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皓润
目前大众所了解的很多科幻作品大多是描写宏观宇宙,但聚焦微观物理景象,也正成为科幻创作的一个崭新方向。比如,青年科幻作家刘洋在他的长篇小说《井中之城》中,将一个原子改造成城市,营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的意象。10月18日,2024“天问”华语科幻大赛评选结果在成都正式发布,刘洋《井中之城》获得了其中最有分量的“最佳长篇科幻作品”奖。
刘洋(左)从阿来手中领取“天问”科幻奖(主办方供图)
“火星孤儿”四部曲正在进行
打破严肃主流文学与科幻文学壁垒
刘洋是当下国内最受关注、创作上较为稳健的青年作家之一。他是四川内江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取得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2018年,他跳槽到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现在转到重庆大学中文系执教,担任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洋至今已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井中之城》《裂缝》,同时有创意写作教材《科幻创作》等,多部作品正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
刘洋(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2019年,刘洋的《火星孤儿》在科幻圈内赢得较高口碑,还火出了圈。在这个小说中,他直接将一所重点中学的高考班搬去了太空,让人们印象中功课压力巨大、枯燥苦闷的高三学子生活与人类对抗外星文明的威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关联。《井中之城》是刘洋2020年前后开始创作,2023年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又一部长篇科幻作品。其中他探讨的是,人如何逃离生活对他的束缚,追寻自由和灵魂上的解脱。
面对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刘洋选择将其与自己最熟悉的物理学相结合,创造出了奇诡而引人入胜的意象。主角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快递小哥,生活在无比奇特的一座井中城市。城市的繁华烟火,悉数坐落在数千米下的深井之中,井口仿佛被隐秘地盖住,任何东西都飞不出去。小说出版后屡获大奖,包括科幻星球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优胜奖”、华语科幻星云奖“2023年度长篇小说金奖”和2024首届“天问”科幻奖之“最佳长篇科幻作品奖”。
刘洋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张杰拍摄)
在领取“天问”科幻奖之后,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刘洋本人。提到当下科幻文学的发展趋势,刘洋提到,“曾经边缘化的科幻文学正在变得主流。科幻文学一度被视为格调不高的文学类型。然而近年来,包括阿特伍德在内的作家,其创作大大提高了科幻文学品质。科幻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得以在主流文学期刊发表。在中国,科幻文学正处于追求品质的转型时期,《人民文学 》《收获》杂志上刊登科幻小说也变得屡见不鲜。”
刘洋还注意到,在早期的科幻文学领域,作者大都有着理工科背景,倾向于创作注重科学细节和逻辑性的硬科幻作品,“而如今华语科幻的创作群体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刘洋观察到,近年来出身自人文学科的科幻作者,正变得越来越多。随着科幻文学的学科壁垒逐渐被打破,科幻作品会更加关注人文精神,做到既对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关照,又具备很强的文学性,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将科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
以短视频为例反思新技术对人类异化
《裂缝》(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2024年10月,刘洋的最新科幻小说《裂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也是继《火星孤儿》《井中之城》后,刘洋的又一部长篇科幻作品。该作品延续了刘洋一以贯之的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风格,在小说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大胆尝试,展现了全新的长篇风貌。据刘洋透露,《火星孤儿》《井中之城》以及他刚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裂缝》和正在创作的《条形世界》,组成了“火星孤儿四部曲”,这四部小说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关联,构筑了一组脑洞大开的“宇宙变形记”。
《裂缝》的开篇从一次离奇的爆炸写起,爆炸后闪电留下的裂缝状痕迹久久才从天空中消散,爆炸产生的深坑周围遍布着体积巨大、质量却极轻的岩石碎块……这一切不同寻常的超自然现象都引起了张霖的好奇。为了追寻真相,张霖的人生轨迹自此改变,更多离奇的事情接连发生……刘洋擅长将科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往往在诸多平凡普通的细节里密织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线索,并经由主人公的不断探索,终于在重重谜题、团团困惑中突然发现世界的真相。悬疑元素融进科幻小说中,不仅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也在引人入胜中将深奥难懂的硬核科幻拆解明白,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书中最核心的设定——时空裂缝带来的特殊分形结构,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物质的物理特性,尤其是时空裂缝造成的空间上连续、电磁却发生了阻断的设定,引发了一系列技术革新。随着研究人员对“裂缝”认识的深入,通过“时空裂缝”进入地球的二维外星生物逐渐浮现出来。由此引发了时空族与人类的一系列争端。小说中一步步揭开真相、推演技术,用极其严谨的数理逻辑来支撑超乎想象的科幻设定,极大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感。
在《裂缝》中,二维生命——时空族以时空为生命本体,当他们悄无声息潜入地球之后,为了迎接更多的族人,令自己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他们开始从方方面面渗透进人类的生活。其中较为有趣的一项,便是人脑改造计划。由于人脑的分形维度过高,时空族寄生于人脑时会感到极度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发现,沉迷短视频会让与奖赏和刺激相关的大脑纹状体区萎缩,在潜移默化中,给大脑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时间一久,人类的大脑神经连接数量减少,神经网络的分形维度也随之下降。于是时空族创建短视频公司,“专门上架那些被实验证实对大脑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视频,并花了大力气在全球各地营销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事物在当代总是层出不穷,然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实际上很难及时预见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到底会改变我们什么。这也是科幻小说带给我们的警示与反思。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皓润
