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中央大国与通信传播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点击量:63

从近现代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与通信传播如影随形,国家崛起史与通信传播史交相辉映。一个国家崛起,走向世界中央,必须成为世界通信和传播的中心。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在分析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帝国历史后,撰写专著《帝国与传播》提出,媒介对帝国产生重大影响,“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全球海底电缆网络。从1928年开始,英国将全球海底电缆网络与另一个补充性系统——短波无线电新技术相结合,巩固其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央之国的地位,进而维系了近两个世纪的“日不落帝国”霸主之位。可见,一个现代国家崛起,走向世界中央,注定先要成为世界通信和传播的中心。

美国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一书中,首次联系大众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批判地研究美国的信息机构和信息产业如何用来支持其在全球的帝国政治。美国历史学家乔纳森·温克勒在《联结:一战中的战略传播与美国国家安全》一书中,考察了美国如何在大国兴起的过程中发展出一套有关通信科技与国家安全联动的战略传播理念。他分析总结说:“伟大的帝国需要精确的信息”;“美国在20世纪的兴起,可追溯它如何从世界通信体系边缘到达了中心位置”。事实上,美国夺取全球通信领域更大主导权的冲动,始于其内战之后。1869年,美国国务卿汉密尔顿·菲什在向23个国家政府发去的备忘录中公开宣称,要让美国站在“世界通信的中央”。1870年,海军中将戴维·波特写信给美国海底电缆资本家赛塞勒斯·菲尔德,提议建设通过三明治群岛(夏威夷)的太平洋电缆,他坚信这片群岛将最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对我们的人民来说,这种自由的通信在瓜分中国的霸权竞赛中有多大的优势。”20多年后,就在国务卿约翰·海伊制定与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前,美国吞并了夏威夷王国,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得一个战略电缆着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再努力试图摒弃或取代英国的全球通信网络,但是英国的统治性地位始终阻碍着美国的野心。自此开始,美国一再挑战英国通信霸权。二战是一个分水岭,战争摧毁了各国对通信的保护措施,“通信自由”“信息自由流通”成为美国推进全球通信扩张的道德光环。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在全球建立了经济霸权,为后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建立通信霸权奠定了厚实基础。二战后,美国终于凭借强大的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从世界通信体系边缘走到中央位置,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通信和传播强国。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全球通信技术发展,从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到地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从同轴电缆到光纤,从模拟到数字,都是美国一统天下。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在新自由主义助推下,美国信息产业资本迅速扩张至世界各国,成功将美国霸权延伸到通信领域。美国利用在全球通信基础资源掌控、技术标准制定、产业链关键环节、国际组织话语权、投融资机制、网络攻击性能力等领域长期占有的绝对优势构筑起通信体系,由此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收益和信息传播霸权。美国通过遍布全球的通信网络建构庞大全球传播体系,持续实施和平演变、输出颜色革命,最终确立了超级大国地位。英美崛起的历史表明,不能主导世界通信和传播体系,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通信技术是历史的撬杠。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对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心的争夺。近年来,直接掌控亿级、十亿级用户的超级网络平台崛起。这些超级网络平台,掌控着远超世界大国人口的活跃用户、远超许多国家GDP的庞大市值、远超政府所控信息的海量数据,实际上拥有远超企业正常影响力范围的超级权力。通信技术实力的变化成为影响中美角力的关键变量。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中写道:“从1776年立国至今,美国由弱到强,逐渐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并先后击败了多个崛起国的挑战。但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中国拥有和美国相似的实力,综合了过去美国所有挑战者的优点。”其中,中国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心的争夺博弈已成为决定世界百年变局的核心动力。美国对中兴、华为、海康、大疆等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打压,对微信海外版等网络平台进行安全审查、对抖音海外版实施强制抢夺的根源,以及撤销中国电信、联通在美子公司的214牌照,就是惧怕中国动摇美西方称霸全球的通信和传播根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正迅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打破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通信和传播霸权,构筑能够支撑起中国迅速崛起和反映中国意志的大国通信和传播秩序,加速改变扭转“西强我弱”的世界通信和传播格局,进而提升中国影响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目前我国与美西方科技实力差距仍较明显,关键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远未根本改变,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不掌握,基础性产品自己还不会做,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与通信、机器人等技术都源于美国及其盟国。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已将中国列为头号战略对手,不断收紧信息通信领域的控制。从五眼联盟到民主联盟,从技术联盟到未来互联网联盟,从蓝点网络到清洁网络,中美之间围绕世界通信和传播主导权的竞争和较量将更加激烈。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中央大国与通信传播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

