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贵阳市民参观“记忆·幻象——曹力艺术”展览。 瞿宏伦 摄
中新网贵阳10月25日电“感觉很震撼。”25日在贵州美术馆参观“记忆·幻象——曹力艺术”展览的贵阳市民如是说。
油画、纸上作品、雕塑......从20世纪70年代画的油画《贵州长顺写生》,到正式学习绘画后的第一张素描作品、再到毕业作品《苗家风情》、近两年来创作的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胜利——希望之光》,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原主任、教授曹力在贵州美术馆展出了从艺50年来创作的艺术作品,这是曹力离开家乡贵阳44年来的第一次回乡展览。
贵州画院院长、贵州美术馆馆长潘闻丞介绍,贵州美术馆开馆以来,一直梳理在全国乃至海外有影响力的贵州籍艺术家,每年举办一到两位贵州籍艺术家个人展。
“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时间跨度比较大:横跨了50年。”潘闻丞说,“看曹老师作品的印刷品与直观作品效果完全不同,我们通过贵州美术馆的平台,展现给大家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曹力此次个人作品展览汇集了从艺各时期创作的作品和艺术文献,展出作品近两百件,涵盖油画、纸上作品、雕塑、装置、素描等多个艺术门类。
作为曹力的研究生、贵阳学院美术学院教师李稀睿先后来参观了5次展览,每次参观,李稀睿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展览是老师毕生经典作品的展示,称得上是老师画展当中作品最丰富的一次,展览效果特别好,展览也很打动人。”
图为曹力与展出的艺术作品合影。
在谈到最喜欢曹力哪些艺术作品时,李稀睿说:“我非常喜欢曹力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的作品,我觉得特别梦幻,特别空灵。”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在国内外做过10多次个人展览,但从来没有在家乡做过。”说起举办这次展览的原因,曹力说:“希望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我的好朋友们做一次交流和汇报。”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为此次展览撰写前言写道:展出作品包括了他所有类型的创作,有油画和较大量纸上作品,也有雕塑和装置,加上文献资料,构成了他几十年艺术心路历程的图景。借由展览出版的画册同样是一次艺术集结,细致梳理了他从艺五十年来在艺术上的精神求索和精深造诣,让我们看到他的艺术演变轨迹和创作积累。
20世纪90年代,曹力游学欧洲回到中国后,开始将中国民间艺术与西方艺术相融合,创作了一系列独特的艺术作品。
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马的形象。通过范迪安的前言了解到:曹力属马,也喜欢画马,各种形态的马成为他作品中的常客。曹力的马不是客观实录,或变形或夸张,或错位或颠倒,对线条的把握、丰富色彩的调控、细腻的肌理起伏和坚实的结构变奏,都运用得至善至美。
图为“记忆·幻象——曹力艺术”展览展出的艺术作品。
“曹力老师的作品在当今国内艺术界非常有特点,独树一帜,风格面貌非常有个性。”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彭承军表示。
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馆馆长夏炎看来,曹力用绘画作为媒介,建构了个人世界的图像,这种独特性打动了许多人。
“曹力老师带动了大量艺术家,让单一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式更丰富,也为集体叙事方式增加了个人情绪,这点特别难得。”夏炎说。
曹力认为,在艺术实践中,不同媒介的运用,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情绪和精神,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自己是在意象中充分发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曹力老师的作品有中国传统的色彩表达,同时又用西方抽象的画面分割,营造出神秘的的画面,交错融合出若干不一样的内容,这是曹力老师作品的魅力所在。”在谈到曹力的作品为何会让观众产生共鸣,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顾静说,意向性的作品会让观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
1982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室毕业后,曹力留校执教。几十年的研究教学,让曹力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系统,把一切吸收来的知识融合。“我把中国优秀的艺术跟西方我感兴趣的艺术,揉在一起,用我掌握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曹力说。(完)