不是应该在读“圣贤书”吗?小小的身体里却有着难以解释的“恶意”,笔者认为,不论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暴力,究其根本,家庭教育难逃其咎。

     大多数人常常提问的诸如“学校老师怎么管的?”“学校还有没有王法了?”实际不免有着为家长们的责任“开脱”之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城打工的家长越来越多,一批又一批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家庭困难或者是特殊教育学生的出现,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庞大的“灰暗地带”,如果我们还能认同“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道理,就应该存在合理程度上的理解。

恶非善,不为恶开脱。缺乏关爱,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造就了一个个校园霸凌事件,解决方式也不能是一句“他只是个孩子。”未成年人依旧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封丘市公安局的通报结果也算是给了受害女孩以及所有人一个合理的交代。校园从古至今皆是一方净土,却又不知从何开始成为了未成年暴力滋生的“温床”,曾有人这样信誓旦旦地说道:“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被排斥就是混得不好。”而事实上此种“阴谋论”之类说辞,却是一副“受害者有罪”的论调,不管从什么角度都经不起任何推敲。

未成年校园暴力事件“野火烧不尽”,学校管理固然需要做进一步改进,家庭教育的重视也应首当其冲。同样,如果一边只是流连于用污秽之语谩骂未成年人施暴者,一边又将未成年受害者的视频四处散播做谈资进行“二次伤害”,那么这些行为与“施暴者”又有何异?解决未成年人校园暴力事件,重点永远不应放在“断臂自救”上,私下结论认为所有未成年施暴者都应“吃牢饭”“用黥刑”,毕竟,“疏通”远比“堵死”更有效。


编辑:钱谦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未成年校园暴力屡屡现身 规范校园安全管理不能“治标不治本”

时间:2021-12-09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封丘一女生被多人强迫脱衣服拍照,同时施暴女生对其扔烟头、用脚踹,用言语和暴力双重威胁,而相关视频更是在网络上大肆流传。12月8日,封丘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表示,已于12月6日将涉案违法行为人等6人全部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不得不说,这样的处理结果大快人心。施暴者受到应有处罚,受害者得到公正处理结果,这可能是校园暴力最好的解决办法。根据警情通报消息,不难注意到这个细节——涉嫌违法行为人刘某年仅14岁。很难想象,14岁的孩子抽烟、霸凌、逼女生脱衣服,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社会人”,用欺凌别人的方式,显示自己的“高大”。很多网友在惊惧之余忍不住开始质疑:这些孩子究竟在学校里学了什么?不是应该在读“圣贤书”吗?小小的身体里却有着难以解释的“恶意”,笔者认为,不论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暴力,究其根本,家庭教育难逃其咎。

     大多数人常常提问的诸如“学校老师怎么管的?”“学校还有没有王法了?”实际不免有着为家长们的责任“开脱”之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城打工的家长越来越多,一批又一批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家庭困难或者是特殊教育学生的出现,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庞大的“灰暗地带”,如果我们还能认同“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道理,就应该存在合理程度上的理解。

恶非善,不为恶开脱。缺乏关爱,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造就了一个个校园霸凌事件,解决方式也不能是一句“他只是个孩子。”未成年人依旧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封丘市公安局的通报结果也算是给了受害女孩以及所有人一个合理的交代。校园从古至今皆是一方净土,却又不知从何开始成为了未成年暴力滋生的“温床”,曾有人这样信誓旦旦地说道:“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被排斥就是混得不好。”而事实上此种“阴谋论”之类说辞,却是一副“受害者有罪”的论调,不管从什么角度都经不起任何推敲。

未成年校园暴力事件“野火烧不尽”,学校管理固然需要做进一步改进,家庭教育的重视也应首当其冲。同样,如果一边只是流连于用污秽之语谩骂未成年人施暴者,一边又将未成年受害者的视频四处散播做谈资进行“二次伤害”,那么这些行为与“施暴者”又有何异?解决未成年人校园暴力事件,重点永远不应放在“断臂自救”上,私下结论认为所有未成年施暴者都应“吃牢饭”“用黥刑”,毕竟,“疏通”远比“堵死”更有效。


编辑:钱谦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