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古籍进行缩微拍摄 本报记者 洪星摄
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经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近日,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成果及相关古籍保护工作新闻通气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了这一数字。
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古籍保护
是手艺活也是技术活
在古籍修复室,修复师们耐心与岁月留下的痕迹交手。不是单纯抹去它,而是要整旧如旧,最小干预。
全国2700余家单位收藏的近3000万册古籍中,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天禄琳琅”藏书,明嘉靖刻本,仅存一册。整册水浸,残留大量泥污并伴有霉蚀;后半册挤压变形、严重残损,后书衣已缺失,部分书叶下半部缺失;书叶褶皱,部分断口并伴有撕裂、残损,书叶边缘褶皱、絮化。
修复师以干揭法分离书叶,轻扫去除泥沙、霉蚀;进行溜口、修补破损处等操作,糟朽、絮化严重处用薄皮纸加固,并适当加宽搭口;压平后,选择边缘完整的书叶作为参照,裁齐书叶边缘的接出部分,使书叶边缘整齐。修复师还以同样方式修补护叶,并按前书衣颜色配纸,修补后书衣,按原装帧形式复原装帧。
就像给古籍施了一场关于时间的魔法。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人才奇缺。这几年,办培训班、师徒传习、学历教育一起发力,修复师数量已经增长10倍。
不过,古籍保护,并非完全手艺活。张志清就介绍了他们的一项新技术——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
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它在酸性环境下很容易降解。降解,在我们可感知的层面上,表现为纸张的机械强度下降。也就是说,它更容易老化、变黄、变脆,更易碎。
酸化最严重的书,多是民国前后生产的书。那时,西方的造纸工业刚进入中国,新的造纸工艺还不够成熟。造纸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明矾、松香作为施胶剂,增加了纸张的酸度。
当时生产出的纸张,本身酸性就高;再加上民国至今书本的保存环境比较复杂,民国书籍就成了酸化的重灾区。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起开展脱酸研究工作,共研制脱酸设备两台,除尘设备1台,获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了无水、液相、整本、批量、全自动、安全、有效、经济的脱酸工艺。
在古籍等文献的修复过程中,经常采用单页的方式进行脱酸处理,需要将书籍等文献的装订去掉,脱酸后再进行装订,耗时耗力。国家图书馆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单次可脱酸100页左右的文献80本以上,并且可以做多个脱酸罐,同时进行脱酸处理。
目前,这一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范围的应用。更多酸化文献,将更高效、更安全地获得新生。
文献缩微
不时髦但是很可靠
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二层的善本特藏阅览室,读者可以用缩微阅读器,阅览载有珍贵文献的缩微胶片。
这些缩微胶片,大有来头。
进入纸本缩微工作室,只见工作人员将文献置于稿台中心位置,调整合适的缩放比例,找到合适的曝光参数,他右手拿测光表,左手操控仪器的旋钮,之后用脚踩下拍照的快门键。
所谓文献缩微,简单理解,就是给文献拍照。只是,这种专用胶卷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更高,保存时间也更长——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它能将文献妥善保存至少500年。
有些事适合自动化,但有些事不太适合,比如给文献翻页。缩微文献部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组长马玉峰说,对于如此珍贵的文献,再精妙的机器,和人相比,都显得有些粗手粗脚。有时,人工的方式,更令人安心。
缩微技术在我国有着60余年的应用历史。不过,在各种电子化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对文献一页一页进行缩微保存呢?
因为,缩微文献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的技术发展成熟,安全可靠性强,便于长期保存,标准规范完整,维护成本较低,介质转移方便,节省存放空间。而且,由于其具有不可更改性,在法律上和文件原件有同等效力。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主任王磊介绍,原文化部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从此掀开了在全国图书馆范围内利用缩微技术对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的序幕。30余年来,先后有25家公共图书馆成为缩微中心拍摄馆,19家公共图书馆成为资料馆。“在缩微中心的带动引领下,各成员馆累计拍摄抢救各类珍贵文献约19万种,共计7860余万拍。”
缩微工作者兢兢业业,寄甘苦在镜头前,注心血于胶片内。“我们这项技术并不时髦,但它可靠低调,是个在后台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谈起文献缩微,王磊充满感情。
在缩微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出现了数字缩微技术。缩微胶片可以数字化,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数字存档机拍摄在缩微胶片上,以缩微胶片形式进行长期保存。
数字资源库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古籍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但古籍中的内容,应该“活起来”,被更多人看到。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介绍,国家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自2000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将珍贵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并陆续建成“数字方志”“宋人文集”“碑帖菁华”“甲骨世界”等专题资源库,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向社会公众发布。
2016年9月28日,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阶段成果的“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
2020年4月,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正式上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检索和浏览方式全面升级。
目前,“中华古籍资源库”全文古籍影像子库共计17个(“中华寻根网”“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两个数据库近期上线,上线后达到19个),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天津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有关存藏机构的古籍资源和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海外机构征集的古籍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
2021年11月,为更加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升级了相关技术,“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免登录阅览,古籍资源加载和阅览速度明显提升。
今年4月,一位读者用邮件的形式给国家图书馆写来了感谢信。
信里这样写道:“说实在的,以前要查阅古籍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反复申请,仍然无法可想。如今,您们在践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认真办实事,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做好工作。您们的工作善莫大焉,得到您们的帮助,鄙人也定当继续努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古籍进行缩微拍摄 本报记者 洪星摄
