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光明网评论员:村里的新农人,来了还要留得住

时间:2022-08-19来源:光明网点击量:438

【阅读提示】“新农人”回乡,站稳脚跟有多难?


光明网评论员:如果说,过去大部分年轻人以跳出农门为奋斗目标之一的话,近年来,跳回农门正在成为新时尚。有的人放弃城市的工作,跨界回农村开社区生态农场;有的博士高材生回到农村,乐此不疲干起了养殖;市面上那些土而奇、小而美的农副产品品牌,十有八九背后有“高人”在运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新农人,不同于传统农民,也异于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多是从城市回流农村的新群体。在回流之前,他们或许已有一定的职业积累或是刚走出高校校门的大学生,但基本都具备新理念新思维,掌握了新技术新网络,更重要的是,对农业农村所蕴含的成长成才机遇高度认同,也因此独辟蹊径,回到农村进行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农村部2019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已达850万人。虽然该规模不完全等同于新农人群体数量,但由此估计,后者的规模也不可小觑。


新农人缘何时兴并壮大?从宏观层面来说,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是题中之义,继而提出优化资源配置、面向市场需求扩大生产等要求。这为瞄准农业新业态的新农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等激励政策等,都促进了新农人返乡创业热情的释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多元个性消费方式的形成等,也都为农村再创业这件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来自外部世界的新农人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原有的农村生产环境和格局,产生了一定的鲇鱼效应。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运营理念,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空间,丰富并拓展了农村经济业态,重新形塑了农业本身及农产品的形象与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很难说,农村现在早已司空见惯的网络直播、线上销售、品牌营销等与这股新势力的入局不无关系,至少这股新势力加速了这些创新的扩散和使用。


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有志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人群,虽然心怀满腔激情和美好理想,但在现实中,融入农村社会网络,激活产业网络并没有那么容易。不少人虽然在物理意义上返乡回乡了,但在社会关系上仍是“异乡人”。正如不少调研所显示的,新农人不了解农村,不知道如何与农民打交道,难以有效嵌入当地产业网络开展分工合作。农业生产经营本身就具有弱质性,投入回报期长、风险大,而这些困难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创业创新成本,已成为关系其成败去留的关键。


既然选择了农村来安放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新农人当然需要自我补齐短板,加强这方面的自我能力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也需尽可能降低新农人在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网络方面的成本,为该群体与村民、上下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提供便利渠道和平台,为各种层面的供需信息匹配创造条件。更为根本地说,有必要围绕此需求,因地制宜,构建并完善乡村人才支撑及振兴机制。


比如,不少新农人在媒体采访中提到,希望能多一些行业培训、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等的机会及平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新的节点能顺畅加入到庞大的原有网络中,让这些网络中蕴藏的信息、资金、人力等多种资源,支撑并促进自身发展。


我们乐见更多逆袭成功的新农人创业故事,希望那些有幸走进舆论场的,不只是“幸存者偏差”下的幸运儿,而是更多同样故事中的代表之一二。时代呼唤更多新农人,正视他们的发展需求及困境,引导并营造支撑他们发展的大小环境,相关主体当投以应有的关注并精心筹谋之。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光明网评论员:村里的新农人,来了还要留得住

时间:2022-08-19来源:光明网

【阅读提示】“新农人”回乡,站稳脚跟有多难?


光明网评论员:如果说,过去大部分年轻人以跳出农门为奋斗目标之一的话,近年来,跳回农门正在成为新时尚。有的人放弃城市的工作,跨界回农村开社区生态农场;有的博士高材生回到农村,乐此不疲干起了养殖;市面上那些土而奇、小而美的农副产品品牌,十有八九背后有“高人”在运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


新农人,不同于传统农民,也异于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多是从城市回流农村的新群体。在回流之前,他们或许已有一定的职业积累或是刚走出高校校门的大学生,但基本都具备新理念新思维,掌握了新技术新网络,更重要的是,对农业农村所蕴含的成长成才机遇高度认同,也因此独辟蹊径,回到农村进行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农村部2019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已达850万人。虽然该规模不完全等同于新农人群体数量,但由此估计,后者的规模也不可小觑。


新农人缘何时兴并壮大?从宏观层面来说,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是题中之义,继而提出优化资源配置、面向市场需求扩大生产等要求。这为瞄准农业新业态的新农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等激励政策等,都促进了新农人返乡创业热情的释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多元个性消费方式的形成等,也都为农村再创业这件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来自外部世界的新农人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搅动了原有的农村生产环境和格局,产生了一定的鲇鱼效应。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运营理念,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和空间,丰富并拓展了农村经济业态,重新形塑了农业本身及农产品的形象与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很难说,农村现在早已司空见惯的网络直播、线上销售、品牌营销等与这股新势力的入局不无关系,至少这股新势力加速了这些创新的扩散和使用。


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有志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人群,虽然心怀满腔激情和美好理想,但在现实中,融入农村社会网络,激活产业网络并没有那么容易。不少人虽然在物理意义上返乡回乡了,但在社会关系上仍是“异乡人”。正如不少调研所显示的,新农人不了解农村,不知道如何与农民打交道,难以有效嵌入当地产业网络开展分工合作。农业生产经营本身就具有弱质性,投入回报期长、风险大,而这些困难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创业创新成本,已成为关系其成败去留的关键。


既然选择了农村来安放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新农人当然需要自我补齐短板,加强这方面的自我能力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也需尽可能降低新农人在融入当地社会关系网络和产业网络方面的成本,为该群体与村民、上下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提供便利渠道和平台,为各种层面的供需信息匹配创造条件。更为根本地说,有必要围绕此需求,因地制宜,构建并完善乡村人才支撑及振兴机制。


比如,不少新农人在媒体采访中提到,希望能多一些行业培训、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等的机会及平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新的节点能顺畅加入到庞大的原有网络中,让这些网络中蕴藏的信息、资金、人力等多种资源,支撑并促进自身发展。


我们乐见更多逆袭成功的新农人创业故事,希望那些有幸走进舆论场的,不只是“幸存者偏差”下的幸运儿,而是更多同样故事中的代表之一二。时代呼唤更多新农人,正视他们的发展需求及困境,引导并营造支撑他们发展的大小环境,相关主体当投以应有的关注并精心筹谋之。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