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一“联通全球”:卫星互联网连接世界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点击量:70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围绕信息物理系统、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都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8.jpg

1.联通全球:卫星互联网连接世界

卫星互联网(Satellite Internet)是指基于卫星通信系统、以IP为网络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应用为服务对象的网络系统,它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并可以独立运行。大量低轨卫星处于移动状态,可实现全球无死角的宽带通信,具有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等特点,可有效解决边远散、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它提供的宽带能力让国际海事卫星相形见绌。以“星链”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可以提供100Mbps以上的下行速率,建立覆盖空、天、地、海的泛在移动互联网络。

据“2021全球数字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为45.4亿,人口普及率达59%[1]。换而言之,仍然四成多人口未接入联网。而且,即使全球一半人口能够使用互联网,但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即使互联网高度普及化的中国,据中国工信部透露,2019年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虽都超过98%,但仍有近2%的行政村未能接入互联网。由于受制于光纤铺设成本、难度等原因,全球互联网只覆盖陆地面积的20%、地球表面的5.8%[2]。全球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30亿人口未能接入互联网。尤其是广大的海洋、沙漠、森林等地区,现有地面网络无法有效覆盖。全球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当中,超过12%居住在边远农村或山区,很多地区地势地貌复杂。地面通信骨干网在海洋、沙漠及山区等苛刻环境下铺设难度大且运营成本高。相比之下,卫星通信的广覆盖、不受空间限制、受自然灾害影响小等特征,可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作为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能够为陆地偏远地区、海洋和天空等各类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而且,在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光缆中断、基站停电等故障会形成通信中断区,传统地面通信网络难以满足应急救援用网需求。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洪水冲毁电力和通信基础设施,只能通过无人机临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8月,北京、济南两地开展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5G专网的融合测试,迈出极地、远海、偏远地区及应急等场景互联网服务的关键一步。可见,卫星互联网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手段,已经成为解决数字鸿沟、应急救灾等问题的重器,可以有效满足边远散、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SpaceX(太空探索)、谷歌、脸书等科技巨头就提出互联网卫星计划,希望从太空把互联网信号覆盖全球各个城市和偏远地区,实现跨越国界、全球无盲区的信息流动。今天,当一串串互联网卫星划过天空时,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会在天空中留下一串光点,在夜空中形成一道壮观景象,有人将其喻为太空“三体舰队”。2024年5月,SpaceX表示,目前“星链”服务已经覆盖超过三百万的用户,且该服务现已在斐济投入使用。斐济因此成为第99个享受“星链”高速互联网服务的国家、地区或市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星链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同月,SpaceX宣布其“星链”网络已成功完成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开发,并通过首次卫星视频通话实验,实现无缝的文本、语音和数据通信。


太空浩瀚无垠,星光璀璨。随着“星链”计划等推进,已有许多国家行动起来,将卫星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际竞争和地缘政治角力的重要领域。例如,美国政府和军方大力支持“星链”计划,英国收购卫星互联网运营商OneWeb、加拿大巨资扶持低轨卫星运行公司、俄罗斯统筹加快“球体”等星座建设。全球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军,既有SpaceX、OneWeb、Audacy、Karousel、Kepler、Theia等新兴公司,也有波音、O3b、Telesat、ViaSat等老牌企业,提出一系列低轨卫星宽带方案,以实现互联网覆盖全球的愿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批准数万颗互联网卫星发射申请计划。中国也积极推进鸿雁星座、虹云工程等卫星互联网项目。特别是2020年以来,低轨卫星发射进入密集阶段,让卫星互联网持续升温,即将深刻改变全球通信网络格局。

(待续)

[1] We Are Social, Hootsuite. Digital 2021: the latest insights into the‘state of digital’[R/OL]. [2021-08-08]. https://wearesocial.com/uk/blog/2021/01/digital-2021-the-latest-insights-into-the-state-of-digital.