从近现代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与通信传播如影随形,国家崛起史与通信传播史交相辉映。一个国家崛起,走向世界中央,必须成为世界通信和传播的中心。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在分析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帝国历史后,撰写专著《帝国与传播》提出,媒介对帝国产生重大影响,“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全球海底电缆网络。从1928年开始,英国将全球海底电缆网络与另一个补充性系统——短波无线电新技术相结合,巩固其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央之国的地位,进而维系了近两个世纪的“日不落帝国”霸主之位。可见,一个现代国家崛起,走向世界中央,注定先要成为世界通信和传播的中心。

美国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一书中,首次联系大众传播的两大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全面剖析美国大众传播的结构与政策,批判地研究美国的信息机构和信息产业如何用来支持其在全球的帝国政治。美国历史学家乔纳森·温克勒在《联结:一战中的战略传播与美国国家安全》一书中,考察了美国如何在大国兴起的过程中发展出一套有关通信科技与国家安全联动的战略传播理念。他分析总结说:“伟大的帝国需要精确的信息”;“美国在20世纪的兴起,可追溯它如何从世界通信体系边缘到达了中心位置”。事实上,美国夺取全球通信领域更大主导权的冲动,始于其内战之后。1869年,美国国务卿汉密尔顿·菲什在向23个国家政府发去的备忘录中公开宣称,要让美国站在“世界通信的中央”。1870年,海军中将戴维·波特写信给美国海底电缆资本家赛塞勒斯·菲尔德,提议建设通过三明治群岛(夏威夷)的太平洋电缆,他坚信这片群岛将最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对我们的人民来说,这种自由的通信在瓜分中国的霸权竞赛中有多大的优势。”20多年后,就在国务卿约翰·海伊制定与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前,美国吞并了夏威夷王国,部分原因是为了获得一个战略电缆着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再努力试图摒弃或取代英国的全球通信网络,但是英国的统治性地位始终阻碍着美国的野心。自此开始,美国一再挑战英国通信霸权。二战是一个分水岭,战争摧毁了各国对通信的保护措施,“通信自由”“信息自由流通”成为美国推进全球通信扩张的道德光环。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在全球建立了经济霸权,为后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建立通信霸权奠定了厚实基础。二战后,美国终于凭借强大的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从世界通信体系边缘走到中央位置,替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通信和传播强国。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全球通信技术发展,从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到地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从同轴电缆到光纤,从模拟到数字,都是美国一统天下。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在新自由主义助推下,美国信息产业资本迅速扩张至世界各国,成功将美国霸权延伸到通信领域。美国利用在全球通信基础资源掌控、技术标准制定、产业链关键环节、国际组织话语权、投融资机制、网络攻击性能力等领域长期占有的绝对优势构筑起通信体系,由此获得巨大的政治经济收益和信息传播霸权。美国通过遍布全球的通信网络建构庞大全球传播体系,持续实施和平演变、输出颜色革命,最终确立了超级大国地位。英美崛起的历史表明,不能主导世界通信和传播体系,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通信技术是历史的撬杠。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对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心的争夺。近年来,直接掌控亿级、十亿级用户的超级网络平台崛起。这些超级网络平台,掌控着远超世界大国人口的活跃用户、远超许多国家GDP的庞大市值、远超政府所控信息的海量数据,实际上拥有远超企业正常影响力范围的超级权力。通信技术实力的变化成为影响中美角力的关键变量。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中写道:“从1776年立国至今,美国由弱到强,逐渐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并先后击败了多个崛起国的挑战。但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中国拥有和美国相似的实力,综合了过去美国所有挑战者的优点。”其中,中国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世界通信和传播中心的争夺博弈已成为决定世界百年变局的核心动力。美国对中兴、华为、海康、大疆等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打压,对微信海外版等网络平台进行安全审查、对抖音海外版实施强制抢夺的根源,以及撤销中国电信、联通在美子公司的214牌照,就是惧怕中国动摇美西方称霸全球的通信和传播根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正迅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打破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通信和传播霸权,构筑能够支撑起中国迅速崛起和反映中国意志的大国通信和传播秩序,加速改变扭转“西强我弱”的世界通信和传播格局,进而提升中国影响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目前我国与美西方科技实力差距仍较明显,关键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远未根本改变,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不掌握,基础性产品自己还不会做,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与通信、机器人等技术都源于美国及其盟国。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已将中国列为头号战略对手,不断收紧信息通信领域的控制。从五眼联盟到民主联盟,从技术联盟到未来互联网联盟,从蓝点网络到清洁网络,中美之间围绕世界通信和传播主导权的竞争和较量将更加激烈。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