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李政道逝世,令人感喟的桑梓之念

时间:2024-08-06来源:光明网点击量:250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之于中国人,或许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物理启蒙。相信很多人在少年时都曾好奇过,中国人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得到的答案是:“有,杨振宁和李政道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学和诺贝尔,这些科学世界和地理世界的概念,走进多少人的头脑里。

  回望李政道的一生,他确实如天才一般耀眼。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系。19岁时赴美学习,31岁时和杨振宁一起凭借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猜想而摘得诺奖,他也成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已经飞得足够高、也足够远,他是镌刻在世界刻度上的人物。

  但令人感喟的,却是他的桑梓之念。就在他逝世消息传来的同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相继表示了哀悼。国内很多高校都和李政道关系匪浅,比如人们熟知的中科大少年班,就起自李政道的倡议。

  这还只是个缩影,他一生为中外科技学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他曾经创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CUSPEA),并为之呕心沥血。

  这个项目也许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熟悉了。人们今天所熟悉的留学,是语言考试——教授套磁——申请学校这些非常熟念自然的方式。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一切接轨的制度都不存在,一位有志于留学的人又能怎么办?鉴于此,李政道几乎是一家学校一家学校地沟通,终于创立了一个机制之外、却又公正透明的交流项目。不夸张地说,他帮助中国学界打开了通往世界物理的大门。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李政道多次来国内讲学,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李政道支持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中国高能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建议并推动了博士后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为中国科研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提议组建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他甚至将手稿、艺术珍藏和故居都捐赠给了上海交大。

  这或许是那一代学人共同的精神特质。成长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对于民族、国家的叙事有着刻骨铭心的眷恋。哪怕他少年时代远走他乡、早早成了一个世界名人,研究的是纯粹到近乎无形无相的物理学,但一种淳朴的家国之念依然填塞于胸。物理足够玄远,但或许也正如万有引力一样,出身地的坐标,在精神世界里始终熠熠生辉。

  而李政道所做的,就是帮助自己的祖国融入世界。作为一个远赴他乡的游子,他也希望祖国能走出阻隔,和世界在同一条地平线上对话。这或许也是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贴近祖国、让乡梓不再遥远的办法。

  李政道曾表示,自己的人生信条是杜甫的一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或许也部分解释了他家国之念的来源:华人的精神深处,仍被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脉络牵连着。时至今日,我们更应当珍惜这份纯粹的情感,一种发乎天然的依恋和向往,终将成为中国人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最坚韧的连接。


编辑:骆婧文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李政道逝世,令人感喟的桑梓之念

时间:2024-08-06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之于中国人,或许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物理启蒙。相信很多人在少年时都曾好奇过,中国人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得到的答案是:“有,杨振宁和李政道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学和诺贝尔,这些科学世界和地理世界的概念,走进多少人的头脑里。

  回望李政道的一生,他确实如天才一般耀眼。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系。19岁时赴美学习,31岁时和杨振宁一起凭借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猜想而摘得诺奖,他也成了史上第二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已经飞得足够高、也足够远,他是镌刻在世界刻度上的人物。

  但令人感喟的,却是他的桑梓之念。就在他逝世消息传来的同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相继表示了哀悼。国内很多高校都和李政道关系匪浅,比如人们熟知的中科大少年班,就起自李政道的倡议。

  这还只是个缩影,他一生为中外科技学术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他曾经创办“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CUSPEA),并为之呕心沥血。

  这个项目也许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熟悉了。人们今天所熟悉的留学,是语言考试——教授套磁——申请学校这些非常熟念自然的方式。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一切接轨的制度都不存在,一位有志于留学的人又能怎么办?鉴于此,李政道几乎是一家学校一家学校地沟通,终于创立了一个机制之外、却又公正透明的交流项目。不夸张地说,他帮助中国学界打开了通往世界物理的大门。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李政道多次来国内讲学,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李政道支持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中国高能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建议并推动了博士后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为中国科研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提议组建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他甚至将手稿、艺术珍藏和故居都捐赠给了上海交大。

  这或许是那一代学人共同的精神特质。成长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对于民族、国家的叙事有着刻骨铭心的眷恋。哪怕他少年时代远走他乡、早早成了一个世界名人,研究的是纯粹到近乎无形无相的物理学,但一种淳朴的家国之念依然填塞于胸。物理足够玄远,但或许也正如万有引力一样,出身地的坐标,在精神世界里始终熠熠生辉。

  而李政道所做的,就是帮助自己的祖国融入世界。作为一个远赴他乡的游子,他也希望祖国能走出阻隔,和世界在同一条地平线上对话。这或许也是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贴近祖国、让乡梓不再遥远的办法。

  李政道曾表示,自己的人生信条是杜甫的一句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或许也部分解释了他家国之念的来源:华人的精神深处,仍被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脉络牵连着。时至今日,我们更应当珍惜这份纯粹的情感,一种发乎天然的依恋和向往,终将成为中国人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最坚韧的连接。


编辑:骆婧文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