[2] 张翠.全球卫星互联网战略与政策初探[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09):1-7.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前瞻之一“联通全球”:卫星互联网连接世界

时间:2024-06-13来源:黑鸟智库微信公众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围绕信息物理系统、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都在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8.jpg

1.联通全球:卫星互联网连接世界

卫星互联网(Satellite Internet)是指基于卫星通信系统、以IP为网络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应用为服务对象的网络系统,它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并可以独立运行。大量低轨卫星处于移动状态,可实现全球无死角的宽带通信,具有覆盖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等特点,可有效解决边远散、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它提供的宽带能力让国际海事卫星相形见绌。以“星链”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可以提供100Mbps以上的下行速率,建立覆盖空、天、地、海的泛在移动互联网络。

据“2021全球数字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底,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为45.4亿,人口普及率达59%[1]。换而言之,仍然四成多人口未接入联网。而且,即使全球一半人口能够使用互联网,但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即使互联网高度普及化的中国,据中国工信部透露,2019年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虽都超过98%,但仍有近2%的行政村未能接入互联网。由于受制于光纤铺设成本、难度等原因,全球互联网只覆盖陆地面积的20%、地球表面的5.8%[2]。全球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30亿人口未能接入互联网。尤其是广大的海洋、沙漠、森林等地区,现有地面网络无法有效覆盖。全球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当中,超过12%居住在边远农村或山区,很多地区地势地貌复杂。地面通信骨干网在海洋、沙漠及山区等苛刻环境下铺设难度大且运营成本高。相比之下,卫星通信的广覆盖、不受空间限制、受自然灾害影响小等特征,可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作为地面通信的有效补充,能够为陆地偏远地区、海洋和天空等各类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而且,在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光缆中断、基站停电等故障会形成通信中断区,传统地面通信网络难以满足应急救援用网需求。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洪水冲毁电力和通信基础设施,只能通过无人机临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8月,北京、济南两地开展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5G专网的融合测试,迈出极地、远海、偏远地区及应急等场景互联网服务的关键一步。可见,卫星互联网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手段,已经成为解决数字鸿沟、应急救灾等问题的重器,可以有效满足边远散、海上、空中等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SpaceX(太空探索)、谷歌、脸书等科技巨头就提出互联网卫星计划,希望从太空把互联网信号覆盖全球各个城市和偏远地区,实现跨越国界、全球无盲区的信息流动。今天,当一串串互联网卫星划过天空时,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会在天空中留下一串光点,在夜空中形成一道壮观景象,有人将其喻为太空“三体舰队”。2024年5月,SpaceX表示,目前“星链”服务已经覆盖超过三百万的用户,且该服务现已在斐济投入使用。斐济因此成为第99个享受“星链”高速互联网服务的国家、地区或市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星链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同月,SpaceX宣布其“星链”网络已成功完成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开发,并通过首次卫星视频通话实验,实现无缝的文本、语音和数据通信。


太空浩瀚无垠,星光璀璨。随着“星链”计划等推进,已有许多国家行动起来,将卫星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际竞争和地缘政治角力的重要领域。例如,美国政府和军方大力支持“星链”计划,英国收购卫星互联网运营商OneWeb、加拿大巨资扶持低轨卫星运行公司、俄罗斯统筹加快“球体”等星座建设。全球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军,既有SpaceX、OneWeb、Audacy、Karousel、Kepler、Theia等新兴公司,也有波音、O3b、Telesat、ViaSat等老牌企业,提出一系列低轨卫星宽带方案,以实现互联网覆盖全球的愿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批准数万颗互联网卫星发射申请计划。中国也积极推进鸿雁星座、虹云工程等卫星互联网项目。特别是2020年以来,低轨卫星发射进入密集阶段,让卫星互联网持续升温,即将深刻改变全球通信网络格局。

(待续)

[1] We Are Social, Hootsuite. Digital 2021: the latest insights into the‘state of digital’[R/OL]. [2021-08-08]. https://wearesocial.com/uk/blog/2021/01/digital-2021-the-latest-insights-into-the-state-of-digital.

[2] 张翠.全球卫星互联网战略与政策初探[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09):1-7.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