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去年广州新发现古墓葬532座

时间:2024-05-17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127

  中新网广州5月17日电 (记者 程景伟)“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展览17日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据悉,2023年广州完成446宗考古项目,新发现古墓葬532座,出土各类文物2894件(套)。

展览现场展出的文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本次展览以2023年广州20宗考古发掘项目的新发现、新成果为核心内容,精选191件(套)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玻璃、水晶以及动植物遗存进行集中展示。

  展览分为“两个流域的聚落”与“两个世界的徘徊”两部分,其中“两个流域的聚落”部分依托从化狮象遗址、增城老虎岭遗址和黄埔竹园岭遗址的收获,从食谱广化、石器加工与文化互动三个方面,局部重构了岭南北部山区和三角洲平原之间小流域聚落的历史图景,展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时期生活在增江、流溪河流域的先民们可能吃些什么、以什么为生计、怎样参与区域内的互动与交流。

  “两个世界的徘徊”部分则聚焦2023年广州墓葬考古成果,讲述墓葬作为生与死的有机结合体,如何串联尘世与彼岸两个世界,展现不同时期先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该部分着眼于越秀区机山巷、广州市一一三中学(天河区五山校区)、海珠区石溪水厂、白云区谢家村的汉墓,进一步梳理广州先秦至两汉时期墓葬的分布,把墓群放在当时的大空间里来看,展示了墓葬与居址的密切关系和动态发展。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广州的历史轴线极大延伸、广州的历史信度显著增强、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有关负责人称。(完)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去年广州新发现古墓葬532座

时间:2024-05-1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5月17日电 (记者 程景伟)“寻迹羊城——2023年广州考古新发现”展览17日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据悉,2023年广州完成446宗考古项目,新发现古墓葬532座,出土各类文物2894件(套)。

展览现场展出的文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本次展览以2023年广州20宗考古发掘项目的新发现、新成果为核心内容,精选191件(套)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玻璃、水晶以及动植物遗存进行集中展示。

  展览分为“两个流域的聚落”与“两个世界的徘徊”两部分,其中“两个流域的聚落”部分依托从化狮象遗址、增城老虎岭遗址和黄埔竹园岭遗址的收获,从食谱广化、石器加工与文化互动三个方面,局部重构了岭南北部山区和三角洲平原之间小流域聚落的历史图景,展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时期生活在增江、流溪河流域的先民们可能吃些什么、以什么为生计、怎样参与区域内的互动与交流。

  “两个世界的徘徊”部分则聚焦2023年广州墓葬考古成果,讲述墓葬作为生与死的有机结合体,如何串联尘世与彼岸两个世界,展现不同时期先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该部分着眼于越秀区机山巷、广州市一一三中学(天河区五山校区)、海珠区石溪水厂、白云区谢家村的汉墓,进一步梳理广州先秦至两汉时期墓葬的分布,把墓群放在当时的大空间里来看,展示了墓葬与居址的密切关系和动态发展。

  “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广州的历史轴线极大延伸、广州的历史信度显著增强、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有关负责人称。(完)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