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经修复了370万叶珍贵古籍。近日,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成果及相关古籍保护工作新闻通气会,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了这一数字。
摸清古籍家底,对古籍进行修复,让古籍中的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案头……古籍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将一份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妥帖保存,让它们持续绽放光彩。
古籍保护
是手艺活也是技术活
在古籍修复室,修复师们耐心与岁月留下的痕迹交手。不是单纯抹去它,而是要整旧如旧,最小干预。
全国2700余家单位收藏的近3000万册古籍中,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天禄琳琅”藏书,明嘉靖刻本,仅存一册。整册水浸,残留大量泥污并伴有霉蚀;后半册挤压变形、严重残损,后书衣已缺失,部分书叶下半部缺失;书叶褶皱,部分断口并伴有撕裂、残损,书叶边缘褶皱、絮化。
修复师以干揭法分离书叶,轻扫去除泥沙、霉蚀;进行溜口、修补破损处等操作,糟朽、絮化严重处用薄皮纸加固,并适当加宽搭口;压平后,选择边缘完整的书叶作为参照,裁齐书叶边缘的接出部分,使书叶边缘整齐。修复师还以同样方式修补护叶,并按前书衣颜色配纸,修补后书衣,按原装帧形式复原装帧。
就像给古籍施了一场关于时间的魔法。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前,古籍修复人才奇缺。这几年,办培训班、师徒传习、学历教育一起发力,修复师数量已经增长10倍。
不过,古籍保护,并非完全手艺活。张志清就介绍了他们的一项新技术——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
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它在酸性环境下很容易降解。降解,在我们可感知的层面上,表现为纸张的机械强度下降。也就是说,它更容易老化、变黄、变脆,更易碎。
酸化最严重的书,多是民国前后生产的书。那时,西方的造纸工业刚进入中国,新的造纸工艺还不够成熟。造纸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明矾、松香作为施胶剂,增加了纸张的酸度。
当时生产出的纸张,本身酸性就高;再加上民国至今书本的保存环境比较复杂,民国书籍就成了酸化的重灾区。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起开展脱酸研究工作,共研制脱酸设备两台,除尘设备1台,获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了无水、液相、整本、批量、全自动、安全、有效、经济的脱酸工艺。
在古籍等文献的修复过程中,经常采用单页的方式进行脱酸处理,需要将书籍等文献的装订去掉,脱酸后再进行装订,耗时耗力。国家图书馆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单次可脱酸100页左右的文献80本以上,并且可以做多个脱酸罐,同时进行脱酸处理。
目前,这一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范围的应用。更多酸化文献,将更高效、更安全地获得新生。
文献缩微
不时髦但是很可靠
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二层的善本特藏阅览室,读者可以用缩微阅读器,阅览载有珍贵文献的缩微胶片。
这些缩微胶片,大有来头。
进入纸本缩微工作室,只见工作人员将文献置于稿台中心位置,调整合适的缩放比例,找到合适的曝光参数,他右手拿测光表,左手操控仪器的旋钮,之后用脚踩下拍照的快门键。
所谓文献缩微,简单理解,就是给文献拍照。只是,这种专用胶卷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更高,保存时间也更长——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它能将文献妥善保存至少500年。
有些事适合自动化,但有些事不太适合,比如给文献翻页。缩微文献部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组长马玉峰说,对于如此珍贵的文献,再精妙的机器,和人相比,都显得有些粗手粗脚。有时,人工的方式,更令人安心。
缩微技术在我国有着60余年的应用历史。不过,在各种电子化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对文献一页一页进行缩微保存呢?
因为,缩微文献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的技术发展成熟,安全可靠性强,便于长期保存,标准规范完整,维护成本较低,介质转移方便,节省存放空间。而且,由于其具有不可更改性,在法律上和文件原件有同等效力。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主任王磊介绍,原文化部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从此掀开了在全国图书馆范围内利用缩微技术对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的序幕。30余年来,先后有25家公共图书馆成为缩微中心拍摄馆,19家公共图书馆成为资料馆。“在缩微中心的带动引领下,各成员馆累计拍摄抢救各类珍贵文献约19万种,共计7860余万拍。”
缩微工作者兢兢业业,寄甘苦在镜头前,注心血于胶片内。“我们这项技术并不时髦,但它可靠低调,是个在后台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谈起文献缩微,王磊充满感情。
在缩微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出现了数字缩微技术。缩微胶片可以数字化,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数字存档机拍摄在缩微胶片上,以缩微胶片形式进行长期保存。
数字资源库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古籍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但古籍中的内容,应该“活起来”,被更多人看到。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介绍,国家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自2000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将珍贵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并陆续建成“数字方志”“宋人文集”“碑帖菁华”“甲骨世界”等专题资源库,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向社会公众发布。
2016年9月28日,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阶段成果的“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
2020年4月,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正式上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检索和浏览方式全面升级。
目前,“中华古籍资源库”全文古籍影像子库共计17个(“中华寻根网”“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两个数据库近期上线,上线后达到19个),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天津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有关存藏机构的古籍资源和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海外机构征集的古籍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
2021年11月,为更加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升级了相关技术,“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免登录阅览,古籍资源加载和阅览速度明显提升。
今年4月,一位读者用邮件的形式给国家图书馆写来了感谢信。
信里这样写道:“说实在的,以前要查阅古籍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反复申请,仍然无法可想。如今,您们在践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认真办实事,为振兴民族文化而做好工作。您们的工作善莫大焉,得到您们的帮助,鄙人也定当继续努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