目前大众所了解的很多科幻作品大多是描写宏观宇宙,但聚焦微观物理景象,也正成为科幻创作的一个崭新方向。比如,青年科幻作家刘洋在他的长篇小说《井中之城》中,将一个原子改造成城市,营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的意象。10月18日,2024“天问”华语科幻大赛评选结果在成都正式发布,刘洋《井中之城》获得了其中最有分量的“最佳长篇科幻作品”奖。
刘洋(左)从阿来手中领取“天问”科幻奖(主办方供图)
“火星孤儿”四部曲正在进行
打破严肃主流文学与科幻文学壁垒
刘洋是当下国内最受关注、创作上较为稳健的青年作家之一。他是四川内江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取得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2018年,他跳槽到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现在转到重庆大学中文系执教,担任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洋至今已创作、出版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井中之城》《裂缝》,同时有创意写作教材《科幻创作》等,多部作品正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
刘洋(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2019年,刘洋的《火星孤儿》在科幻圈内赢得较高口碑,还火出了圈。在这个小说中,他直接将一所重点中学的高考班搬去了太空,让人们印象中功课压力巨大、枯燥苦闷的高三学子生活与人类对抗外星文明的威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关联。《井中之城》是刘洋2020年前后开始创作,2023年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又一部长篇科幻作品。其中他探讨的是,人如何逃离生活对他的束缚,追寻自由和灵魂上的解脱。
面对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刘洋选择将其与自己最熟悉的物理学相结合,创造出了奇诡而引人入胜的意象。主角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快递小哥,生活在无比奇特的一座井中城市。城市的繁华烟火,悉数坐落在数千米下的深井之中,井口仿佛被隐秘地盖住,任何东西都飞不出去。小说出版后屡获大奖,包括科幻星球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优胜奖”、华语科幻星云奖“2023年度长篇小说金奖”和2024首届“天问”科幻奖之“最佳长篇科幻作品奖”。
刘洋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张杰拍摄)
在领取“天问”科幻奖之后,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刘洋本人。提到当下科幻文学的发展趋势,刘洋提到,“曾经边缘化的科幻文学正在变得主流。科幻文学一度被视为格调不高的文学类型。然而近年来,包括阿特伍德在内的作家,其创作大大提高了科幻文学品质。科幻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得以在主流文学期刊发表。在中国,科幻文学正处于追求品质的转型时期,《人民文学 》《收获》杂志上刊登科幻小说也变得屡见不鲜。”
刘洋还注意到,在早期的科幻文学领域,作者大都有着理工科背景,倾向于创作注重科学细节和逻辑性的硬科幻作品,“而如今华语科幻的创作群体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刘洋观察到,近年来出身自人文学科的科幻作者,正变得越来越多。随着科幻文学的学科壁垒逐渐被打破,科幻作品会更加关注人文精神,做到既对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关照,又具备很强的文学性,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将科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
以短视频为例反思新技术对人类异化
《裂缝》(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2024年10月,刘洋的最新科幻小说《裂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也是继《火星孤儿》《井中之城》后,刘洋的又一部长篇科幻作品。该作品延续了刘洋一以贯之的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风格,在小说语言和叙事结构上大胆尝试,展现了全新的长篇风貌。据刘洋透露,《火星孤儿》《井中之城》以及他刚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裂缝》和正在创作的《条形世界》,组成了“火星孤儿四部曲”,这四部小说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关联,构筑了一组脑洞大开的“宇宙变形记”。
《裂缝》的开篇从一次离奇的爆炸写起,爆炸后闪电留下的裂缝状痕迹久久才从天空中消散,爆炸产生的深坑周围遍布着体积巨大、质量却极轻的岩石碎块……这一切不同寻常的超自然现象都引起了张霖的好奇。为了追寻真相,张霖的人生轨迹自此改变,更多离奇的事情接连发生……刘洋擅长将科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往往在诸多平凡普通的细节里密织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线索,并经由主人公的不断探索,终于在重重谜题、团团困惑中突然发现世界的真相。悬疑元素融进科幻小说中,不仅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也在引人入胜中将深奥难懂的硬核科幻拆解明白,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书中最核心的设定——时空裂缝带来的特殊分形结构,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物质的物理特性,尤其是时空裂缝造成的空间上连续、电磁却发生了阻断的设定,引发了一系列技术革新。随着研究人员对“裂缝”认识的深入,通过“时空裂缝”进入地球的二维外星生物逐渐浮现出来。由此引发了时空族与人类的一系列争端。小说中一步步揭开真相、推演技术,用极其严谨的数理逻辑来支撑超乎想象的科幻设定,极大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感。
在《裂缝》中,二维生命——时空族以时空为生命本体,当他们悄无声息潜入地球之后,为了迎接更多的族人,令自己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他们开始从方方面面渗透进人类的生活。其中较为有趣的一项,便是人脑改造计划。由于人脑的分形维度过高,时空族寄生于人脑时会感到极度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发现,沉迷短视频会让与奖赏和刺激相关的大脑纹状体区萎缩,在潜移默化中,给大脑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时间一久,人类的大脑神经连接数量减少,神经网络的分形维度也随之下降。于是时空族创建短视频公司,“专门上架那些被实验证实对大脑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视频,并花了大力气在全球各地营销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兴事物在当代总是层出不穷,然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实际上很难及时预见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到底会改变我们什么。这也是科幻小说带给我们的警示与反思。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