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高校发布集体出游“禁令”,大学生自己也应该想一想

时间:2024-04-3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点击量:331

  光明网评论员:“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很多人包括高校学生已经准备踏上出游的行程。不过,记者注意到,“五一”前夕,不少高校出台了针对在校生组团出游的“禁令”,相应规定也引发网友讨论。有人表示,学校此类规定是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且并未禁止学生和家人或个人出游;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学校不应该管得“过宽”。

  大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已经成年了。作为成人,他们理当有正常生活的权利,也应该对自己负责。那么学校像保姆一样,连假期出游都管,那还是把大学生当个孩童。而且“孩童视之”显然也没有那么温暖,强硬的措辞、严厉的处分,足以反映出冷酷严苛的底色。

  如果人们梳理一下最近的新闻,就会发现大学生似乎已经受到了重重叠叠的管束。有的高校不让点外卖,有的高校要给家长寄成绩单,有的高校不让挂床帘,有的甚至规定论文还要手抄一遍,好不容易到了“五一”假期集体出游也不允许了。人们也不知道,之后还会有什么管理措施在等着大学生。

  在这些事件上,经常有舆论发声。人们在这些事情上表态,不光是为了大学生群体,也是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年满18岁的成年人,到底有没有基本的权利?任何单位自己的管理规定,能不能凌驾于基本的道理之上?从这个角度说,人们不只是为大学生呐喊,也是为自己呐喊。

  现如今,大学生应该自己想一想了。当一个个不近人情的管理规定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为何纷纷感到了不适,感到被冒犯了?但曾经在一些事项上,很多大学生也和学校保持了一致,其思维逻辑,一如今天强硬管理的学校。

  比如之前舆论高呼学校要打开校门,接纳社会游客。那时很多大学生站了出来表达反对,“大学的安全最重要”“大学怎么能是普通的公共场所”“大学就应该有大学的样子”“想进来参观那你自己考进来”云云,一些大学生不无得意和傲慢,和舆论意见对线。

  现在,这些理由一如回旋镖,打到了自己的头上。安全最重要,那当然不能结伴出游;大学不是普通的公共场所,那当然不能挂床帘;大学就该有大学的样子,那怎么能骑电动车……

  这很尴尬。当一些大学生开始自我特殊化,扭曲一些基本的道理和常识,那这一切也可能返回到自己头上。一些大学生信奉“安全至上”,呼吁“严格管理”,那这些也会转头冲向大学生,成为一个个奇葩的校规。

  不知道经历了这些事后,很多大学生会不会有所反思。人不应该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也应该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去想象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规则带来的整体福利。当大学生觉得,一个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的大学,可以越过正常的逻辑和程序,动辄将高校大门封闭起来;那么大学为什么不可以越过正常的逻辑和程序,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封闭起来?一些大学生或许觉得,学校的某些越界对我是有好处的;但有没有想过,你怎么知道它会越向哪边?

  希望通过这些事件,大学生可以有超越性的反思。除了某校的学生,自己还有更前置的身份,一个应当具有各项权益的成年人,应当去支持一些更为基础、更为抽象的原则和道理。大学生的认知水位真正地提升上来,才是抵御各种不合理规定的最大底气。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高校发布集体出游“禁令”,大学生自己也应该想一想

时间:2024-04-3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网评论员:“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很多人包括高校学生已经准备踏上出游的行程。不过,记者注意到,“五一”前夕,不少高校出台了针对在校生组团出游的“禁令”,相应规定也引发网友讨论。有人表示,学校此类规定是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且并未禁止学生和家人或个人出游;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学校不应该管得“过宽”。

  大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已经成年了。作为成人,他们理当有正常生活的权利,也应该对自己负责。那么学校像保姆一样,连假期出游都管,那还是把大学生当个孩童。而且“孩童视之”显然也没有那么温暖,强硬的措辞、严厉的处分,足以反映出冷酷严苛的底色。

  如果人们梳理一下最近的新闻,就会发现大学生似乎已经受到了重重叠叠的管束。有的高校不让点外卖,有的高校要给家长寄成绩单,有的高校不让挂床帘,有的甚至规定论文还要手抄一遍,好不容易到了“五一”假期集体出游也不允许了。人们也不知道,之后还会有什么管理措施在等着大学生。

  在这些事件上,经常有舆论发声。人们在这些事情上表态,不光是为了大学生群体,也是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年满18岁的成年人,到底有没有基本的权利?任何单位自己的管理规定,能不能凌驾于基本的道理之上?从这个角度说,人们不只是为大学生呐喊,也是为自己呐喊。

  现如今,大学生应该自己想一想了。当一个个不近人情的管理规定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为何纷纷感到了不适,感到被冒犯了?但曾经在一些事项上,很多大学生也和学校保持了一致,其思维逻辑,一如今天强硬管理的学校。

  比如之前舆论高呼学校要打开校门,接纳社会游客。那时很多大学生站了出来表达反对,“大学的安全最重要”“大学怎么能是普通的公共场所”“大学就应该有大学的样子”“想进来参观那你自己考进来”云云,一些大学生不无得意和傲慢,和舆论意见对线。

  现在,这些理由一如回旋镖,打到了自己的头上。安全最重要,那当然不能结伴出游;大学不是普通的公共场所,那当然不能挂床帘;大学就该有大学的样子,那怎么能骑电动车……

  这很尴尬。当一些大学生开始自我特殊化,扭曲一些基本的道理和常识,那这一切也可能返回到自己头上。一些大学生信奉“安全至上”,呼吁“严格管理”,那这些也会转头冲向大学生,成为一个个奇葩的校规。

  不知道经历了这些事后,很多大学生会不会有所反思。人不应该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也应该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去想象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规则带来的整体福利。当大学生觉得,一个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的大学,可以越过正常的逻辑和程序,动辄将高校大门封闭起来;那么大学为什么不可以越过正常的逻辑和程序,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封闭起来?一些大学生或许觉得,学校的某些越界对我是有好处的;但有没有想过,你怎么知道它会越向哪边?

  希望通过这些事件,大学生可以有超越性的反思。除了某校的学生,自己还有更前置的身份,一个应当具有各项权益的成年人,应当去支持一些更为基础、更为抽象的原则和道理。大学生的认知水位真正地提升上来,才是抵御各种不合理规定的最大底气。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