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金石文字之独特意蕴

时间:2021-12-14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点击量:706

提到金石文字,可能大多人并不是非常了解,实际上,金石文字大体上是指铸在金属器物上或是雕刻在砖石上的文字,这些文字与流传至今的文献本质上一致的,但由于金石文字存在着其本身的弊端,如或直接依据他人写就文本篆刻或由后代翻录、翻刻的碑刻,金石文字往往比现有的文献资料在时间上更为原始。

我国金石碑版之学历史源远流长,但至宋代时,才始有金石之学。欧阳修、洪适、赵明诚、王象之等人就金石之学撰著有书,为金石之学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见解。在《清代金石学及其史学价值》一文中暴鸿昌提出,宋代的金石学属于开拓时期,而清代无论是从收录前代金石碑褐的时限,地域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从事者之众来看,显然是为金石学的鼎盛时期。

金石文字,彷如一场古老的默剧,承载着无数历史人物的岁月经年。一部部史学巨著,记录下几千年帝王将相朝代更迭,却没能好好地留下那些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凡夫俗子”的生活轨迹,可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进展,越来越多的金石文字开始浮出水面,从研究历史的角度上来说,金石学为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将金石与典籍相互印证,互相补充的研究途径,有着不可或缺的史学资料价值。

 除此之外,金石文字研究与书法的发展联系紧密,清代金石学的繁荣也将碑学书法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篆、隶、楷竞相兴旺的昌盛之势。从研究方向上来看,金石学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通过古文字的考据求证为史学研究提供更加丰富或更为真实的史料补充,其二即是对文字资料中书法艺术价值的鉴赏和研究。

纵观书法发展历程,金石学的兴起促进了书法中篆书的发展,尽管如今众多书法爱好者执着于流行字体的临摹上,但也涌现出了如学者毛晓春等一批精研金石篆书之书法爱好者,他们极其重视古老篆书字体的学习和继承。毛晓春,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既饱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将个人对于金石书法的独到见解和艺术特色融入其中,有“上追殷商甲骨之风,下逮金石秦篆之余韵”的美名。此外,他还专擅金石大篆之门类,但国内系统撰写金石大篆的学者因其识别之难、书写之难而寥寥无几。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金石学似乎来自遥远的过去,又仿如一颗颗沧海遗珠,等待知己的捡拾。伴随着考古器物的不断发掘,金石文字资料的“无限性”也愈加详明,而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方面,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金石文字所具有的极高现实意义。


编辑:钱谦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金石文字之独特意蕴

时间:2021-12-14来源: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众视资讯网

提到金石文字,可能大多人并不是非常了解,实际上,金石文字大体上是指铸在金属器物上或是雕刻在砖石上的文字,这些文字与流传至今的文献本质上一致的,但由于金石文字存在着其本身的弊端,如或直接依据他人写就文本篆刻或由后代翻录、翻刻的碑刻,金石文字往往比现有的文献资料在时间上更为原始。

我国金石碑版之学历史源远流长,但至宋代时,才始有金石之学。欧阳修、洪适、赵明诚、王象之等人就金石之学撰著有书,为金石之学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见解。在《清代金石学及其史学价值》一文中暴鸿昌提出,宋代的金石学属于开拓时期,而清代无论是从收录前代金石碑褐的时限,地域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从事者之众来看,显然是为金石学的鼎盛时期。

金石文字,彷如一场古老的默剧,承载着无数历史人物的岁月经年。一部部史学巨著,记录下几千年帝王将相朝代更迭,却没能好好地留下那些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凡夫俗子”的生活轨迹,可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进展,越来越多的金石文字开始浮出水面,从研究历史的角度上来说,金石学为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将金石与典籍相互印证,互相补充的研究途径,有着不可或缺的史学资料价值。

 除此之外,金石文字研究与书法的发展联系紧密,清代金石学的繁荣也将碑学书法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峰,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篆、隶、楷竞相兴旺的昌盛之势。从研究方向上来看,金石学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通过古文字的考据求证为史学研究提供更加丰富或更为真实的史料补充,其二即是对文字资料中书法艺术价值的鉴赏和研究。

纵观书法发展历程,金石学的兴起促进了书法中篆书的发展,尽管如今众多书法爱好者执着于流行字体的临摹上,但也涌现出了如学者毛晓春等一批精研金石篆书之书法爱好者,他们极其重视古老篆书字体的学习和继承。毛晓春,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既饱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将个人对于金石书法的独到见解和艺术特色融入其中,有“上追殷商甲骨之风,下逮金石秦篆之余韵”的美名。此外,他还专擅金石大篆之门类,但国内系统撰写金石大篆的学者因其识别之难、书写之难而寥寥无几。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金石学似乎来自遥远的过去,又仿如一颗颗沧海遗珠,等待知己的捡拾。伴随着考古器物的不断发掘,金石文字资料的“无限性”也愈加详明,而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方面,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金石文字所具有的极高现实意义。


编辑:钱谦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