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从四个维度看数字文明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点击量:60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近日在福州召开。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意义重大,因为数字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纵向看,数字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后的一种快速演进的未来文明。数字文明是一种未来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提出,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还有一种观点说,当地球资源和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天花板之际,三个人类天才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路径。比尔·盖茨选择试图修复地球和社会,他和盖茨基金会致力降低全球的破排放,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低破经济和疾病预防,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实改良;扎克伯格把Facebook改为meta,雄心勃勃部署元宇宙,帮助年轻人沉湎于更为真实的虚拟世界,从而找到逃避现实的途径,同时降低对物理资源的消耗,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度内卷;从GPT到SORA,AGI(通用人工智能)加上脑机接口,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内向模式;马斯克带领他的SpaceX等公司发展星链卫星、猎鹰火箭甚至计划登陆火星,探索浩瀚宇宙,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外向模式。这就像冰河期的人类从非洲大峡谷走向全世界,从远古走向现代,从碳基走向硅基。数字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种仰望星空的文明,人类开始走向人机融合,开始走向星辰大海,再次开启人类大航海时代。

28.jpg

二、横向看,数字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存共进的平行文明。数字文明是一种技术文明,涵盖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应用。技术新技术新应用的数字文明,正在对人类文明进行时空重塑,它不仅承载着数字信息流动,也延展着人类文明的时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均因这个平行的虚拟数字时空而被重塑。当今的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包括了一切存在的事物: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社会的、生态的文明,以及虚拟空间的数字文明。多元文明所包含的各个文明被是一种平行文明,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s)、平行时空(parallel spacetimes)、平行次元(parallel dimensions)和代替宇宙(alternative universes)。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技术,让“人-机-物”三元融合加快,“物理-数字-生物”三界界限越发模糊,进一步连通虚实世界,每一个人或物都可能在平行数字世界有一个分身或替身(人替、物替),例如智能体、数字人、虚拟主播等,人类既活在现实世界文明当中,也活在虚拟世界的平行文明当中。

三、向内看,数字文明是现实人类文明的折射、延展和升级的升维文明。考察一种文明形态高低,无外乎是观察其经济基础(数字经济囊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据经济)和上层建筑(数字治理、网络主权等,数据资本主义、平台资本主义、监视资本主义等)维度,具体及到一种文明的技术框架(采摘狩猎、农业耕种、工业制造、数字制造(算力+算法+算据)),制度安排(奴隶制、封建制、去中心化)、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集体制、公有制、共享制)等维度。以元宇宙为例: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框架。元宇宙是众多硬件软件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包括:区块链(Blockchain)、人机交互(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Game)、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网络及运算(Network)、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六大技术,简称“BIGANT”(大蚂蚁)。新的技术框架带来一系列颠覆性影响,如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系统的颠覆,脑机接口对人机关系及人的主体性的颠覆,虚拟现实、数字人对人类活动空间和拟人化生存的颠覆,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对人类计算和存储资源利用和组织方式的颠覆,物联网、数字孪生对地理空间和万物数字化改造的颠覆。

·元宇宙可以按照一种新的平等方式组织新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传统的治理模式正在失去效用。例如,区块链对社会底层组织逻辑和社会互动关系等的颠覆,加密货币(代币、NFT)、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自治社区等去中心化的制度安排,产生所谓区块链民主。数字资产的生产者、创造者和消费者均在同一虚拟平台,会产生新的行业、经济运行模式等,为人类带来新的总量经济;同时拥有完整的数字经济体系和数字社会运转规则,用以调节用户在元宇宙内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数字文明的新技术正如历史上任何一种技术力量,将改变政府、社会、企业、个人间的权力分配和生产关系。例如,以区块链与非同质化货币、NFT为代表的虚拟世界物权系统,为元宇宙形成新的经济关系提供了可能,数字货币、虚拟劳工已然出现。

数字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包含新的技术框架、制度安排甚至生产关系基因,将重构人类文明的维度和知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数字文明当中人的神经感知延伸、意识扩展,经济基础、规则法律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所适用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明而言,数字文明的出现是一种降维打击。国力军力相对较弱的乌克兰,在美西方数字化武器和情报(高维)的支援下,才能够和俄罗斯(更多是传统的钢铁大炮,低维)打成平手。

