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为什么文官的朝服饰绣飞禽?

时间:2022-06-06来源:点击量:609

“衣冠禽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贬义词,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的《青莲记》一书中,指那些外表穿戴整齐、光鲜亮丽,但是举止行为却如禽兽般、道德败坏的人。其实在明朝末年之前衣冠禽兽是褒义词,是一种赞誉,是所有读书人的奢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衣冠是代表着科举的尽头,告别昔日寒窗下的苦读,迎来一日看遍长安花。后来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由于官宦的专制制度,政治的腐败无能,官员逐渐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逐渐沦为贬义词。


在唐朝初期的时候,武则天在位时颁布了一项服装制度,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绣走兽,由于当官品级各有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是形态各异,具体的明文规定: 文官一品,绣仙鹤,在古时候的仙鹤仅次于神兽凤凰,象征着清正廉洁。

文官二品,绣锦鸡,在古时,人们认为锦鸡有文武勇智信,此为五德,应当成为所有读书人的楷模;文官三品,绣孔雀,当公孔雀开屏时那惊艳的场景,常被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文官四品,绣云雁,云雁可以飞得又高又远,代表着文人志存高远,表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情;文官五品,绣白鹇,白贤是一种走路平稳的动物,走路不急不躁,稳中求胜;

文官六品,绣鹭鸶,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都曾表达过对于鹭鸶的高雅的品格的赞美,因为鹭鸶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仍然能够做到从容面对;文官七品,绣鷄鶒,鷄鶒是鸳鸯的一种,它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紫色,象征着对于事物的矢志不渝、忠贞不二。

文官八品,绣黄鹂,黄丽在唐朝象征着吉祥富贵,许多的诗词里面都用黄鹂鸟来代表着向往(在清朝时文官的八品绣的是鹌鹑);文官九品,绣鹌鹑,鹌鹑的第一个字“鹌”同“安”,从古至今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平平安安,所以它的寓意也就是国运昌盛、国泰民安(在清朝时的九品文官绣的是蓝鹊)。

武将一品二品,绣狮子;武将三品,绣老虎;武将四品,绣豹子;武将五品,绣黑熊六品;武将七品,绣彪;武将八品,绣犀牛;武将九品,绣海马。

这些图案也称为“补子”,是文官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在我国文官服饰中最为典型的代表。这一项制度为我国如今的考古学界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图案形式,纹样,从而推断出所该文官的品级。

到了宋元的时代,道教和佛教对于儒家的传承成了社会的主要思潮,服饰文化自然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宋朝的皇帝主要以节俭之风盛行,他们以简洁,质朴为荣,金银珠宝为耻。三纲五常的礼教以及孔孟之学的兴起,百姓的服饰以朴素为主。大多数的文人洁身自好,所以官服前的刺绣也不再如唐朝时那样受到文官的重视,大多身着素衣。

到了清朝的时候,品级再次得到了官员的重视,对于文官胸前绣飞禽,也再次走上了大雅之堂。其补子所代表的等级也与唐朝时无大异

,尺寸大约为长33宽32的矩形,绣于文官的胸前。随着时间的发展,补子变化的不过是尺寸以及制成的方式有所改变。

现如今看来,补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不同文官的不同职位品级,更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


编辑:潘洪国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为什么文官的朝服饰绣飞禽?

时间:2022-06-06来源:

“衣冠禽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贬义词,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的《青莲记》一书中,指那些外表穿戴整齐、光鲜亮丽,但是举止行为却如禽兽般、道德败坏的人。其实在明朝末年之前衣冠禽兽是褒义词,是一种赞誉,是所有读书人的奢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衣冠是代表着科举的尽头,告别昔日寒窗下的苦读,迎来一日看遍长安花。后来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由于官宦的专制制度,政治的腐败无能,官员逐渐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逐渐沦为贬义词。


在唐朝初期的时候,武则天在位时颁布了一项服装制度,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绣走兽,由于当官品级各有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是形态各异,具体的明文规定: 文官一品,绣仙鹤,在古时候的仙鹤仅次于神兽凤凰,象征着清正廉洁。

文官二品,绣锦鸡,在古时,人们认为锦鸡有文武勇智信,此为五德,应当成为所有读书人的楷模;文官三品,绣孔雀,当公孔雀开屏时那惊艳的场景,常被古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文官四品,绣云雁,云雁可以飞得又高又远,代表着文人志存高远,表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情;文官五品,绣白鹇,白贤是一种走路平稳的动物,走路不急不躁,稳中求胜;

文官六品,绣鹭鸶,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都曾表达过对于鹭鸶的高雅的品格的赞美,因为鹭鸶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仍然能够做到从容面对;文官七品,绣鷄鶒,鷄鶒是鸳鸯的一种,它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紫色,象征着对于事物的矢志不渝、忠贞不二。

文官八品,绣黄鹂,黄丽在唐朝象征着吉祥富贵,许多的诗词里面都用黄鹂鸟来代表着向往(在清朝时文官的八品绣的是鹌鹑);文官九品,绣鹌鹑,鹌鹑的第一个字“鹌”同“安”,从古至今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平平安安,所以它的寓意也就是国运昌盛、国泰民安(在清朝时的九品文官绣的是蓝鹊)。

武将一品二品,绣狮子;武将三品,绣老虎;武将四品,绣豹子;武将五品,绣黑熊六品;武将七品,绣彪;武将八品,绣犀牛;武将九品,绣海马。

这些图案也称为“补子”,是文官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在我国文官服饰中最为典型的代表。这一项制度为我国如今的考古学界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图案形式,纹样,从而推断出所该文官的品级。

到了宋元的时代,道教和佛教对于儒家的传承成了社会的主要思潮,服饰文化自然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宋朝的皇帝主要以节俭之风盛行,他们以简洁,质朴为荣,金银珠宝为耻。三纲五常的礼教以及孔孟之学的兴起,百姓的服饰以朴素为主。大多数的文人洁身自好,所以官服前的刺绣也不再如唐朝时那样受到文官的重视,大多身着素衣。

到了清朝的时候,品级再次得到了官员的重视,对于文官胸前绣飞禽,也再次走上了大雅之堂。其补子所代表的等级也与唐朝时无大异

,尺寸大约为长33宽32的矩形,绣于文官的胸前。随着时间的发展,补子变化的不过是尺寸以及制成的方式有所改变。

现如今看来,补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不同文官的不同职位品级,更是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


编辑:潘洪国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