四、向外看,数字文明不是少数国家的发达文明,而是全体人类的共享文明。数字技术日益普及化、适老化、适贫化,消除知识鸿沟、信息鸿沟,推动生产数字化,生活智能化,生活便利化。可以说,数字文明是数字技术推动下有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新发展,是全球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是一种普惠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中国的数字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需要看到,数字文明的创新发展呈现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把人类带到一个“VUCA”(易变性、不确定、复杂性、模糊性)时代,许多固有的定式、惯性和运行系统受到冲击,事物认知维度遭到挑战,事情变得越发复杂,相互关联和影响加剧变化。还需要看到,数字文明的新技术正与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重构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世界地缘格局。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从四个维度看数字文明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近日在福州召开。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意义重大,因为数字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纵向看,数字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社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后的一种快速演进的未来文明。数字文明是一种未来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提出,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还有一种观点说,当地球资源和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天花板之际,三个人类天才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路径。比尔·盖茨选择试图修复地球和社会,他和盖茨基金会致力降低全球的破排放,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低破经济和疾病预防,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实改良;扎克伯格把Facebook改为meta,雄心勃勃部署元宇宙,帮助年轻人沉湎于更为真实的虚拟世界,从而找到逃避现实的途径,同时降低对物理资源的消耗,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度内卷;从GPT到SORA,AGI(通用人工智能)加上脑机接口,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内向模式;马斯克带领他的SpaceX等公司发展星链卫星、猎鹰火箭甚至计划登陆火星,探索浩瀚宇宙,这是未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外向模式。这就像冰河期的人类从非洲大峡谷走向全世界,从远古走向现代,从碳基走向硅基。数字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种仰望星空的文明,人类开始走向人机融合,开始走向星辰大海,再次开启人类大航海时代。

28.jpg

二、横向看,数字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存共进的平行文明。数字文明是一种技术文明,涵盖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新应用。技术新技术新应用的数字文明,正在对人类文明进行时空重塑,它不仅承载着数字信息流动,也延展着人类文明的时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均因这个平行的虚拟数字时空而被重塑。当今的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包括了一切存在的事物: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社会的、生态的文明,以及虚拟空间的数字文明。多元文明所包含的各个文明被是一种平行文明,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s)、平行时空(parallel spacetimes)、平行次元(parallel dimensions)和代替宇宙(alternative universes)。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技术,让“人-机-物”三元融合加快,“物理-数字-生物”三界界限越发模糊,进一步连通虚实世界,每一个人或物都可能在平行数字世界有一个分身或替身(人替、物替),例如智能体、数字人、虚拟主播等,人类既活在现实世界文明当中,也活在虚拟世界的平行文明当中。

三、向内看,数字文明是现实人类文明的折射、延展和升级的升维文明。考察一种文明形态高低,无外乎是观察其经济基础(数字经济囊括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据经济)和上层建筑(数字治理、网络主权等,数据资本主义、平台资本主义、监视资本主义等)维度,具体及到一种文明的技术框架(采摘狩猎、农业耕种、工业制造、数字制造(算力+算法+算据)),制度安排(奴隶制、封建制、去中心化)、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集体制、公有制、共享制)等维度。以元宇宙为例:

·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框架。元宇宙是众多硬件软件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包括:区块链(Blockchain)、人机交互(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Game)、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网络及运算(Network)、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六大技术,简称“BIGANT”(大蚂蚁)。新的技术框架带来一系列颠覆性影响,如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系统的颠覆,脑机接口对人机关系及人的主体性的颠覆,虚拟现实、数字人对人类活动空间和拟人化生存的颠覆,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对人类计算和存储资源利用和组织方式的颠覆,物联网、数字孪生对地理空间和万物数字化改造的颠覆。

·元宇宙可以按照一种新的平等方式组织新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传统的治理模式正在失去效用。例如,区块链对社会底层组织逻辑和社会互动关系等的颠覆,加密货币(代币、NFT)、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自治社区等去中心化的制度安排,产生所谓区块链民主。数字资产的生产者、创造者和消费者均在同一虚拟平台,会产生新的行业、经济运行模式等,为人类带来新的总量经济;同时拥有完整的数字经济体系和数字社会运转规则,用以调节用户在元宇宙内部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数字文明的新技术正如历史上任何一种技术力量,将改变政府、社会、企业、个人间的权力分配和生产关系。例如,以区块链与非同质化货币、NFT为代表的虚拟世界物权系统,为元宇宙形成新的经济关系提供了可能,数字货币、虚拟劳工已然出现。

数字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包含新的技术框架、制度安排甚至生产关系基因,将重构人类文明的维度和知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数字文明当中人的神经感知延伸、意识扩展,经济基础、规则法律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所适用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明而言,数字文明的出现是一种降维打击。国力军力相对较弱的乌克兰,在美西方数字化武器和情报(高维)的支援下,才能够和俄罗斯(更多是传统的钢铁大炮,低维)打成平手。

四、向外看,数字文明不是少数国家的发达文明,而是全体人类的共享文明。数字技术日益普及化、适老化、适贫化,消除知识鸿沟、信息鸿沟,推动生产数字化,生活智能化,生活便利化。可以说,数字文明是数字技术推动下有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新发展,是全球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是一种普惠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中国的数字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需要看到,数字文明的创新发展呈现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把人类带到一个“VUCA”(易变性、不确定、复杂性、模糊性)时代,许多固有的定式、惯性和运行系统受到冲击,事物认知维度遭到挑战,事情变得越发复杂,相互关联和影响加剧变化。还需要看到,数字文明的新技术正与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重构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世界地缘格局。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